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你了解疫苗吗?
3223500000024

第24章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政策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接种的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的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应当依照相关条例规定受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

儿童入托、入学时,幼托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其目的是对未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免疫的儿童尽早提供补种的机会,防止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在幼托机构、学校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健康。

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做好记录。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目前,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百白破联合疫苗,预防甲型肝炎的甲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脑炎的乙型脑炎疫苗和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