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空间之黛玉嫁到
3239100000105

第105章 再入贾府绛珠思前世

忧的却是,不知道黛玉会不会帮自家这个忙,不知道元春是否能见上黛玉一面?毕竟,林家与二房的矛盾,早就已经闹到明面上了。也不知道黛玉还会不会念旧情?

只贾母却没想到,不说王妃会不会因为黛玉的关系注意到贾元春,明明两家都彻底交恶了不是吗?贾元春再是出嫁女,她毕竟还是二房的女儿,更是王夫人这个罪魁祸首的亲生女儿,凭什么借着黛玉的关系上位?再者,哪个女人会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夫君找女人?这贾元春要抢的可是王妃的夫君呢!

好吧,这些都不论,黛玉的态度才是关键。可是黛玉为什么要去王妃面前为贾元春说和啊?有非做不可的理由吗?没有就不干。

不说元春正是那心狠手辣的王夫人的亲生女儿,与林家算是有仇的,因着宝玉的特殊原因,这个就不说了。单说她是二房的,与自己有没有什么很深的姐妹情,又不是如三春、湘云、宝姐姐,好歹相处了那几年,这感情还是很有几分的。与元春则基本可以说是陌生的。

再说了,元春的身份是王府的侍妾,说白了就是王妃的情敌,她是脑袋被门夹了才会去帮元春说好话吧?且不说王妃是黛玉未来的正牌婆婆这一条,那是铁板钉钉的同一阵线,只说在任何一个疼爱自己的长辈面前,说府里一个侍妾的好话,还让这个真心疼爱自己的长辈去善待那个与自己没多少真情谊的做侍妾的姐妹,这不是打脸吗?这种事,黛玉自认做不到。

贾元春不是没来找过黛玉,三番五次的来“认亲戚”不成,均被王妃的人挡在外头,于是就命贴身丫头抱琴来请自己去相见,只是均被黛玉拒绝了。黛玉说的也很直白。咱是王妃请来的客人,不能随便去见什么乱七八糟的姐姐妹妹。黛玉可没那么多的姐姐妹妹的,她的亲妹妹还在襁褓中呢!至于说舅家表姐,不好意思,黛玉的舅舅家就只有一个嫡女迎春和养女探春,倒是没有一个叫元春的。

黛玉这一番连削带讽得,把抱琴说的脸色忽青忽白,差点没变成调色板。终于打消了希望,离开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来过。

黛玉每次去陪王妃聊天解闷,只说些趣事,对于元春的事情是一个字也没提过。王妃也不是不知道元春去找过黛玉的事情,只是虽然也想看看黛玉怎么处理,到底怕黛玉为难,她一直知道,黛玉最是个善解人意的,又最是心软。怕她一个心软就答应了贾元春的请求,偏偏又顾忌着自己的面子不好说,那就真的是为难她了。所以才直接让人推掉。不过,如今看看黛玉的做法,她还是很满意。

等黛玉在王府住了几天会到林家,贾府立刻就得了消息,王府里他们不敢打探,也就并不知道元春已经在黛玉面前吃过一次败仗,依然是兴致勃勃的派了人过来接黛玉过去玩耍。都已经来了那么多次,之前病着推了还好说,如今却是不去不行了,于是刚刚到家的黛玉立刻把刚刚带回来还没归拢好的包袱重新卷卷到了贾府。

贾府请了黛玉过去,自然是为了谋划,谋划自家的好处,谋划元春的机会,也谋划贾林两家的亲戚情分。早晚有一日,这本就不剩多少的亲戚情分会被他们谋划的一分不剩,不过,贾府很显然是没有这个自知之明的。贾府一直以来的宗旨就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亲戚要最大限度的谋取好处。

不过好在,这里面总算没有王夫人的搅局了。私以为,王夫人这个人简直就是个奇葩,不要脸的奇葩。这一世就不说了,还没打上两个回合就惨败了。

只说前世里,那个王夫人简直把“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别嫌这话糙,可话糙理不糙。明明不喜欢黛玉,事事处处对人家横眉竖眼的,恨不得这个人就此消失在自己眼前,至于说娶过来做儿媳妇,那更是想都别想。这个可是王夫人一直坚定到底的信念,哪怕是在林如海还在而且手握重拳的时候,她都是极为嫌弃黛玉的,为着这个跟贾母暗地里斗智斗勇十来年。

可是,既然你嫌弃人家,不想要人家做儿媳妇,那你凭毛线拿人家的嫁妆?林如海死了,特意交代林家的一切作为黛玉的嫁妆,交由贾府保管。注意了,是“保管”,而不是据为己有!你把人家的嫁妆收为己用使了个干净,偏还不要人家做媳妇,那一双眼睛尽盯着钱看了,把“守财奴”诠释的淋漓尽致!这真的是大家族里养出来的大家闺秀吗?这格调简直都低到一个境界了,不会是抱养来的吧?比真正出身商户之家的宝姐姐简直是差了几座山去!

可以想象的,如果王夫人还没有被压下去,如今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黛玉来到贾府,府里还是有嘴里不干不净的下人说着黛玉的闲话,然后王夫人把人叫过去,或者“和颜悦色”或者理所当然的命令黛玉,借着与王妃交好,帮助自己那“元春姐姐”出头、得宠,王夫人定会这样说——

“大姑娘真是好福气,竟能得了王妃娘娘青眼,这可是天大的荣幸,大姑娘可要好好伺候王妃,指不定哪天就能借了光得了荣华富贵,到时候可就在不用愁了。不过王妃繁忙,只怕没那么多时间陪你厮闹,再者王妃也不是好伺候的。若是闲暇无聊了,正巧你大姐姐也在王府,你大可去找你大姐姐说说话,也帮你出出主意,让你更讨了王妃的欢心。不过,你也要主动为王妃着想才是,那么大的一个王府,想要管好了也不容易。若是看着王妃管家太累,或者忙不过来,你大可以向王妃提议让你大姐姐帮帮忙,不是我自夸,你大姐姐从小就是极乖巧、极聪慧又守规矩的,让她帮王妃解忧,既全了你们的姐妹感情,也为王妃挣了贤惠的好名声,更能让王妃松快松快,岂不是极好?”

或者——“大姑娘也是知道的,你宝玉表哥自小就是个聪慧有来历的,一落草就口中含了那么一块极有来历的玉,可见是有大造化的,以后定能为君分忧、为国效力的,只是如今没个提携的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罢了。大姑娘有机会了多在王妃跟前提携一番,以后你哥哥出息了也记着你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