书城历史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3211500000076

第76章 盗墓之外传(3)

奇怪的事紧接着就发生了。4个月后,考古队突然宣布放弃挖掘行动并撤出蒙古。眼看胜利的果实就要收获,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痴迷成吉思汗的探险家突然间放弃了多年的梦想,是什么力量迫使他草草收兵,并且如此慌张地撤出蒙古?据说是考古队受到了蒙古政府和民间的阻止。因为按照蒙古的传统观念,挖掘土地会带来坏运气,而触动祖先的坟墓会毁灭他的灵魂。所以,当蒙古国民众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强烈反对挖掘,蒙古国政府也勒令考古队停止挖掘并撤出那个地区。因此主要投资者克拉维兹不得不宣布停止考察活动。

真的是这样吗?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美国考古队开始发掘后,陵墓的墙壁中忽然涌出许多毒蛇,咬伤了一些工作人员,考古工作被迫搁浅,并且他们停放在山边车辆也无缘无故地从山坡上滑落,考古队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车无缘无故滑落是人为故意造成的,还是不可知的力量在起作用?奇怪的事相继发生,是纯粹的巧合还是冥冥中的因果循环?莫非真是成吉思汗显灵,逼退了美国考古队?

说天地有灵气,或许,其中还真有些说不清楚的缘由。

现存的成吉思汗陵园在伊金霍洛旗,是一个衣冠冢,号称“八白室”。八白室顾名思义是由八间白色的建筑构成的,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八白室”原来是八座白色的毡帐,是后来的蒙古人为了祭祀成吉思汗而为他建立了一座马背上的陵园。毡帐里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像,象征着墓地。这样的陵园既便于迁移,也便于祭祀,很符合游牧民族到处迁徙的特点。“八白室”迁移多处,最后迁到鄂尔多斯高原的伊金霍洛旗,里面有他的衣服、家谱,据说还有成吉思汗逝世前的最后一口气的灵魂也在灵塔里。但成吉思汗死后的遗骨究竟葬于何处,到现在为止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也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穿山为陵很牢固

在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连小孩都知道的传说,公元1638年,朱元璋下葬那天出现了“迷魂阵”,就是南京的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此说法史书有记载,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称,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既然朱元璋生前都为自己的归宿找好了地方,选择钟山山阳的地块筑陵,谁不知道他葬在那里?为何要摆个“迷魂阵”?莫非朱元璋没有葬在孝陵,这只是他的一个虚冢?这个谜团,一直到了600多年后的一天,才有了新的发现。

2000年前夕,一座沉睡了600多年的石龟,抖掉覆盖在身上的泥土,以中华第一巨龟的雄姿,破土而出。石龟是在美龄宫东侧的树林里被发现的,当时石龟与石碑身处二处,相隔数米,几乎被泥土与灌木丛湮没。据文物部门推测,这石龟的来历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该物就是制作明孝陵四方城中的“神功圣德碑”时留下的废品,因雕刻不满意而废弃不用。拿该物与现今四方城中的石龟相比,二者在雕刻手法上有所差异,前者粗犷而后者精细。

另外一种猜测,该物可能是原先为明孝陵制作的“无字碑”,与现今四方城内的“神功圣德碑”存在着对应关系。墓前立双碑,一碑有字,一碑无字,这种规制始于唐代帝陵,如唐太宗李世民陵前就立有双碑。建于明朝初年的凤阳明皇陵,是朱元璋为其父所建衣冠冢,墓道上有东西两座碑亭,西边碑亭竖立着朱元璋书写的“皇陵碑”,东边碑亭即是“无字碑”。朱元璋在为自己修建陵墓时对前朝帝陵规制作了一番改革,开启了新一代的帝陵形制,包括取消陵前双碑的形式。至此以后,北京明十三陵以及清代诸帝陵均仅一碑,有的有字,有的无字。

通过考古人员的多方勘察,现在基本可以确认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而且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排除了过去流传的地宫被盗之说。看来,朱元璋的孝陵被盗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事实上,600多年来,有很多盗墓者光顾了明孝陵,清嘉庆年间,更是曾有百余人乘夜色集体盗掘明孝陵,但是都没有成功。也就是说明孝陵被盗过但仍然保存完好。是什么使得明孝陵能在数百年间屡屡躲过贼手?莫非是明太祖神灵大显,吓跑了那些贼子?还是地宫里暗藏了些杀人于无形的机关,挡住了盗匪的入侵?根据曾主持明孝陵申遗工作的南京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所教授贺云翱的深入研究,认为明孝陵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

经过勘探,明孝陵所在的独龙阜原本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山。有些皇陵是从上往下扒开一个深穴,建好后再封起来,但明孝陵却是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建玄宫。这种横穴式的方法虽然工程浩大,但是十分坚固。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古代盗墓贼从顶部向下打盗洞根本不可能成功。在这样的设计下,墓道成了盗墓贼进入墓室的唯一通道。当时为了防止盗墓贼的光顾,他们必须隐藏好墓道,而为了隐藏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更是费尽心机。孝陵的墓道并没有按照常规进行设计,处于南北中轴线上的正中间,而是偏向了东南一边,这种一反常规的设计使得许多盗墓贼无功而返。

除此之外,明孝陵宝顶高高的封土堆下铺设了厚厚一层圆润的鹅卵石。一方面便于雨水迅速渗透到宝顶排水设施中流出去,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样也是重要的防盗措施。这类似于古代一种流沙防盗法,当盗墓贼挖开一个洞时,鹅卵石就会从四面八方滚落下来把洞填满。另外,离南京城近也是明孝陵躲过贼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城里立即会知道,这使得盗掘活动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

明孝陵采用了三大有效的盗墓措施,也收到了非常好的防盗效果,但是如果遇上像东陵大盗孙殿英那样握有重兵和炸药的军阀,恐怕也难逃一劫。幸运的是,历史机缘却让明孝陵逃脱了这些大贼的魔爪。虽然明代以后南京城屡经战火,但每个新政权无一例外地对明孝陵加以保护。清朝建立后,通过保护明孝陵,有效消除了江南地区的抗清思想。甚至康、干二帝每次下江南必定要来明孝陵祭拜,康熙还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洪秀全、孙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权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决心。或许,这一切,真的冥冥中自有定数。

七次遭盗仍未遂

钟祥,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它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端,是中国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明世宗嘉靖皇帝曾御赐县名为“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历史上,曾先后有6个帝王在此“封王”,故钟祥还有着“帝王之乡”的称誉。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一个夭折,一个做太子,其他24个全部封了做王。郢靖王朱栋,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郢是他的封地名,靖是他死后分封的谥号。

郢靖王生于明洪武戊辰年,即公元1388年,1391年册封为郢王,明永乐十二年即公元1414年十一月一日病逝,享年二十七岁。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四月初六葬于宝鹤山之原,今钟祥市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四组皇城湾。

明代先后有郢靖王、兴献王、梁庄王三位明代藩王分封在此,不过作为朱元璋二十三子的郢靖王还是分封在钟祥的第一位明代藩王。他与荆州的襄献王、辽简王以及武汉的楚昭王同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子。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每临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结束了元末动荡不安的政治生活,社会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因为吸取了以前历朝历代厚葬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朱元璋力主薄葬,反对厚葬,他曾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因此,在我国沿袭了几千年的厚葬,到了明朝有了很大的收敛。已出土的明朝其他亲王墓都没有郢靖王墓这么规模大、档次高。而且明代等级森严,郢靖王不可能擅自将自己的墓档次提高,那么其原因是什么,人们不得而知。

郢靖王墓建筑规模宏大,完全符合明代早期亲王陵寝规制。据《兴都志》记载:郢靖王墓,在兴都城南二十里清平村宝鹤山,妃郭氏合葬。享殿七间、东西厢十间、神厨五间、宰牲房三间、鼓楼一座、碑亭一座、棂星门三间、券门三间、红墙周回一百二十七丈、内官住宅一所。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殿宇圮(pǐ)坏,睿宗献皇帝(兴献王朱佑)命官修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钦赐修葺,寝阁帷帐焕然一新。

1937年遭到侵华日军破坏,地面建筑损毁殆尽,现茔园仅存墓冢及部分建筑遗迹。此后,此处又历经战乱,然而靖王墓除地面建筑受损以外基本保持完好。

自1999年以来,文物犯罪分子利欲熏心,多次对郢靖王墓实施疯狂炸盗,盗洞最深达八米,其中两次炸穿地宫券顶,受损严重,墓室内文物保护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但是盗墓数次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