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3224000000009

第9章 的冬病夏治方药百(2)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肾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免疫功能低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妇女痛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十)中药贴敷第10方

【运用处方】冬病夏治膏6方

【方药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苍术、川芎等量。

【制用方法】取上药等量烘干研末,过100目筛,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摊敷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方药功效】活血通络,祛湿止痛。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肾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免疫功能低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妇女痛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二、中药热敷热熨10法

(一)中药热敷第1方

【运用处方】热敷膏

【方药组成】葱汁150克,姜汁150克,蒜汁150毫升,凤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胶60克。

【制用方法】先将葱汁、蒜汁、姜汁、凤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锅内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牛皮胶及面粉,继续煎至膏状为止。所制的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然后将药膏分别贴敷于患者相应穴位和部位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为佳,每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贴3个疗程,一般连续贴治3年。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肾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免疫功能低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妇女痛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二)中药热敷第2方

【运用处方】热敷散

【方药组成】麦麸皮1500克,食醋250克。

【制用方法】将麦麸皮1500克在铁锅内炒糊后,再加食醋250克,速搅拌均匀后,装入自制布袋内,然后放置在患处及疼痛部位,布袋上加热水袋热敷,用被子盖好保暖。

【方药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病症】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

(三)中药热敷第3方

【运用处方】姜葱软膏

【方药组成】生姜120克,葱子120克,川乌18克,麻黄18克,北细辛18克,白芷18克,羌活24克,肉桂20克。

【制用方法】后6味药共为细末,生姜、葱子共捣成绒,用酒水各半调匀,炒热分装2个布袋,轮番熨敷患部,每次热敷0.5~1小时,以局部微微出汗为度,每天1~2次。

【方药功效】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病症】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

(四)中药热敷第4方

【运用处方】温经止痛散

【方药组成】川乌80克,草乌80克,麻黄60克,细辛40克,羌活70克,白芷70克,肉桂40克,干姜60克。

【制用方法】上药8味共500克,置于锅内,微火烘脆,共为细末,储瓶备用。具体应用有以下4法:

(1)取药末500克,加60°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热,做成药饼。趁热敷于患部,外以油纸或薄膜盖定,绷带包扎,至局部及全身发热或微汗出为度。每天1~2次,每次2~4小时,3天后更换新药。

(2)取药末250~500克,加60°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热,纱布包裹,做成药枕或药袋。置于患部,外以电熨斗或电吹风热熨患部,使药力直透肌腠筋骨,以局部觉热为度。每天3次,每次30分钟,3天后更换新药。

(3)取上述生药粗末250~500克,置于瓶内,浸泡于60°白酒2000毫升中,密封避光,每天振摇1次,7天后备用。用时将药酒少量倒于杯火碗内,用脱脂棉团蘸药酒适量,以长柄镊挟持,火柴点燃,引燃碗内药酒,用手将燃烧之药酒快速涂于患部,并迅速用手掌拍熄,再涂再拍熄,同时揉擦患部,以局部潮红为度。

(4)直接用棉球或纱布蘸药酒适量,涂于患部,用手掌揉擦至发热为度,每天3~4次;亦可将药酒装入压力瓶内,先按摩患部片刻,再将药酒喷洒于患部,揉擦片刻,使患部发热为度,亦有良效。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通络除痹。

【主治病症】经久缠绵难愈之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

本方对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均有良效。在外用本方的同时,可内服《局方》五积散化裁,达宣痹止痛之目的。如妇女腹痛、痛经、腰痛可加元胡30克、当归30克,热熨;如经久不愈面瘫可加黄芪100克、白附子60克,温熨;如属热痹红肿疼痛,此方则不宜用。本方切忌内服。

(五)中药热敷第5方

【运用处方】二乌散

【方药组成】生首乌20克,生川乌20克,山奈20克。

【制用方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后置于棉垫上,再将棉垫敷于患处并用胶布固定,然后用热水袋在棉垫外热敷。患者可每天敷1次,15天为1个疗程。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关节灼热肿痛者忌用。

(六)中药热敷第6方

【运用处方】湿热敷方

【方药组成】透骨草30克,伸筋草30克,苏木20克,海桐皮20克,嫩桑枝15克,威灵仙15克,红花12克,鸡血藤12克,白芷12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乌9克,草乌9克,秦艽9克,全当归9克。

【制用方法】先将上药用布包裹后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的清水煎煮40~50分钟后取出,然后将两条毛巾浸于药液中,待药液温度晾至38~42℃时,取出毛巾将其敷于患处。每次敷30~40分钟,要保证药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8~42℃。患者每天可敷1~2次,每治疗1周后,要间隔2天时间,21天为1个疗程。一般每剂药可连用2~3天。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

(七)中药热敷第7方

【运用处方】桂附热熨方

【方药组成】附子20克,海螵蛸20克,肉桂25克,川牛膝25克,羌活25克,海桐皮25克,防风25克,当归25克,赤芍25克,杜仲25克,川断25克,川芎25克,乳香25克,没药25克,透骨草25克,川椒5克,红花5克,血竭5克。

【制用方法】上药共研粗末,加入桃仁泥25克,细食盐15克,黄酒800毫升,共拌匀后装入纱布袋中,将药袋放入锅内,隔水蒸30分钟左右取出。于每晚先在患处垫上干毛巾1条,再将热药袋热熨患处,每天热熨30分钟左右。每剂可连用7次。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

(八)中药热敷第8方

【运用处方】石蜡热敷方

【方药组成】石蜡。

【制用方法】将石蜡熔化后装入28厘米×21厘米的两橡皮袋内,或将石蜡装入袋内再行熔化,蜡液占袋容积的1/3左右,温度控制在60~70℃,置于患者患部,每次治疗热敷30分钟。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

【主治病症】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

(九)中药热敷第9方

【运用处方】除痹散

【方药组成】荆芥20克,防风20克,秦艽20克,丁香20克,肉桂20克,草乌20克,没药20克,胡椒20克,细辛20克。

【制用方法】上药共研细末并混匀。先用凡士林在腰背痛处涂一层,然后将药末撒于腰痛部位,用数层醋浸透的纱布盖在上面,在纱布上洒95%的酒精或高度白酒少许,用火点燃,当患者觉得腰背部热烫时立即熄灭,外加温水袋保温。

【方药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

(十)中药热敷第10方

【运用处方】袪寒蠲痹散

【方药组成】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生南星30克,生半夏30克,细辛20克,花椒40克,白芥子30克,吴茱萸30克,元胡30克,甘遂20克。

【制用方法】上药共为粗末,加60°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热,纱布包裹,做成药袋。将药袋置于身体疼痛部位热敷,外以“神灯”或“周林频谱仪”照射患部。每天1~2次,每次热敷0.5~1小时,以患部或全身微微出汗为度,2天后更换新药。

【方药功效】温经通脉,祛湿蠲痹。

【主治病症】寒湿痹证,全身关节、肌肉拘挛疼痛,关节扭伤疼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瘫痪,痿证,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慢性腹泻,胸胁痛,疝痛,痛经,白带,盆腔炎等。

三、中药洗浴淋渫10法

(一)中药洗浴第1方

【运用处方】淋渫乌头散

【方药组成】乌头(生用不去皮)30克,木鳖子(去壳)30克,白芥子30克,鳖甲30克,杏仁(生用)40克。

【制用方法】将上药研为粗末,加水3000毫升,煎数沸去渣,乘热淋渫患处,冷后再加热,复淋渫。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化瘀通络,祛痰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