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3277800000058

第58章 电子游戏产业拉动体育竞技产业

与互联网一样,电子游戏也有“无孔不入”的特点。比如,电子游戏和体育竞技扯上了关系——比赛双方各自坐在透明的玻璃房间里,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而大厅中的数百观众则通过大屏幕看电子游戏战场上的你争我夺。在2010年8月中旬,这样的场景频频出现在中国深圳体育馆内,这里举办了中国首届电子竞技公开赛。

从一种普通的娱乐休闲方式,到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中国第99项体育运动,再到如今的全国公开赛和今后的职业联赛,中国的电子竞技,正在从游戏向职业体育迈进。在这条发展之路上,公认的全球电子竞技第一强国瑞典,以及游戏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的韩国,都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游评”与书评比肩

和任何职业体育运动一样,高水平选手的涌现都离不开深厚的群众基础。据统计,在几乎家家有电脑的瑞典,玩电子游戏的人数达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电子游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需要具有创造力的参与者来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瑞典文化部长莱娜·利列罗斯认为,电子游戏是一种有竞争力的运动,瑞典政府有义务为其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后勤服务。

在瑞典,电子游戏和电影、电视剧、图书相类似,有专门机构定期为其评级,如果游戏中含有暴力倾向,父母会被建议不应允许孩子接触这类游戏。《瑞典日报》的文化版专门对电子游戏进行排行和评论,就像书评、影评一样。

不少瑞典人从小就接触电子游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27岁的斯迪芬·斯维贝克从六七岁就开始玩电子游戏,他对采访者说:“我是瑞典皇家科技学院传媒技术系的毕业生,我打算和另外两个跟我志同道合的哥们一起开家游戏软件设计公司。”斯迪芬只能算半个游戏玩家,在瑞典还有不少职业玩家,即发展到可以从事电子竞技运动的工作者。他们会经常参加在世界各地举办的电子游戏竞技大赛。瑞典的电视台经常会对这类比赛进行直播或转播。

WCG是电竞“世界杯”

谈到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电子竞技大赛,要数起源于韩国的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这项创立于2000年的赛事一直将“beyond the game”(超越游戏)作为口号,已成为全球顶尖电子竞技运动选手的交流平台,有电子竞技的世界杯之称。

兴办WCG是韩国带动其游戏产业的重要举措。经历了1997年金融风暴后,韩国政府认识到靠汽车、造船这样的传统重工业来支撑国民经济是充满风险的,而像电子游戏这种不太受资源、土地等因素制约的产业才是新的开拓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电子竞技已与足球、围棋并称为韩国的三大“国技”。目前,韩国游戏产业制作及经营企业已达到1500多家。据英国《卫报》报道,目前韩国游戏产业的市值每年已高达16亿英镑。在韩国,约有3000万人参与电子游戏的相关行业。

一群专业玩家甚至被抬升到“国家电子竞技象征”的地位,据说最好的玩家凭电子游戏竞赛一年能赚30万美元以上。

中国不乏“SKY”

与国外红红火火的电竞大赛、成熟的游戏产业链相比,中国的电游玩家们仍处在单打独斗阶段。来自河南的李晓峰就是电竞界大名鼎鼎的“SKY”,这位两届WCG魔兽争霸的世界冠军介绍说,中国电竞选手的收入很低,中国打“魔兽”游戏的职业选手中,排名在国内15到30名之间的,每月能有1000元钱的收入就很不错了,排名前10位的选手收入也只有3000元左右。

中国电竞选手收入不高与国内赞助商缺少参与热情有关。这一方面有国内企业的眼光问题,另一方面是国内舆论界仍对电子游戏存在偏见,电子竞技在中国的“美誉度”不高。这次中国电子竞技公开赛在深圳举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高调报道,上海世博会也开设特别展示环节,正是为这项新兴运动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电子书“走出去”路漫漫

电子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也首先加剧了电子阅读器市场的竞争。不过对于以产品出口为主的企业来说,国际市场的局面似乎更加糟糕。亚马逊、索尼等大品牌的竞相降价,苹果平板电脑的强势冲击,使本来出口规模就不大的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形势更加严峻。

尽管2010年曾经被易狄欧电子书品牌的创始人丁辉文预计为销售额迅速提升的一年,但是2010年第二季度国际市场的状况却似乎在“反其道而行之”。根据丁辉文透露的信息,由于海外业务的下滑,2010年易狄欧在欧美市场的50万台出货量计划目前已经取消。

事实上,国内一些以产品出口为主业务的电子书企业也正面临同样的问题。

部分企业二季度的业绩显示,与一季度销量及利润可观相反,二季度不少厂商因业务下滑撤出了国际市场。上海几家较早涉足电子书生产和海外品牌代工的企业,由于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过多,还出现整体经营困难局面。

而就在2010年初,蒸蒸日上的电子书市场还令整个行业充满信心,不少企业纷纷提出立足国内,进军国际市场的计划。

汉王科技副总裁王邦江认为,这些国际业务下滑的厂商主要为国外企业代工或贴牌生产,最近国外电子书巨头亚马逊和索尼接连大幅降价,基本挤掉了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利润空间。

据有关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6月以来,国外众多电子书品牌巨头接连降价,降价幅度堪称电子书进入市场以来的最大值。

其始作俑者是美国最大的实体连锁书店巴诺。6月底,巴诺宣布将其电子书产品Nook 3G版价格下调至199美元,并将其支持WiFi(无线局域网络)的版本预售价格定为149美元。

紧接着,全球电子书行业巨头亚马逊宣布将第二代电子阅读器Kindle2的价格由259美元下调至189美元。7月初,索尼也宣布对其三款产品进行20美元至50美元不等的价格优惠。亚马逊在8月初更是将其第三代产品的最低售价定为139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到1000元。

而中国国内的主流电子书品牌,包括汉王、翰林、方正文房等品牌在内的同类型产品,大部分价格在(人民币)1300元至3500元之间,鲜有主流产品价格低至1000元以下。配置水平与亚马逊第三代电子阅读器相近的产品,国内品牌的价格也平均高出50%左右。

在这股降价大潮的影响下,像翰林、易狄欧这样的出口型品牌已经打算转移战场。丁辉文称,公司已经将销售重心转回国内市场,并且只为第三方电子书企业设计方案。

而在中国国内市场,为应对国际品牌的价格冲击,众多电子书厂商也纷纷降价。汉王、方正文房等品牌的部分型号电子书,最近均出现了300元至1000元不等的降价。掌握大量网络文学资源的盛大,更是以不到千元的价格内测其电子书产品,宣布进军电子书产业。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亚男认为,降价未必就是电子书最终的解决之道。从目前中国国内市场状况来看,除了价格,国内市场长期存在的版权保护、产品标准、书籍格式等问题都是阻碍产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国内企业的降价举动,另一个效果是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王邦江认为,一些中小型厂商与大品牌厂商相比,在内容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厂商甚至可能会因此退出市场。也就是说,其被淘汰将不可避免。

(雪莲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