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播音创作基础训练教程
3276600000012

第12章 情景再现(5)

二、文学作品

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训练提示: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朗,语言优美,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冽的韵味与芳香。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朗读时,注意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的生动描写,积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时间感觉、空间感觉等,触景生情,努力做到情景再现。

又是一年桃子熟

参天竹每到这个季节,桃子飘香,叫卖声流淌于大街小巷。这时,我的眼睛就潮潮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果依旧暖我心!

父亲养了多年的桃,他对桃树很熟悉,很有感情,那大大小小的桃树就是他的宝贝。谈起追肥、剪枝、疏果、洒药,他一定是眉飞色舞,有说不完的经验。那时,他是快乐的!

父亲的桃园不大,却品种丰富。从最早的蜜桃,到最晚的雪桃;从粉里透红的大白桃,到娇艳欲滴的小嫣红;从盛夏的甜桃到金秋的黄金桃……大约有十几个品种吧!从阳历六月到十月都有收获。如果家里来客,父亲就会笑眯眯地说,选个品种尝尝吧!这时,我就和父亲一起自豪起来。

稍长,我就为父亲的劳累担心。我劝他少要几棵树,他就说亲手栽的舍不得。我劝他少要几个品种,他总是说:“那怎么行?我养着树,你们每个品种都能尝尝,多好!”噢!怪不得我们每次回家大饱口福的时候,他是那么兴奋。原来,他心里装的全是我们!

我不知道养桃的艰辛,父亲也没给我机会去体验。可是每当桃子成熟,电话的那端就响起了父亲急切而兴奋的声音:“儿子,回家吃桃子了!”于是,我不敢怠慢,将妻携子飞到父亲眼前,享受他的劳动成果,和他一起收获幸福!美美地吃着桃,心中滋生了一种感觉:父亲种桃给我带来了甜蜜,我回家吃桃给他老人家带去了无限的欢乐。我们彼此快乐着对方!

那一次,我们全家坐在了月色笼罩的小院。难得暑假悠闲,我和父亲漫无目的地聊着。母亲端出了桃子,说:“吃吧!你爸爸都洗好了,放心吃!”“爷爷吃这个!”九岁的女儿将一个大大的桃子送到了那双大手上,我有点自豪。“这个留给乖孙女吃,我吃这些。”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桃子分了两盘。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当我终于很自然地从他们的盘子里拿到一个被加工得很不规则的桃子时,我的猜测被证实了。那是一盘经过水果刀精心“雕刻”过的等外品,用父亲的话说:“有虫子的最甜。”

我也曾经试图改变他们的习惯,可是我并没有成功。不过,他们后来总是尽量避免在我们面前享受“最甜”的果实。

我稍稍地仰起头,轻轻地,咬了一口那个被加工过的桃子,嚼着,嚼着……悄悄的,是滑落的泪水!甜甜的,是父亲那绵绵的爱意!那晚的月光很温馨,一直留在我的心底。

每次收获,父亲总是先让亲友邻居尝个遍,他把爽朗的笑声带给了每一个人。如果有谁夸奖他的桃子长得好,父亲非得再奖他几个不可。父亲的人缘非常好。

当桃子太多的时候,父亲就用他那辆老式金鹿自行车去赶集。每次清晨,我帮他把绑了大筐的车推到村口,扶他上车。他都不忘叮嘱我回去摘哪棵树上的果子吃。然后,就晃晃悠悠地出了我的视野。

父亲的习惯是:把桃子卖完,早晚回家吃饭。有一次,桃子不好卖,一直到下午四点才回家。当我和母亲终于看到他的身影时,从骑车的姿势上我感到他的老胃病又犯了!迎上前去,我看到了父亲蜡黄的脸,衣服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了身上……那一次,我流泪了!

我从没有在意桃树的生长,唯一帮父亲做过的是摘桃子。猫着腰扛着筐穿行于林隙,我明白了桃子甘甜的理由,也为能减轻父亲的劳累而心安一点点!我们挥洒着汗水,洋溢着欢笑。一棵棵大大小小的桃树,永远记住了父亲忙碌的身影,也记住了我们的天伦之乐。

去年春天,桃树们还在睡着的时候,父亲悄悄地离我们远去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才六十四岁!

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最后一次送桃给我吃的那个盛夏的正午。

我永远忘不了,吃桃子的时候,父亲经常对我说:“好好工作就行了,其他的事你别管。”他的话让我不敢不努力,以致有了些许进步。

我永远忘不了,是父亲的桃子滋润了我的生命、我的爱情、我的追求……

我,再也不能享受父亲的作品了!只有那甜甜的味道,悠悠地,在我心间回荡。

我,再也不能享受那细细的叮咛!只有逐渐成熟,负起自己的责任。

我,再也不能享受那兄弟般的父子之谊了!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遥望天国,默默地将心弦拨动。

窗外,又传来了粗犷而热切的叫卖声。我知道,那是父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呼唤。是他们成就了我们,我们始终是他们的希望。

我的鼻子一酸,眼睛热热地……

训练提示:父亲的爱从不轻易表露出来,更多的时候,他习惯于把那份爱深深地埋在心底,用我们不易察觉的方式爱着我们。却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出现,为我们默默点燃生命的火光,轻轻拨开生活里的阴云。父亲的爱似大海,广阔无垠,源远流长;似老酒,香醇浓厚,朴实无华。这篇文章的作者借桃子回忆了父亲的辛劳、爱子,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文章中有细节描写,也有对话、内心独白,语言朴实、真实,感受细腻而丰富,充分地表现出父亲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子女爱得独特的一面。训练时把文章每一段语言都变成一部电影当中的短小画面,形成整体形象和细节的统一。并能依据文字描述的刺激,产生“感同身受”的真切体验,要注意感受的准确、具体、真切和深刻。

安塞腰鼓

刘成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捶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训练提示: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赞歌,既有对陕北高原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通篇贯注了一个“情”字,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来直抒胸臆,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播读过程中,要注意情绪的调动,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不断产生细致的感受,从而在脑海中闪过那雄浑奇伟的画面,为更加打动人心做好准备。

播读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高亢的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的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天上的草原

阿木古郎在儿时依稀的记忆中,我是出生在飘着炊烟的白色毡房。

茫茫的大草原啊,是我熟睡时的摇篮、是我嬉戏时的玩伴、也是我学习时的殿堂。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我把你当做自己的身躯一样爱惜,沐浴我的这江河水啊,你为何总像母亲的乳汁一样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