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说到底,王夫人只是藏匿犯官财物的罪人之一。其余的还有好几处,只是林如海并没有完全查出来,只能确定了除王夫人之外的三处。不过这也差不多可以交差的了。
甄家当初可是雁过拔毛的,在林如海没到江南做盐课御史之前,甄家光是从盐税里都不知道贪墨了多少,更别说还有盐商们、下面的官员们孝敬,甄家当时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虽然当初抄家的时候已经抄没了一些,可是那里面却没多少是财物,更多的是一些庄子铺子之类的不动产。因此,可以确定财物的大头是被甄家给转移了的。
因此,这四个地方藏匿的财物若是真的找出来,应该也是国库一笔可观的收入了。想来皇帝虽然不说十分满意,但也不会说什么了。
于是,办完了事的林如海收拾收拾回京了。当然得带着查到的那些证据。
万万想不打的却是,这次回京竟然遇上了劫道的!看着倒不像是山匪,明显是冲着林如海来的。想来是为了那些林如海查到的蛛丝马迹了。
好在林如海从一开始决定来办这件事的时候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想不到这些人会这么猖狂,到底也不会手足无措。更万幸的是林如海不是以前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当然也不需要那些侍卫们围在中间保护的。
三下两下解决掉了循着空隙杀过来的蒙面刺客,林如海也纵身一跃加入了战场。不同于那些侍卫们束手束脚的打法,林如海干脆的一人一张昏睡符打过去,瞬间解决了一大片。让那些本来身负保护林如海的重责的侍卫们一阵眼晕。
明明都没见到林大人和那些人过招,怎么那么干脆的指一个倒一个?林大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而且,林大人不是文弱书生吗?怎么会这么厉害?而且这些倒下的是怎么个情况?是死了还是昏迷了?看着倒没见流血。
其中一个侍卫禁不住好奇伸手去探了探其中一个刺客的呼吸,呼吸清浅有规律,看着倒像是睡着了。瞬间,那侍卫拿星星眼看向林如海:“敢问林大人师从何人?这又是怎么做到的?能不能教教卑职?”
这话一出,剩下的侍卫们瞬间动作整齐划一的齐齐扭头拿星星眼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被这些热切的目光看的亚历山大,只好撒了个不大不小的谎言:“只是一些蒙汗药罢了。”一句话说出,瞬间感觉轻松多了。随即发号施令:“把这些刺客卸了下巴,看看牙中有没有毒药,有的话取出来。然后好好审讯。本官倒要看看,是谁这么猖狂!”
林如海并不担心审不出来。就算那些侍卫们审不出来,不是还有他呢嘛!一道迷心符打过去,什么都招了,除非真的不知道。
这只是回程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倒也不值得说什么。因这一路回京并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林如海便也决定慢慢走,甚至还雇了一辆马车,为了林珏。
是的,林珏也跟着进京了,还有他的疯了的母亲。既然已经分了宗,而他已经自愿分到了林如海这边,与那边自然也就没什么关系了,再在苏州住着也没什么意思,反而招人嫌。于是带了疯母跟着林如海一行人一起进京了。马车里做的就是他母子两个。
对于他们,林如海也是有些打算的。他已经决定培养林珏,自然还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更放心。而且鉴于“寡妇门前是非多”,更别说还是个疯了的寡妇,林如海打算让林珏就住在府里,已经传讯让贾敏提前在外院收拾一个小院子,到时候就让林珏跟着瑾儿一起上学,再找人教他学武,到时候是从文还是从武就看他自己的兴趣了。至于林珏的寡母,却是不合适住在府里的。毕竟脑子有些不正常,而自己府里还有小孩子在了。只送到一个靠近京城的庄子上,派了专人去照顾就是了。
还在路上的林如海不知道,京里已经有一大堆的御史等着批斗他了,弹劾他数典忘祖的折子就像雪片一般一本接一本的摆上皇帝的龙案,却都被皇帝压下。
便是将军府的老太太,林如海的岳母大人也在心里对此很是不赞同。甚至专门把贾敏叫过去一顿排揎。
她心里和那些御史倒是想的差不多的,觉得林如海此举太过惊世骇俗,也太过不孝了,不说林如海这一支本就血脉单薄,如今也只林如海一家。就算是像贾府一般子孙繁盛,也不能贸然分宗。
家大业大才是兴盛之道,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多子多福几乎是被所有人认同的。
因此林如海此举简直就是和所有人认同的事情唱反调。这对于以后的发展可是不利的。
当然了,这些人并不知道林家当年那一场纠纷,这件事在当时也就少数几个林如海的至交好友加上皇帝还有林家人知道罢了,当然还要加上那个伸出援手的苏州知府。不过,即便是这些知情人也没几个认同林如海这次的做法。
别的不说,当初替林家做主化解了这场纠纷的太上皇如今因为那大年夜的刺杀伤口还没愈合,还在休养,可以说自顾不暇,自然不会理会这些事。
其他的,那个苏州知府张启华当初因为帮着林如海母子算是惹到了苏州林家,化解了纠纷之后,林如海母子倒是拍拍屁股去了京城,他却还是要在此任职的,此后便被怀恨在心的苏州林家人频频的下绊子,林如海当时却还没出仕,实在是帮不上忙。
后来实在是干不下去了,被评了个政绩不好调到了贫瘠之地,就是肃州。这地方山穷水恶的,虽然还是做知府,可是比起苏州的富饶繁华可是差远了的。这算是被林如海一家给连累了吧?
可是有一句话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位林老太爷的学生因为林如海的连累被贬到了如此不毛之地,却恰好等到了他自己发光发热的机会,把这人人都不愿来的不毛之地愣是改造了一番,不适合种粮食就种果树,没想倒是撞到了点子上,如今那些饭都吃不饱的百姓竟然都慢慢走上了小康生活。而这原本算是倒霉的肃州张知府也因祸得福被连升两级成了知州。如今也算是封疆大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