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一堂销售课
3255100000015

第15章 用行销催眠术“操控”客户(2)

这位顾客听了小徐的介绍,又让小徐拿出这两种款式的外套试了一下,最后毫不犹豫地买了国内的那套服装。

老板在评价小徐的工作时,满意地说:“小徐不像其他导购人员,在介绍中他会含蓄地向顾客介绍产品并带有倾向性。他含蓄的表达很容易就让顾客了解到商品的好处,从而做出购买决定。”

应对指南:

小徐工作出色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会察言观色。比如,遇到老年人,他就会说老年顾客爱听的话。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考虑,真正帮助顾客选择所需的衣服。销售人员要能够察言观色,最高效地介绍商品,按顾客所需来服务顾客。具体有以下方法:

1.要善于快速扫描顾客,判断其需求及消费层次。

2.在不经意的交谈中捕捉其偏好信息。具体来说,可以从顾客的言谈、口音、声调等特征去判断顾客偏好哪种类型的商品。

3.注意观察顾客的行为。比如,顾客走到一个货架旁,驻足片刻,说明这个货架上肯定有顾客心仪的商品。

第二周销售高手不会告诉你的催眠技巧

误听试探,将客户引入“迷魂阵”

重点预习:

在销售进入胶着状态时,要开动脑筋,找寻一个能够对客户造成误导的关键点,围绕这一关键点运用误听试探法,将客户引入“迷魂阵”。

案例导读:

销售员:“喂,你好。刘经理吗?我是远方经贸有限公司的李慧,上星期一我到你们厂里来过,你还记得我吧?”

客户:“噢,李慧,你不就是那个远方公司做广告的吗?”

销售员:“刘经理记性可真好。我们这个杂志广告是面对全国大建筑公司免费赠送的,反应相当好,通过我们的牵线搭桥,不少公司都取得了明显效益。而且据我们调查,你们公司新开发的几种石材,市场反应也好,应该大力推广。”

客户:“哎呀,小李,我们在晚报和一些全国性的大报上都做了一些广告,但是效果都不太好。所以我们不打算做广告了,还是按照老的销售路子走。”

销售员:“你说的也对,花钱没有效益,谁也不愿意再做。但我想主要原因是,晚报是针对大众的,不够专业,而我们这个杂志是免费赠送给专业人士和单位阅读的,一般来说,大的买卖还是与这些专业建筑队成交的,是吧?”(诱导拍板人说出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是诱导他对回答作出解释,以伺机采用误听试探法。)

客户:“对,这方面我们有一定的老客户。老客户对于我们这14种石材反应都相当好。”

销售员:“噢,你们主要是针对这4种石材进行推广。”(第一次采用误听试探。)

客户:“不,是14种。”(通常在我们用误听试探法时,拍板人会对我们的错误加以纠正。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纠正,认同对方欲做出购买决定。)

销售员:“噢,那你就要准备14张石材照片,和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说明,两小时之后我来取。”(用认同购买的技巧促使成交。)

客户:“好的。”

销售员:“那好,不耽误你的时间了,两小时后见。”

应对指南:

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员总是认认真真地按既定的方法步骤对客户进行销售。有些时候,这些办法是收效甚微的,这时候不妨采用误听试探法。它能有效地促进成交。案例中的李慧就是利用误听试探法做成了交易。

价格让步先不要过猛

重点预习:

顾客在价格上一再要求销售人员作出让步时,第一次让步要合理一些,要充分激起买方的购买欲望。在谈判中不要轻易让步。最后的让步要让对方看出你异常艰难,认为你已经到了底线。

案例导读:

小李:“先生,你看,我们可以在报价的基础上再下降10%。”

顾客:“你们的价格还是太高,我再考虑考虑。”

小李:“好吧,我再降5个点。”

顾客:“我再到其他店看看。”

(顾客逛完其他店后返回。)

顾客:“您好,我决定购买你们公司的产品,但是还要降5个点。”

小李:“对不起,先生,我给你的价格已经是底价了。”

顾客:“可你的竞争对手又给我降了5个点,你看着办吧!”

小李:“……”

应对指南:

精明的买家总是认为卖方不会将价格一次让到位,他们总是试图让卖方一再让步。小李在这次销售中一开始就连连降价,导致后来没有降价的空间,成交困难。在顾客砍价时,销售人员在让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先大后小”的技巧。

适时勾起顾客好奇心

重点预习:

“抓住客户的好奇心,吊足客户的胃口”是销售员必须具备的技巧,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别具风格的“吊”的方法。然后等待恰当的时机,再满足他的好奇心,那么你的销售将变得轻松而愉快。

案例导读:

原一平经常“话”讲了一半,准客户正来劲时,就借故告辞了。“哎呀!我忘了一件事,真抱歉,我改天再来。”面对他的突然离去,准客户会以一脸的诧异表示他的意犹未尽。虽然突然离去是相当不礼貌的行为,但是故意勾起顾客的好奇心但不及时满足,给客户制造一个悬念,这样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应对指南:

原一平说:“我要求自己的谈话要适可而止,就像将给病人动手术的外科医生一样,手术之前需要给病人打个麻醉针,而我的谈话也是麻醉一下对方,给对方留下一个悬念就行了。”

原一平的销售方式就是制造悬念勾起对方的兴趣,而这样的方式也更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谈话时间太长,不仅耽误对其他准客户的访问,最糟的还可能会引起被访者的反感。因为,虽然同样是离去,一个主动告辞,给对方留下“有意思”的好印象;另一个被人赶走,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重复话语会加强催眠效果

重点预习:

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时,应围绕顾客的特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说,并通过不断重复顾客的特定需求,来强化顾客的需求意识。

案例导读:

销售人员:“嗯,这么说,你决定购买一款相机啦?”

顾客:“是,不过一定要全自动的。我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女儿,她喜欢简单方便的机子,所以一定要容易使用的。”(特定需求)

销售人员:“容易使用——好的。那您的预算大概是多少呢?”(特定问题)

顾客:“1200元左右吧。”(特定需求)

销售人员:“好的。我觉得富士DL—300型挺符合您的要求的,目前特价只要1000元,这是在您预算范围内最容易使用的完全自动的相机。您女儿所要做的只是把胶卷放进相机再关上相机后盖,然后就可以拍照了,就这么简单。”

顾客:“嗯……”

销售人员:“装片十分容易,而且在胶卷拍完时,她只要推一下相机上的杠杆,相片就会自动卷回,然后打开后盖,就可取出胶卷了。”

顾客:“就这么简单?”

销售人员:“就这么简单!它是全自动的,使用起来很简单。我再给您推荐两卷最新的柯达100彩卷吧。您打算今天就买吗?”

顾客:“现在有货吗?”

销售人员:“当然。”

顾客:“好吧,就再带上两卷彩卷吧。”

应对指南:

这个销售人员听到顾客的特定需求是一架使用简单的相机。于是他就为顾客描绘了一幅如何轻松使用本相机的情景,并将对方的特定需求重复了四次。通过不断重复“自动”和“使用简单”这类词语,销售人员确保了顾客能记住那些最重要的几点。

当顾客提出的需求十分明确时,销售人员可以使用重复定律,即在倾听了顾客的需求后,不时重复其特定需求。

通过讲解逐步消除顾客的顾虑

重点预习:

先找到客户不满意的地方,然后从这一点开始演绎化解顾客的顾虑,这是销售员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案例导读:

王鹏是从事燃气灶销售工作的。一次,他向一位顾客销售煤气灶,经过宣传、解释,顾客有了购买的意向。但在最后时刻,顾客还是犹豫了。顾客说:“你卖的燃气炉788元一个,太贵了。”

王鹏不慌不忙地说:“788元也许是贵了一点儿。我想您的意思是说,这燃气灶点火不方便,火力不够大,煤气浪费多,恐怕用不长,是吗?”

顾客接着说:“点火还算方便,但我看煤气会消耗很多。”

王鹏进一步解释说:“其实谁用燃气灶都希望省气,省气就是省钱。我能理解,您的担心完全有道理。但是,这种燃气灶在设计上已充分考虑到顾客的要求。您看,这个开关能随意调节煤气流量,变化自如;这个喷嘴构造特殊,使火苗大小平均;特别是喷嘴周围还装了一个燃料节省器,以防热量外泄和被风吹灭。因此,这种燃气灶比起您家现在所用的旧式煤气炉来说,要节约不少煤气。您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顾客觉得王鹏说的有道理,低头不语。王鹏看出顾客心动了,马上接着问:“您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顾虑?”

顾客想了想,再也说不出拒绝购买的理由,随即说道:“看来这种燃气灶真的很好,那我就要一个吧!”

应对指南:

在故事中,顾客在有了购买意向后,突然变卦说燃气灶太贵了,很显然顾客心里产生了顾虑,当然这也可能是顾客拒绝购买的借口。销售人员王鹏了解了顾客的想法后,说“788元也许是贵了一点儿”,承认了顾客的立场,然后把对方的抽象的立场转换成具体的有关商品本身的性能问题,因为这些都是可以检验的。同时,商品价格的高低,只有与商品的性能联系在一起,才有客观的标准。

果然,顾客说:“点火还算方便,但我看煤气会消耗很多。”很显然,顾客的拒绝已从“价钱太贵”缩小到“煤气消耗太多”上。王鹏抓住“煤气消耗太多”这个结论,开始发挥自己的演绎能力,为顾客详细解释了产品是如何节约煤气,完全打消了顾客的顾虑,最终让顾客决定购买。

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要善于抓住顾客话语中的结论性语句,发挥自己的演绎能力,找出符合那个结论的各种现象,从而打消顾客疑虑,促进销售成功。

一步步提问,逐层催眠

重点预习:

在与顾客交谈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多提一些积极肯定的、能让顾客增强对产品信心的问题,按照自己事先构思好的问题一步步提问,把顾客的思维始终控制在自己的计划内。

案例导读:

“先生家里有几口人?”丈夫回答说有5口人。

吴涛又转过身来问太太:“太太是隔日买菜呢,还是每天都去市场买菜?”太太笑而未答,吴涛并未放弃,继续热情地为这位太太做了个“选择答案”。

“听说有人一星期买一次,有人3天买一次,他们认为3天买一次,菜色不会有变化。太太您喜欢哪一种买法呢?”

太太终于回答说:“我想3天买一次更好些。”

这时丈夫蹲下来查看冰箱下方放啤酒的地方,估算着可以放多少瓶啤酒。吴涛马上说:“先生,听说爱喝啤酒的人是这样的,一次买上一打。这样的天气,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就可以享受一瓶冰镇啤酒!”

吴涛又问太太:“太太,您看这个可以容纳3天的蔬菜吗?”

“可以,可以,刚刚好。”

“你看这个小点的够不够?”

“不行吧。”

“太太,您打算把冰箱放在什么地方?是客厅里还是厨房里?”

“厨房太小了,没有空间。”

“是啊!我也这么想。”

吴涛又继续为这对夫妇勾勒一幅动人画面:“夏天的冰镇啤酒、西瓜、汽水、软包装饮料,解暑可口;冬天的冰淇淋也别有一番风味,更不要说随时取出青嫩的蔬菜和新鲜的鱼肉了。尤其是用电冰箱可以节约买菜的时间,也可以省下不少的菜钱,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招待那些突然登门的客人,真是一举数得啊!”

紧接着,吴涛又问:“先生住在哪儿?离这儿远吗?”

“不太远,就在附近。”

“那么是马上送到府上,还是明天一早给您送去好呢?如果今天送去,明天就可以放进很多新鲜的蔬菜和鱼肉啦!”

太太:“还是明天吧。我们要先空出地方来。”

就这样,吴涛成功地卖出了一台冰箱。

应对指南:

开始时吴涛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发现对方有购买意图后,才进行进一步的销售。从家里的人口,到买菜的规律,这些提问看似随意却是事先精心构思好的。

当吴涛留意到男顾客查看放啤酒的地方,就马上借题发挥。在快要结束谈话时,吴涛又发挥了联想能力,为这对夫妇勾勒了一幅画面:“夏天的冰镇啤酒……真是一举数得啊!”显然这段话已完全打动了顾客的心。

最后吴涛询问顾客的住址,其实他此时的问话并非真想了解这对夫妇距离商场有多远就,而是把销售引向了一个新的目标阶段——要把货送到顾客家里。果然,他顺理成章地促成一笔生意。

第三周让顾客无法对你说“不”

了解消费者的偏好,才能投其所好

重点预习:

认识到不同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后,销售人员可以科学地指导自己的销售工作,使所售物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偏好需求,从而赢得消费市场。

案例导读:

一个小伙子细心经营着一个很大的玫瑰园,他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精力,科学地按时浇水,定期施肥。因此,玫瑰园的玫瑰长势很好,玫瑰品种齐全,五颜六色,有红、黄、绿、紫、白,煞是好看。小伙子定期到集市上去卖玫瑰,喜欢玫瑰的人都喜欢在这里买,因为他的玫瑰不仅鲜艳漂亮,而且从不漫天要价,每株玫瑰的价格在1~2元之间。

令人惊诧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小伙子的玫瑰园里竟然长出了一些黑玫瑰。小伙子发现了这些黑玫瑰,差点慌了神,这下肯定没人买它,谁会要黑玫瑰呢!但是小伙子还是舍不得毁掉,想着让黑玫瑰在玫瑰园里点缀一下,也是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