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3212800000034

第34章 别过度消耗身体资源——怎样保持健康(2)

我遇到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他不断地说我看起来有多糟糕。我知道自己最近的压力很大,但没想到竟然这么明显,能不能教我如何纾解工作压力?

草木皆兵

亲爱的草木:

相信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压力是坏事,也是好事,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压力为什么是坏事?是因为它会给你带来心理和情绪上的痛苦,会使你面临着前进与后退,奋起与消沉的困惑。压力为什么是好事?是因为它能让你开发自己的巨大潜能,让你获得超凡的智慧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个时候,压力就变成了动力。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遇到轻松解决的问题,可是,压力并不因此而消失,它需要你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压力做一番分析,对自己的能力做一番评估,用一种“个人再造”的方法来处理。不知道下面几个方法对你纾解压力有没有帮助?

1.顶着压力上

人,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审视,将会恍然大悟:正由于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休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非凡能力。所以说,有时抵抗压力不如就那么承受着,顶着压力让自己不断前进,也让自己不断提高。人身上有无限的潜能,在没有压力的时候,它暗藏在心中深怀不露,而一旦受到外界压力的刺激,它就会喷发出来,使你显现出超凡的智慧和能力。

2.开怀大笑

有这样一条新闻:新加坡某公司为了激励员工上班的士气与消除员工的工作压力,安排了一个教导员工怎样开怀大笑的课程,利用大笑来提升员工的士气,让他们心情变好。看看喜剧或是听听笑话也是一个让自己的神经松弛的好方法。

3.睡得足,睡得好

睡眠质量的高低一直是身心健康的最佳指标,睡不好表示“放不下”,心中被许多“杂念”所烦扰。所以要睡眠好,就要心情好;但也可以反过来推论,借睡眠好而改变心情。如何放下杂念安然入睡?

你可以试着早点睡而且像用餐一样“定时定量”,使“睡”及“醒”的时间固定化、规律化。睡前不吃东西以免胀气、夜尿,也可以听些轻音乐或做温和的体操。或在睡前“静坐”及“冥想”20—30分钟,这样放松、平静的效果会很好。

4.常做减压操

为了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你可以在工作间歇练习“减轻精神压力5节操”。这5节体操通过调适呼吸,解脱精神压力,可使你的身心消除疲劳,重新充满活力。

第一节,站立呼吸:身体直立,双腿并拢,稍微抬头,闭目养神。右手臂屈肘、5指自然伸开,轻微抚胸。左手臂屈肘,5指自然伸开,轻微按腹,深呼吸10—20次,双手掌心随之起伏。然后,双手交换位置,左手抚胸,右手按腹,再深呼吸10—20次。如此重复做2—4遍。

做这一节时,要求呼吸均匀,有节奏。

第二节,倾身呼吸:身体直立,双腿并拢,距离墙半步。双手臂屈肘,5指自然伸张,双手稍向上,扶墙,肩臂展平,身体前倾,闭目宁心,深呼吸10—20次。然后,站立,再做,重复做2_4遍,做这一节时,要求身体倾斜挺直,收腹挺胸,呼吸均匀,有节奏。

第三节,俯身按腰:身体直立,双腿并拢,双眼睁开,面带笑容,向前弯腰俯身,目视下方,双腿和后背保持挺直。双手臂屈肘向后,双手按腰,向下至臀,配合呼吸,保持均匀,由腰至臂往复上下按压10—20次,也可以适当拍打或轻捶。同样动作,重复做2—4遍,每遍间隔2分钟,要求身体直立,稍加放纵,背腿挺直,按拍动作要轻柔。

第四节,转身展臂:身体端坐在椅子上,右腿叠压在左腿上,上身向右转,眼睛看身后。右手臂屈肘,手扶椅背,左手臂屈肘,5指并拢伸直。左手臂向左伸展,尽量伸至身后,上身保持不动,配合呼吸,保持均匀,左手臂伸展10—20次。然后,双腿、双手臂交换位置,上身向左转,眼睛看身后,同样动作,右手臂伸展10—20次。重复2—4遍。要求上身保持平直不动,双腿叠压坐稳,不要落下,展背要有力。

第五节,弯腰扶地:身体端坐在椅子上,睁开双眼,面呈笑容。向前弯腰。双腿屈膝平直,双手臂在双腿外侧,向下直伸,5指自然伸开,手指扶地。然后,身体坐正。抬起时吸气。弯腰时呼气,抚地时稍停5秒钟,抬起时停3秒钟。进行5—10次,同样动作,重复做2—4遍。要求呼吸与动作协调一致,弯腰时尽量使胸腹贴紧大腿,弯腿屈膝成直角,双手臂伸直,手指扶地。

如何应对工作“太累感”

亲爱的小李子:

我在一家外企上班,待遇和报酬都是拿订单说话,所以得起早摸黑拼命跑业务。现在我每天早上真不想起床,太累了。您有什么方法应对工作上的“太累感”吗?

沉重的肉身

亲爱的肉身:

不止是你,许多人都有工作“太累”的感叹。现代生活、工作的快节奏,的确容易导致人们“太累”,主要表现有:晨起后,感到全身无力,四肢沉重,心情不好,甚至连话也不愿意跟别人说;工作、学习不起劲,似乎什么都懒得去做,工作中失误多,效率也不高;容易冲动,神经过敏,一点小事不顺心也会大动肝火。

国际上流行的放松、退缩、重整是消除“太累”的较好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尽量避免遭遇“太累”的诱因,尽力放松自己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期望值。对已存在的“太累”现象要力求寻找一个平衡点。

1.调整目标或期望值

之所以“太累”,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确实大引起的,另一方面也和自身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关。比如,一般以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加薪、晋升;还有的工作缺乏信心,常常担心自己被炒鱿鱼,或被别人超过等等。在工作和生活上,应有明确界限,下班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工作,多参加体力活动,以做到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

如果长期感到力不从心,就要重新为自己进行角色定位,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价值目标,如目标过高,就应调整目标,以使自己的目标切合实际。一些有工作狂倾向的人,应经常问问自己,“是工作为了生活呢,还是生活为了工作”、“是健康和生命重要呢,还是事业重要”、“以健康和生命为成本代价换取事业的发达值不值得”,使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轨道上来。

2.养成乐观大度的良好性格

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诱发“太累”的因素,为此,应积极调整与人、与单位的关系,让自己、同事、单位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以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复杂紧张的工作中,应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宁静,养成开朗、乐观、大度等良好的性格,为人处世应该稳健,要有宽容、接纳、超脱的心胸。

由于客观原因,大多处在一种工作压力较大的状态下,这就要求一方面要积极调试放松,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增强自己的心理品质。

如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对待晋升加薪应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些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地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个人的心态由工作中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工作的紧张和疲劳。

3.寻求心理医生治疗

如产生心理问题,可经常向家人、知己倾诉,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去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寻找机会,参加有关心理学的培训和学习,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大企业就要求员工参加工作压力管理和减压等心理训练课程的学习,同时这些国家也要求企业提供学习、训练的机会。

如何避免“鼠标伤害”

亲爱的小李子:

我昨天晚上半夜三点钟被手腕痛醒,我先生说那是因为我做了场梦,但我觉得是因为白天上班用了一天电脑的缘故。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让我知道是不是受鼠标的影响?

可爱的小老鼠

亲爱的老鼠:

我不是医生,不想让你太紧张,不过,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你最近一段时间是否觉得手腕出现了异常,今天尤其疼痛?手指和腕关节疲惫麻木?有的指关节活动时还会发出轻微的响声?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是被“鼠标手”缠上了。

在医学上,“鼠标手”是颈肩腕综合征的一种局部症状,如果鼠标位置摆放得太高、太低或者太远,都可能继发产生颈肩腕综合征。

医生发现,鼠标的位置越高,对手腕的损伤越大;鼠标的距离距身体越远,对肩的损伤越大。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鼠标伤害”呢?

(1)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使用鼠标或打字时,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肢体,做一些握拳、捏指、活动手腕等放松性的动作。

(2)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手腕的损伤。

(3)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要放在桌子上,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从而减少手腕受力。

(4)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以适中为好。

(5)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鼠标,这种鼠标有助力的分散。

(6)使用鼠标时配合使用“鼠标腕垫”。

同事得了艾滋病

亲爱的小李子:

一位我挺佩服,而且和我在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同事一天酒后向我坦诚,他去新加坡出差回来发现自己得了艾滋病。我承认自己被雷到了,到现在都不晓得如何反应。

天天俯卧撑

亲爱的俯卧撑:

上班时,会有很多东西可能从天而降——感冒、天花板或者你想不到的东西。不过,艾滋病却是少数不太能平白无故掉到你头上的东西,除非你和你的这位同事是“同志”关系(同性恋)。所以,先别担心自己会被他传染。

接下来,想想你该如何帮助他。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如果他告诉你他得了癌症,你会怎样想

艾滋病是一种疾病,不是判断人的依据。别老花时间去想如何得病,多花一点时间关心他。

2.你能不能直视这位同事的眼神

很多人都会体会到你的恐惧。不过,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恐惧,不妨想象自己得了免疫系统官能症,为了种种原因(例如:结婚、还房贷)而继续工作;更糟糕的是,旁边的同事带着感冒来上班。对他来说,擤擤鼻涕只是一种不方便,对你而言却可能是场灾难。

3.他的话,你听不听得进

这或许是他最需要的。让他感觉到你仍像过去那样和他相处——没有任何价值判断,把他当朋友、当同事、当人。

4.你对艾滋病的了解是否已经过时

这年头,新的药物治疗正不断延长人类的寿命,将症状降到最低,使人们得以继续留在职场上。因此,你要和过去一样,视他为表现良好的、配合默契的同事,而不是患了绝症、可能把疾病传染给你的人。

在你准备继续和这位同事共处时,还有三件事情你能做。它们是:

(1)帮他维持自信。如果他要你保密,你一定要遵守约定。

(2)助他一臂之力。你要帮助罹患艾滋病的同事。想一想,你能怎么做,来帮助他保持良好的表现?

(3)为他仗义执言。很多人对于艾滋病缺乏开放且正确的认识。

由于可能遭到歧视(包括失去工作和各种福利),你这位同事或许不适合站出来游说和教育其他人。我们必须代他做这件事。你可以打电话,向所在地的艾滋病组织或公共卫生部门求助。

过去几年来,研究人员在克服艾滋病方面有相当的突破,未来更多的突破也可以预见。让我们一起克服它的“姐妹病”——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