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3259100000005

第5章 东汉女政治家邓绥

邓绥是汉和帝刘肇的第二任皇后,出身名门,是邓禹的孙女,她的母亲阴氏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的侄女。

邓绥从小就聪明伶俐,六岁的时候开始阅读史书,十二岁的时候已经通晓《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家里人都称她为“诸生”。邓绥的母亲却总是埋怨她说:“女孩子家要学些女红才好。”听了母亲的话,邓绥开始认真地学习刺绣,很快刺绣的水平就超过了自己的母亲,于是又捧起了书本。母亲拿她没有办法,只好由她去了,只是有时候会笑着说她不像女孩子。而邓绥的父亲则很支持女儿读书,他觉得女儿很有想法,将来的成就会在自家的男孩之上,因此父亲有什么事情也会与邓绥商量,而邓绥的建议总是很合父亲的心意。

邓家家教非常严格,所以邓绥身上并没有大家小姐的娇气,而是一个克己守礼的人。邓绥的奶奶非常宠爱这个孙女,还会亲自为她修整头发。有一次因为老眼昏花,奶奶不仅没有剪出好看的发型,还弄破了邓绥的额头。旁边的侍女都为她感到疼痛,可是邓绥竟然一声不吭,还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后来侍女问她疼不疼,她说:“不是不疼,但奶奶爱我才会这么大年纪了还帮我剪发。我要是喊疼,她老人家一定会伤心的。”

邓绥十三岁那年,汉和帝选召年轻女子进宫为妃,邓绥幸运地入选了。但是邓绥的父亲忽然病重,不久就去世了。父亲的死让邓绥悲恸欲绝,所以她放弃了进宫的机会,尽心尽力地为父亲守孝。

三年后,守孝期满的邓绥再次被皇帝选中。邓绥长得很漂亮,一入宫就吸引了皇帝的注意,这可气坏了阴皇后。这个阴皇后家里也很有权势,失宠之后就开始嫉妒邓绥,总是在皇帝面前说邓绥的坏话。而邓绥得宠之后并没有不可一世,反而更加谦卑。皇上举行宴会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衣着与阴皇后相似,她就会马上更换,生怕自己抢了阴皇后的风头;如果与阴皇后一起觐见皇上,她从来都是站在一旁,不敢坐下;如果与阴皇后同行,她一定会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让阴皇后先走。更难得的是,邓绥还经常劝和帝多多亲近阴皇后。这样一来,和帝反而更加敬重和疼爱邓绥了。

有一次,邓绥生病,和帝心疼不已,特许她召家人来探视,而且不限时日。邓绥婉言谢绝道:“宫廷是皇家禁地,如果让宫外的人长久居住在宫中,不但有违法制,而且大臣们也会批评您徇私情,指责我不知足。”听完这番话,和帝对邓绥更加敬重了。

阴皇后看到邓绥越来越得宠,不禁妒火中烧。公元101年,和帝病危,阴皇后对自己的随从立下誓言:“一旦我当上太后,一定要先除掉邓绥,再将邓氏满门抄斩!”这话后来传到邓绥耳朵里,她知道自己没有孩子,和帝一死,自己的靠山就倒了,到时候自己肯定活不了。想到这里,邓绥很绝望,就想喝毒药自杀,宫女们谎称皇上的病好了才让她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但过了几天和帝真的康复了,听说邓绥寻死的事情后,觉得邓绥对自己真是情深意重。

阴皇后不甘心,请来巫师下蛊,诅咒皇帝无子,邓绥速死。后来这件事被和帝知道了,他下令逮捕所有的涉案人员,并废了阴皇后,把她打进了冷宫。不久,阴皇后郁郁而终。邓绥顺理成章地成了新的皇后,成为皇后的邓绥依然谦和谨慎。她带头掀起节约运动,穿粗布衣裳,吃素食,除了笔墨纸砚,上贡的奇珍异宝一律退回。她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东汉臣民的赞赏。

公元105年,汉和帝驾崩。和帝死时,宫中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小皇子被寄养在民间。邓绥派人找回两个小皇子,这两个孩子一个身体很弱,一个年纪很小,出生才一百天。经过思考,邓绥扶持小皇子刘隆登上帝位,这就是汉殇帝,而她本人则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

邓绥治国很有头脑。和帝刚刚去世的时候,有人偷了一筐珠宝。邓绥认为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关乎宫廷风纪,于是亲自查办此事。为防屈打成招,她没有采取刑讯逼供的方法,而是暗中调查,最终在确凿的证据前盗贼认罪伏法。

邓绥主持朝政的时候,天灾不断,蛮夷入侵。面对这些困难,邓绥一点也不慌乱,她任用贤良,集思广益,最终有效地稳定了局势。她的威信也很快树立起来,赢得东汉大臣们的尊重。

邓绥在执政后期非常依赖自己的娘家人。和帝在世的时候提出奖赏邓家人,邓绥总是谢绝;但是自己执政后,她的娘家兄弟个个身居要职,从中央到地方都有邓氏家族的势力。不过邓绥很聪明,她没有骄纵这些外戚,经常告诫他们不要飞扬跋扈,所以邓家的人虽然势力庞大,但是都很清廉,为社会的稳定也作出了贡献。

可惜的是汉殇帝命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死了。无奈之下,邓绥从皇室近亲中挑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登基,这就汉安帝刘祜,她则继续临朝听政。等到汉安帝成年,她依然不愿交出自己的权力。如果有人劝她“退位”,轻的被削职,重的被处死。直到公元121年邓绥去世后,汉安帝才得以亲政。

阴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刘秀的原配妻子。为了免除刘秀的烦恼,她主动把皇后之位让给郭圣通。刘秀统一天下后第五年,她被封为皇后,端庄贤淑,内持恭俭,被称为“一代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