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3224000000050

第50章 慢性肾炎(3)

艾灸法5

取脾俞、肾俞、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用“艾炷隔丁桂散灸”法。取丁香、肉桂各50克,共为细末,再将药末用凉水和好,做成直径2.5~3.0厘米、厚0.3~0.4厘米的药饼,将药饼放在选好的穴位上,将艾炷放在药饼上点燃施灸。灸脾俞、肾俞、关元、水分穴各7壮,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各9壮。施灸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将药饼拿起脱离皮肤,同时用手拍打几下,再将药饼放下继续灸治。如出现水疱,小则自行吸收,大则用消毒注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再涂上甲紫,外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此方法具有健脾补肾、温阳化气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三)耳穴法

耳穴法1

取耳穴肺、脾、肾、皮质下、膀胱、三焦。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耳穴局部常规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取“图钉型”皮内针(即揿针),耳穴局部常规消毒,用镊子持针柄,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取王不留行子,耳穴局部常规消毒,把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宣肺、健脾、益肾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耳穴法2

取耳穴肺、肾、膀胱、腹水点、小肠。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用镊子持皮内针针柄,耳穴局部常规消毒,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取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温阳化气、宣肺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四、中药内服法

中药内服法1

用“四逆汤加味方”治疗。取淡附片30克(先煎),淡吴茱萸10克,淡干姜10克,肉桂6克,炒川椒6克,细辛6克,茯苓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型慢性肾炎,适用于阴水肿之患者。

中药内服法2

用“三焦并调方”治疗。取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3克,槟榔3克,大黄6克,独活9克,生地榆9克,炒槐花6克,丹参6克,茜草9克,焦三仙各9克,水红花子6克,大腹皮12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凉血化瘀、清化湿热、疏调三焦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运用时应禁食蛋白并配合运动疗法,控制饮食,每天进食量不超过200克。忌食一切含蛋白质食物如鱼、虾、肉、蛋、牛奶、点心等,植物蛋白,如豆类、豆腐、豆制品、花生、芝麻、蘑菇、木耳、栗子、枣等亦忌。忌食一切刺激之品,如葱、蒜、辣椒、茴香、韭菜、胡椒、香椿、大料、桂皮、咖喱、姜等。宜食新鲜蔬菜,如白菜、芹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洋白菜、莴笋、莲藕、冬瓜、茄子、白萝卜、土豆、芋头等。每天早晚散步1~2小时。

中药内服法3

用“益气化瘀补肾汤”治疗。取生黄芪30克,仙灵脾20克,石苇15克,熟附子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川续断10克,怀牛膝10克。用益母草90~120克煎液代水煎药,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的功效,用于治疗阳气虚弱型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各型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连翘18克、漏芦18克、巴戟天18克、土元9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4.5克;各型慢性肾炎以肾功能低下为主者,加炮山甲片7.5克;临床辨证为肾阳虚者,加肉桂4克,鹿角霜10克、巴戟天10克;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克、龟板15克、枸杞子l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脾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怀山药20克、薏苡仁30克;尿蛋白增高者,加金樱子12克、芡实15克、益智仁12克;浮肿明显并伴高血压者,加水蛭1.5克(研末装入胶囊,早晚分吞)以化瘀利水;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克、广地龙15克;血尿者,加琥珀3克(研末,早晚吞服)、茅根30克;尿少且短涩者,加蟋蟀18克、沉香4.5克(共研末入胶囊,每服6粒,每天3次)有较好的利尿之功;血胆固醇高者,加泽泻15克、生山楂20克;尿中颗粒、透明管型多者,加熟地黄20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5克;非蛋白氮及肌酐明显升高者,加生大黄10~20克、牡丹皮12克、六月雪30克、扦扦活30克,并配合中药煎液灌肠;浊阴上泛而出现呕吐、眩晕,病情危笃,服药困难者,改用生大黄10~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六月雪30克、丹参18克、生牡蛎30克等,煎成200毫升作保留灌肠,每天2次,并配以“醒脑静”治之。

中药内服法4

用“离明肾气汤”治疗。取熟地黄25克,制附子10~25克,炒白术15克,嫩松枝10~20克,山萸肉15克,炒山药15~25克,盐泽泻20克,茯苓25~50克,巴戟天20克,车前子25~50克,生黄芪25~5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补脾肾、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中药内服法5用“参芪桂附二仙汤”治疗。取红参6克,黄芪30克,炮附片12克,桂枝6克,白术9克,茯苓15克,仙茅9克,淫羊藿9克,巴戟天12克,白芍9克,葫芦巴6克,车前子15克(另包),生姜3克。红参另煎代茶,其余诸药同煎,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00~4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补脾肾、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中药内服法6用“凌氏肾炎方”治疗。取怀山药15克,大生地15克,菟丝子12克,党参15克,牛膝9克,女贞子12克,墨旱莲12克,赤石脂15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连服2个月。

此方法具有健脾益肾的功效,用于治疗普通型慢性肾炎。兼湿毒型合用蒲公英、紫地丁、半边莲、野菊花、凤尾草、忍冬藤,肾阳虚加服金匮肾气丸。

中药内服法7

用“温阳利水方”治疗。取桂枝10克,炮附子10克,熟地15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牡丹皮10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车前草30克,旱莲草15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阳补肾、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中药内服法8用“脾肾双补汤”治疗。取党参12克,白术12克,升麻3克,益智仁9克,补骨脂9克,菟丝子9克,龙骨15克(先煎)。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连服2个月。此方法具有益气生清、健脾摄精、滋水补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可另用黑大豆丸早晚各服1次,每次10克,开水吞服。中药内服法9用“猪脬汤”治疗。取猪脬(即猪膀胱)1个,杜仲10克,冬虫夏草7克,地骨皮10克,茯苓20克,芡实20克,怀山药20克。先将6味中药以清水3碗煎30分钟后去渣,再以药液炖猪脬。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或隔天1剂,顿服,12剂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补肾健脾,渗湿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中药内服法10用“黄米饮”治疗。取黄花30~50克,薏苡根50克,生薏苡仁30克,芡实30克,红枣6枚,白果15枚。先将白果打碎,分离仁、壳,再将黄芪、薏苡根、白果壳用纱布包后与他药一起加适量清水浸泡,待诸药泡透后用文火煎,煮沸5分钟后滤取汁,加水再煎1遍,然后将纱布袋内药物去之,余如薏苡仁、芡实、红枣、白果肉、药汁等作点心。每天随饭服适量,长期服用。

此方法具有益气固涩、利水退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尿蛋白流失长期不止,伴腰酸疲乏、遗精等肾气虚衰者。

中药内服法11

用“白茅根汤”治疗。取白茅根30~60克,薏苡仁15~30克,赤小豆15~30克。将上药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清利湿热、滋阴养津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