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这样吃最健康(精华版)
3258000000006

第6章 营养来自最常见的食物(1)

§§§第一节 最养人的食物要数五谷杂粮

“代参汤”——粟米

粟米又叫小米,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其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北方有在妇女生育后,用小米加红糖调养身体的传统。用粟米熬成的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的美称。

现代医学认为,粟米有防治消化不良、反胃、呕吐、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中医认为粟米性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的功效。《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发芽的粟米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温馨提示:

小米营养价值虽高,但产妇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小米宜与大豆或肉类混合食用,用小米煮粥时不宜太稀薄。

“粗粮中的保健佳品”——玉米

玉米,也叫玉蜀黍,又叫包谷或包米。在我国,有些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它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常食玉米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

玉米含有钙、镁、锌、铜、锰、钴、硒等矿物质,有较多人体极其需要的微量元素;又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亚油酸及维生素E的含量是大米的10倍。由此可见玉米营养之丰富。

玉米可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泌尿系结石等病,而且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玉米中的谷胱甘肽,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能使化学致癌物质失去活性。玉米中含硒蛋白质的抗过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要高出500倍,目前,硒元素已被国际公认是一种抗癌的微量元素。玉米中镁的含量也很可观,镁元素同样是一种保护人体免受癌症侵袭的重要物质。

玉米有长寿、美容的功效。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的作用。

玉米有调中开胃及降血脂的功效,玉米须有利尿降压、止血止泻、助消化的作用。

温馨提示:

玉米中的尼克酸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在煮玉米的时候有个小窍门——加点小苏打就能使尼克酸释放出来,被人体充分利用。

“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

薏米,又名薏仁、六谷米等。它的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它不仅作为佳馔,还被视为名贵中药,在药膳中应用广泛,被列为宫廷膳食之一。

薏米还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洁细腻,可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经常食用薏米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

薏米既可煮饭,也可熬粥、做汤。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

温馨提示:

除治腹泻用炒薏米外,其他均用生薏米入药。

“神米”——黑米

黑米,亦称黑贡米。西汉“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发现这种奇米后,把它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食后赞其为“神米”,从此被历代皇帝所享用。黑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被认为是稻米中的珍品,是近年国际流行的“健康食品”之一。

《本草纲目》中记载,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用它入药,对头昏、贫血、白发、眼疾等疗效甚佳。黑米的颜色之所以与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为它外部的皮层中含有花青素类色素,这种色素本身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

国内外研究表明,米的颜色越深,则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强,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种颜色的米中是最强的。此外,这种色素中还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是白米的5倍之多,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好的作用。

温馨提示:黑米的米粒外部有一层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因此,黑米应先浸泡一夜再煮。黑米粥若不煮烂,不仅大多数营养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

“通便减肥良方”——燕麦

燕麦又称莜麦、油麦、玉麦,是由最早生长在亚洲的野生燕麦发展而来的。在早期,燕麦是作为药材被利用的,而不是粮食作物,到了现代,燕麦的好处渐为人知,成了较受现代人欢迎的食物之一。在《时代》杂志评出的十大健康食品中,燕麦位列第五。

燕麦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其所含的蛋白质是大米的2倍多,比面粉高出三至四个百分点,所含脂肪量是大米和面粉的数倍;含碳水化合物比大米和面粉低10%左右;含纤维素21%,灰分2%,是一种低糖、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能量食品。

燕麦性温,味甘,能补虚止汗。燕麦所含亚油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它通常用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同时又是合成前列腺素等的必要成分。

燕麦粥有通便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它含有植物纤维,它所含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在调理消化道功能方面更是功效卓著。很多老人大便干,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燕麦能解便秘之忧。

燕麦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与可溶性纤维及皂苷素等,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与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含量,能够降脂减肥,并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温馨提示:

燕麦一次不宜吃太多,否则会造成胃痉挛或是胀气。

“心脏病良药”——大麦

大麦,又名倮麦、饭麦、牟麦,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种仁。在各种禾谷类作物中,大麦适合广泛的气候,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它都能生长。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土耳其和北美洲等广阔的地带内,都有大麦种植,主要出口国家是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据研究,大麦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及糖类,在大麦胚芽中的维生素B1的含量比小麦多,因此对幼儿、老人、维生素B1缺乏者或是预防脚气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本草纲目》上记载:“大麦味苦咸凉,有清热利水、和胃宽肠之功效。”大麦对腹泻、烫伤、水肿患者都有益,也适合胃气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与产后乳房胀痛者食用。大麦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不仅可刺激肠胃蠕动,达到通便效果,还可抑制肠内致癌物质产生,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因此巴基斯坦人又誉其为“心脏病良药”。大麦中富含的钙对孩童的生长发育起着良好的作用。

大麦茶素有“东方咖啡”之称,它是用炒制的麦芽沏的茶,味甘性平,闻之有一股浓浓的麦香。大麦茶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微量元素,19种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具有神奇的美容功效。日本学者研究得出:大麦茶含有抗癌物质P香豆酸和槲皮素,长期饮用,可以消食化淤、平胃止渴、消暑解热、降低胆固醇、去除水中重金属、软化水质,有美容效果。

温馨提示:

大麦茶还能增进食欲、暖肠胃,尤其适合餐前餐后饮用,许多韩国家庭都以大麦茶代替饮用水。大麦茶一年四季均可饮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品。

“绿色的牛乳”——黄豆

黄豆,与青豆、黑豆统称为大豆,它的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豆中之王”、“肉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黄豆中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剂、异黄酮、钼、硒等抗癌成分,对前列腺癌、皮肤癌、肠癌、食道癌等几乎所有的癌症都有抑制作用。黄豆中的大豆蛋白质和豆固醇能显著地改善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豆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黄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与人体产生的雌激素在结构上十分相似。黄豆中还富含钙质,对更年期骨质疏松也有疗效。吃黄豆对皮肤干燥粗糙、头发干枯大有好处,可以提高肌肤的新陈代谢率,促使机体排毒,令肌肤常葆青春。黄豆中的皂苷类物质能降低脂肪吸收功能,促进脂肪代谢;大豆纤维还可加快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从而达到轻身减肥的效果。

温馨提示:

凡豆类均忌生食,生大豆含消化酶抑制剂及过敏因子等,食后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故必须彻底煮熟以后才能吃。

“豆类之冠”——黑豆

黑豆又名乌豆、黑大豆、冬豆等,是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生吃黑豆的风气,曾经席卷日本和中国台湾,吃过日本料理的人,都很难忘怀那一小盘甜黑豆的滋味。

黑豆具有补肾益精和润肤乌发的作用,经常食用有利于抗衰延年、解表清热、滋养止汗。

黑豆自古即入药,关于黑豆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黑豆煮汁饮可治烫伤,不但可使创面愈合,而且预后不留瘢痕;将黑豆煮成黏稠状饮汁可治喉痹不语。

现代医学认为,黑豆能利水、祛风、活血、解毒;可治水肿、风痹、脚气、黄疸、浮肿、痢疾、腹痛、产后风痉;能解乌头、附子毒;研末调敷或者涂汁可治痈肿疮毒。

此外,黑豆的皮、叶、花都可入药。中医处方称黑豆皮为“料豆衣”或“稆豆衣”等,具有解毒利尿作用;中医处方称黑豆芽为“大豆卷”,水煎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黑豆叶以清水洗净捣烂外敷,可治蛇咬伤;黑豆花能治目翳。

温馨提示:

黑豆有解毒的作用,同时可降低中药功效,因此正在服中药者忌食黑豆。黑豆一次也不宜多吃,否则容易胀气。

“心之谷”——赤小豆

赤小豆,又称红小豆,因其颜色赤红而得名。赤小豆富含淀粉,也被称为“饭豆”,具有律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赤小豆是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的优质豆类食品之一,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多功能的健康保健佳品。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有利于除湿,有退黄消肿、解毒排脓的作用。

赤小豆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降压降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以及健美减肥的良好作用。

温馨提示:

赤小豆与其他谷类食品混合食用,如制成豆沙包或八宝粥等,可以均衡营养摄入,是一种科学的饮食方法。赤小豆有利尿作用,尿频的患者应控制食量。

“八谷之中,唯次为良”——芝麻

芝麻又叫胡麻、脂麻等。芝麻既可食用,又可榨油。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对它的评价是“八谷之中,唯次为良”。

芝麻性平,味甘;具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养发、补肝通肾等作用,是防衰健脑的保健食品。它能够调理胃肠功能,促进乳汁分泌,常吃芝麻还能增加皮肤弹性。

芝麻油不但具有浓郁的香气,能促进食欲,而且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芝麻酱含铁量高,是猪肝的2倍,是蛋黄的7倍,经常食用能预防缺铁性贫血。芝麻含有大量油脂,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温馨提示:

便溏腹泻者不宜食用芝麻。

“食用要物”——绿豆

绿豆,又名青豆子、交豆等。绿豆营养价值高,其中蛋白质含量比鸡肉还高,热量是鸡肉的近3倍,钙含量是鸡肉的3倍多,铁含量是鸡肉的45倍,硫胺素、核黄素、磷等也比鸡肉多。无怪乎李时珍称其为“食中要物”、“菜中佳品”。

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清暑利水等功效。

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体内的水液流失大,电解质平衡易被破坏,喝绿豆汤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维持水液电解质的平衡,消暑益气,止渴利尿。

温馨提示:

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其含有的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功效。绿豆性凉,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服药时,特别是服温补药时不宜吃绿豆食品,以免降低药效。

“土人参”——红薯

红薯,又名白薯、地瓜等。它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可供给大量的热量,有的地区还将它作为主食。此外,它还有着“土人参”的美誉。

红薯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胡萝卜、铁等,其营养十分丰富。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促进肠道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陆川本草》说,红薯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同时,红薯也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

温馨提示:

红薯含有气化酶,吃后有时会发生烧心、吐酸水、肚胀排气等现象,但只要一次别吃得过多,而且和米面搭配着吃,并配以咸菜或喝点菜汤即可避免。食用凉的红薯可致上腹部不适。

“粮菜佳品”——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性平,味甘涩。《神农本草经》载“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由于芡实容易被吸收,故消化能力弱的人非常适合用于进补。又因它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性,所以是炎夏之后、入秋时节进补的首选,其健脾益胃的功效尤为明显。芡实有收涩之用,可以改善生殖系统的循环状况,改善男性精子稀少,调理女性体质虚弱、白带过多、性冷淡等症状。芡实对成人大小便失禁、尿频、久泻不止也有疗效,还有助于耳聪目明、美化肌肤、防老抗衰。

温馨提示:

芡实性涩滞气,一次不宜食用太多,否则难以消化。大便经常秘结以及腹胀之人忌食。

§§§第二节 蔬菜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人参”——山药

山药又称薯蓣、薯药、长薯,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的块茎。它是我国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蔬菜,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外国人称其为“中国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