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杀人偿命这是常理。不过千金之家的儿子不该死在法场……你去求求庄生吧,他是我的好朋友,多多带些黄金,供他通关节之用……”
小儿子准备启程,老大却不答应。他与父亲争辩道:
“我是长子,二弟有难,父亲不遣我去,而遣小弟,这是让人家说我不肖,我不如自杀……”
“唉,让小儿子去未必能救出老二,还是叫老大去吧,不然老二死活不知,再先死了个老三,不是祸上加祸吗?”妻子也劝朱公。朱公没有办法,只得改遣老大。
朱公写了一封密信,交给大儿子,说:
“老大,这封信是写给庄生的,你到那里先把黄金交给他,一切听他的安排,小心谨慎,千万不能与他争辩……唉,我不大放心呀!”
“父亲勿虑,儿会见机行事……”
老大收起黄金,自家先留下百两,然后将剩余的装入牛车,奔楚国而去。
老大找到庄生,将黄金和书信交给他。庄生看罢信,叮嘱老大道:
“这事交给我了,我会设法办妥。你立刻离开这里,万不可久留。你二弟放出后,你不要问是怎么出来的……记住!”
老大走后,庄生将朱公赠金保存起来,拿出自己的积蓄派人送给楚国贵人,以通关节。
不久,庄生见到了楚王,说:
“吾观星辰,将有灾星降楚……”
“何以免灾?”楚王急切地问。
“独以德为可以除之!”
“好吧,寡人下令大赦天下……”楚王眉头舒展了。
楚国贵人得知大赦的消息,马上转告了老大,老大反问道:
“何以知之?”
贵人说:
“每次大赦之前,都是先封三钱之府,防备盗窃。昨晚君王已经下令将钱府封上了……”
老大惊喜万分,心想:“真是苍天保佑,楚王大赦,二弟必定释放,何必再花千金之财求助庄生?”他急奔城郊茅舍,找到庄生。
“老大,你怎么还在城内?”庄生惊讶地问。
“二弟没事喽,楚王大赦天下,他一定会平安归家……所以不必再麻烦您了,那黄金我打算带回去……”老大眉飞色舞地说。
“唉!”庄生惋惜地说,“黄金分文未动,你拿走吧……”庄生本是廉洁之士,闻名楚国,楚王与楚国大夫对他以师相敬。他本来不打算收下朱公黄金,准备事成之后全部送回。然而老大是个财迷,根本没想到这一层,连父亲的叮嘱也忘得一干二净。
老大复得黄金,暗自欢喜。庄生却气得浑身发抖。他马上面见楚王,禀告道:
“臣听见路上行人皆言富豪陶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重金贿赂大王左右,大王岂能为朱公子而大赦?”
楚王勃然大怒:
“寡人虽不德,岂可以朱公之子而施惠乎!”
于是下令先杀了朱公儿子,明日再大赦天下。
老大把二弟的棺柩带回了家。亲人和乡邻十分哀伤。只有朱公仰天大笑:
“我早已断定你这次去楚国必会害了老二,不是你不救二弟,而是你太爱钱财。这不怪你,你从小跟我一起,知道钱财来之不易、生计艰难……而你三弟生在富家,不吝惜金钱,所以我叫他去……算了,莫要悲伤,这一切全是合乎事理的!”
财商启悟:范蠢是久经沧海的人,他知道酷爱钱财的人往往办不成什么大事,而那些善于在关键时刻挥金似土的人往往能成大事。他深知自己的大儿子惜钱如命,哪里会救出自己的二弟呢?因财毁人,因财毁义的事屡见不鲜,关键不在财,而在人心。贪心不足蛇吞象,因此,养成正确的金钱观比赚取金钱更重要。
马太效应《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富人将要远行去国外,临走之前,他将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主人根据每个人的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两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一个塔伦特。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塔伦特;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塔伦特;但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钱埋到了土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五个塔伦特来见主人,他对自己的主人说:
“主人,你交给我五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五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他另外两个塔伦特来了,他对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两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两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最后,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
看那里,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等我回来后连本带利还给我。”说着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一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五个塔伦特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十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个故事出于《新约·马太福音》。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
财商启悟:在人类资源的分配上,马太效应适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财富的增减有时候是以几何的形式在呈现。每一个有志于扩张财富的人,都应掌握财富增长的规律,去实现自己的计划。
穷则思变凯瑟琳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先后生了两个女儿,仅靠诚实的丈夫在一家工厂做工,所得工资并不十分丰厚,一家四口的生活甚是拮据。
凯瑟琳决定自己动手,改善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撞上门来,这天傍晚,丈夫邀了几位朋友,说是到家里来玩玩,凯瑟琳便去准备晚餐。其实,朋友来玩是丈夫虚晃一枪,请朋友品尝凯瑟琳做的菜肴才是真。
凯瑟琳确实有一手很好的烹饪技术,但这么匆忙,丈夫事先又没交待有朋友来吃饭,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凯瑟琳只好随便做了几道家常菜。但就是这几道家常莱,使丈夫的朋友吃得赞不绝口。有个朋友心直口快,对凯瑟琳说:“你的烹任技术最低都可拿个二级职称,开家餐馆,顾客一定会很多。”
另一个朋友也附和,说:“我走南闯北,跑东串西,能吃上你这样好口味的菜并不多。”
凯瑟琳听了朋友的夸奖,心里自然高兴。但她觉得马上就去开一家餐馆,从自己的技术方面考虑,条件是具备了,但要租铺面,添设备,其资金就一时难于解决。她想到开餐馆的这两个条件只具备一个技术条件,认为时机还未成熟。这时,她看到朋友们的酒兴正浓,便想去做一些点心送上桌再给他们助酒兴,于是又下厨房去了。
不久,当凯瑟琳端上点心上桌,朋友们先闻着香味,再品尝到味道,又是一阵叫好。于是又有朋友说:“你就开家食店,专卖这种点心,保证能赚。”凯瑟琳说:“我是想开个食店卖点心,就在家里做,只要早晨在门口出个摊位就行了。”
这样,凯瑟琳便每天早晨出摊卖起自做的点心了。她规定,一次做10斤面粉。由于她做出的点心色香味俱全,早上摆出去,采取薄利出卖,很快就卖完了。到后来,一些顾客熟了,来迟了见没有了点心,还会到她家里来寻找,往往把留下给自家人吃的点心都一起拿走。有的顾客要她多做一些。凯瑟琳不多做,说是留下一些市场余额,创造第二天快卖的机会。
凯瑟琳卖点心,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所赚的钱比丈夫的工资要高出3倍多。凯瑟琳觉得,卖这种点心虽然赚钱,但仅能帮助一些人解决早餐的问题,若是作为一种商品向社会行销,没有品牌的名分,这就有困难了。于是,她开始寻找新产品。
这也是该当机会送上她的门来。
几个月后,她到一家书店逛了一次,发现了一本新出的《糕点精选》的书,其中有一则醒目的广告,是宣传全麦面包的。据广告上所说,这是一种富含丰富维生素的保健食品,不管老少吃了都有好处。并指出,由于过去对这种糕点制作方法过于粗糙,致使成品面包色泽变黑,很长时间没能在社会上推广开来。现在,已经有了一种新的制作方法,使做出来的面包不失原有丰富营养而又色、香、味俱全。凯瑟琳越看心里越高兴,她还看到这种糕点是用全麦面粉和纯白面粉各自调合后压成薄层,再分层叠成若干后卷成卷,这就叫“千层卷”。这一制作面包的新方法,已经获得专利权,专利权所有者正寻找合作者。
凯瑟琳看完广告,她觉得这才是自己创业的机会。因为这种“千层卷”水分低,既便于长期保存,又符合人们在美食和保健两方面的需要,投放市场,必受顾客欢迎。凯瑟琳心里说:“我就抓住这个机会,下定决心做这个。”
凯瑟琳凑钱买专利,钱不够,她决定抵押房屋。丈夫开初不同意,但凯瑟琳决心已定,她做丈夫的思想工作,丈夫见她铁了心,也就同意了。
凯瑟琳先买下做这种新式面包的专利权和一些必要的设备,余下一部分钱作为流动资金。她将自己开的面包店起名为“棕色浆果烤炉”,在开业之前,她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让全家人为经营好面包店想办法,出点子。说是要迈好第一步,还要准备迈出第二步、第三步,要树立长久之计,一定要使事业得到发展。
全家人围绕着如何经营好这个面包店,各自都发表了意见。凯瑟琳最终将大家的意见综合为四项准则,作为“棕色浆果烤炉”的经营之本。
第一、顾客是上帝。凯瑟琳认为应该让自己的面包去符合消费者,要保证所卖的面包永远是“最新鲜的食品”。为此,凯瑟琳要求在面包的包装纸上一律注明生产日期,严格禁止出售超过3天的面包。
第二、要赚应该赚的钱。在面包的包装纸上一律注明面包的生产成本和利润,让消费者心中有数。
第三、为经销商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