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3258700000043

第43章 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策划(5)

(六)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栏目化”特征

我们说“栏目化”是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一个特征,是因为新闻类主持人节目必须具有固定的栏目名称、特定的方针、内容及与之相适应的节目形式;节目定时、定量、定期播出。

从近年广播电视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突出栏目化的优势十分显著。

首先,不同档次、内容和风格各异的新闻类主持人栏目使与之相对应的各层次人物的不同要求都得到了满足,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大批观众、听众,从而使收听、收视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其次,使广播电视的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些栏目成为群众必听、必看的栏目。人们把收听、收看这类栏目作为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的来源。一位家产逾亿的总经理说:“不管多忙,每期《今日说法》都要看,实在来不及,就让秘书录。因为没有学过法律,在买卖中经常遇到各种纠纷,从《今日说法》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中学生也在中午收看《今日说法》,老师的好多题目就出自《今日说法》。诸如《热门话题》《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社会透视》、《新闻反馈等》等一类的栏目的大量出现,形成了“规模”地对社会现象和某些热点新闻的深层报道和深层分析,有效地为人们解答疑问、提高认识,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三,“栏目化”的节目形式很好地适应了地方特色。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栏目很有人情味,内容也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第四,在浓郁的栏目特色烘托下,很容易形成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形成对受众的吸引力。

事实证明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栏目化”离不开主持人,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栏目化是主持人趋向成熟的标志。因而确定主持人在栏目中的重要位置,切实发挥主持人在新闻类主持人栏目中的作用,是办好办活新闻类栏目的一个重要因素。

(七)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编辑串联”特色

新闻类板块节目有许多是采用栏目化的框架结构,如何巧妙地编辑串联不同栏目,发挥栏目的总体效果,应是一门颇为讲究的艺术。比如,最有代表性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就是一个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午餐漫谈”式的板块节目,非常讲究编辑串联艺术,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重新闻类板块节目的编辑串联的,就会结构严谨、整体风格浑然一体、和谐协调,好听好看;否则则出现相反的结果。

§§§第二节: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策划

一、策划与选题

凡是优秀的新闻主持人节目都离不开精心策划构思、精心选题,它是通向成功之桥。策划创意是新闻节目主持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现场主持是“面对面”的主持艺术,那么策划创意则是“不见面”的前期主持艺术。

以《新闻30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合龙”直播为例,策划人员在总结经验时说,由于不设直播室,在直播现场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这次新闻直播主持人节目的成功,根本原因就得益于策划的科学性。在接受直播任务后,就立即组织了以策划组为核心的各小组。每个小组都拿出详尽的策划方案,同时赴实地考察,前后往返100人次。由于策划详尽,所以直播中的一些细节,都完成得很好。如大胆设计了一些能给主持人增色的细节,让主持人爬梯子。这个镜头和下一个镜头中有五分钟的直播间隔,而梯子高达20多米,策划者冒险设计这个镜头是因为经过策划,早已心中有数。在直播中,主持人自如地登上了梯子,并平安抵达第二个直播点。由于精心的策划,所以直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策划要注重选题,话题选得准,成功的希望就大。话题的选择要注重新闻性、群众性和针对性。要选择那些既是党和政府关注的,也是大众关注的、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齐鲁电视台部分《心连心面对面》节目的选题分别为:青岛的棚户区改造问题,济南的市民安全感问题,淄博的城市环保问题,领导干部下派问题《焦点访谈》2010年部分选题为:“确保疫苗安全”。、“王家岭的生命大营救”、“寻找生命之水——抗旱记”等等,无一不是凝聚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各地党委政府关注的,又是群众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在确定青岛的棚户区改造选题时,有好几个题目可以选择,像地铁问题、城市建设问题、名牌战略问题都不错,但是最终的选题锁定了青岛市的棚户区改造问题,因为,棚户区改造是青岛政府当时下工夫最大的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也是青岛市民最关心的工程。

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选题应力求走进百姓的生活,既与当前的形势密切相关,又贴近群众。2010年4月《焦点访谈》在清明期间推出《豪华墓地,毁林占田》节目,节目反映了“村支书能建3层豪华墓地,毁林圈地24亩,凭的就是绝对的权力?”、“豪华墓地埋葬了什么?”、“谁给村支书毁林圈地建豪华墓地的权力?”、“对比周总理的骨灰和村支书的活人墓”、“‘最牛’村支书毁林圈地24亩”等问题。自从这期节目后播出后,立即在网络媒体和报刊上引起公众热议。以“焦点访谈 豪华墓地”为关键词在谷歌上搜索,可以得到14900多条结果;该期节目视频一度在央视网首席视频栏目位居点击率之首,高达46700次。此外,《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人民网、网易社区、新华网等知名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纷纷进行了转载和评论,“死人与活人争地”、移风易俗再次成为人们思索和关注的内容。

《心连心 面对面》的临沂专集选择的话题是“沂蒙崛起大市场”。因为临沂市场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关系到临沂城近60万个体户的切身利益,所以群众踊跃参与节目的讨论。

新闻类主持人节目还可以选择生活中存在异议的话题。有异议,畅所欲言的气氛才会热烈,才能够谈得起来。

(一)精心策划 富于创意

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策划的最高境界是要不断追求新的选题即创意。通过精心地策划,可以使选题准确,选题成功了,节目就成功了一半。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策划与选题是新闻主持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新闻类主持人节目优化的关键。

1.政治敏锐

对于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要想通过富于创意的策划准确选题,离不开政治的引导。政治在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策划选题中的导向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因此主持人必须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宏观掌控。不站在政治的高度观察问题、审视问题,就无法把握社会生活的脉搏,就会失去选题的方向,也就很难完成富于创意的选题工作。因此,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要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精心策划,不断保证有新的、有创意的选题出现,以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处处棋高一着,领先一步。

2.新闻敏感

策划与选题贵在创意,贵在把握最佳时机,贵在独特的构思,这一切除了离不开政治敏锐,还离不开新闻敏感。

比如我国第15次南极考察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卖点不突出。策划人打算进行“全程直播报道”,这就是创新点。如果这个想法可以实现,那就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首次南极全程直播的先例,也就是创造了第一次。创造卖点的方式就是这样把一个项目进行系统整合,理出主题,打包推出。

(1996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获悉北京市平谷县发现美国生活垃圾的信息后,敏感地意识到这是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行为,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平居民生存权利的一种侵犯。采访组立即派记者前往事件发生地调查,并在当晚《新闻联播》首发“北京发现洋垃圾”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后,经过策划,又成立两个调查小组,跟踪深入采访报道。这是一次精心策划,富于创意,引导舆论的范例。

(二)独辟蹊径 选好角度

作为新闻类主持人节目不光要有好的选题,还要有一个好的报道角度,善于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和切入点,独辟蹊径,寻找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主题。要矢志不渝追求角度新、立意高、内涵深的策划。反之则易出现雷同,使节目流于一般化。

2007年4月19日轰动全国的邯郸农业银行金库被盗5100万案告破。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第一时间》栏目里报到了此案件的进展。同时将近年来发生在我国一些设计银行安全的大案进行了报道。认为金融系统应痛定思痛,加强制度的完善和监管的力度。这些特大案件,犯罪人的罪行不可饶恕,但是案件背后深藏的制度失范和检察隐患更令人担忧。相关部门分必须引起重视和反思!这组报道角度新颖,触及问题深刻,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业。在众多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北京公交优秀售票员李素丽事迹中,北京新闻台《李素丽与听众共话人生》这篇后发报道角度新颖独特。主持人孔剑清以漫谈人生的形式,重新开掘先进模范人物的精神世界,在热热闹闹的学习热潮之后,进行冷静深沉的人生思考,使这一篇“李素丽报道”具有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节目从一个新的角度撷取了三部分颇有新意和思考价值的内容,即李素丽谈分析乘客心理、讲究语言和服务艺术;听众与李素丽交谈,从服务和社会的角度对李素丽进行评价;李素丽的人生轨迹与人生感受。写法上,跳出了报道人物常用的固有模式,透过李素丽的服务艺术,折射出她的人格魅力,听众窥见到她的心灵深处的美,从而提高了节目的内涵和品位。

会不会抓角度,是否善于抓角度,这是对直播主持人水平的最好检验,也是主持人平时知识积累、经验积累的集中反映。

2010年4月《焦点访谈》推出《未批先占,违法伤农》节目。这期节目针对河南灵宝违法征地这一热点事件,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了深入调查、对事件的性质进行了权威认定。 灵宝征地事件披露后,舆论沸腾。《焦点访谈》另辟蹊径,关注热点背后的新闻内幕,不仅详细报道了灵宝市征用1000多亩耕地建设工业聚集区而其中700多亩土地不在审批范围内这一事实,还形象地记录了土地管理部门和工业园区对农民补偿问题互相推诿的现状,并通过对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负责人的独家采访,认定了灵宝市占地属于边报边用的违法性质。

(1995年12月,上海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是一次联合举办的“省市长热线”专题节目。邀请新市长徐匡迪担任嘉宾,在确定谈话主题上曾几经考虑,最初是把主题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但考虑到专业性太强,市民参与性就会减弱;后又设想过以浦东开发为主题,但又担心容易引起以上海为主、其他省配合的误会;最后确定在强化区域经济联合上做文章,因为在全国范围内正出现一个国际产业结构转移而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到区域中的家家户户。这次节目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特邀嘉宾——徐市长的精彩对话,精辟论述,但也离不开主持人的精心策划。主持人临场的灵活机敏,善于抓选题、抓新角度的艺术也功不可没。

(三))敏锐洞察 抓住热点

广播电视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特别是专题型新闻主持人节目之所以获得社会的肯定,取得较大的成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选择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善于发现已热和趋热的社会话题,始终紧紧抓住热点问题,在“热”字上做文章,透过对新闻事件的现象作大量的透视,揭示其本质,进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警醒,给人们提供诸多启迪。

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例,选题的宗旨有三个: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具体来说,就是节目片头四句话,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四个方面。例如,曾播出过的《我的房子怎么说拆就拆94国债发行第一天》、《王家岭的生命大营救艰难的中国复关谈判》、《蒜农遭遇暗算乱摊振何时了》、《确保疫苗安全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房》,都是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与大多数人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热点问题。它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百姓关系、解答政策问题、制止不良倾向、调整人们心态的作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也一向强调选择热点问题的重要性。90%以上的选题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看似“平常事”的热点问题,注重贴近性,抓准切入点。

《新闻纵横》选择热点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重大新闻事件,这类选题的报道最关键的是把握政策口径,选好报道角度,开拓报道深度,突出时效;另一类是思辨新闻事件选题,把握此类选题的关键是要掐准“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