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3277800000081

第81章 韩国不在乎对日本图书贸易逆差大

按照法律规定,韩国各出版社每年要向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韩国国会图书馆缴纳样书。由于大韩出版文化协会代理样书缴纳业务,该协会将根据缴纳情况每年发表年度新书出版概况。

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发表的最新数据显示,与2008年相比,2009年韩国新书的出版品种数和发行册数都出现创纪录的负增长。“两个负增长”始于2003年,一直持续到2009年,并且还将持续下去。在今天的韩国,即使说“出版不景气”变成了现实,也一点不过分。然而,与行业萧条不相对称的是,韩国的文学翻译出版却一枝独秀,如日中天。

外国文学在韩国翻译出版概貌

2010年以来,韩国首都首尔的多家大型书店,比如教保文库(书店)、永丰文库(书店),其图书卖场都大大缩小,零售增加的品种多是图书之外的文化用品。像永丰文库(书店)的钟阁店,过去地下2层都是图书卖场,现在却陈列着文房四宝、日用百货。店长说,图书销售的优势正在消失,书店只卖图书已经无法生存。

不过,与“不景气”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各书店的文学图书书架上,陈列着大量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文学书——日本小说、日本诗歌、日本散文、日本文学评论随“店”可见,比比皆是。有关韩国出版专家指出,日本文学图书大量涌进韩国,这种景象前所未有。

比如,教保文库(书店)光化门店,专门摆放日本文学书的大型平台,就从过去的一个增加到两个,而且还是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村上春树等日本当代名家的作品特别引人关注。

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的数据显示,韩国2009年文学新书出版品种数为8718种,其中翻译图书为2425种,占文学新书的27.8%。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但与以往最高纪录30%相比,2009年的比例还是稍稍有所下降。

在文学翻译书中,日本文学翻译新书独占鳌头,为886种,占文学新书的10.2%,占文学翻译新书的36.5%。2008年日本文学翻译新书为837种,2009年与之相比,增加49种,增加比率为5.9%。

按不同国家排名,仅次于日本的是美国,被翻译成韩语的新书为611种,占文学翻译新书的7.0%。排第三的是英国,被翻译成韩语的新书为253种,占文学翻译新书的2.9%。排第四的是法国,被翻译成韩语的新书为166种,占文学翻译新书的1.9%。排第五的是德国,被翻译成韩语的新书为105种,占文学翻译新书的1.2%。排第六的是中国,被翻译成韩语的新书为101种,占文学翻译新书的1.2%。

日本文学在韩国翻译出版火爆的原因

日本文学图书被翻译成韩语的品种猛增,意味着什么?2009年日本文学翻译图书在韩国达到886种,这在韩国图书市场是空前的现象。从2008年至2009年,仅仅两年时间,就有超过170位的日本作者及其作品与韩国读者见面。

在作为供给一方的韩国出版社与作为接受一方的韩国读者之间,“日本文学”一再升温,仅仅用“韩国读者喜欢日本文学作品,韩国出版商很有商业意识,两好合为一好”来解释,恐怕并不全面。

历史地看,韩国社会在近几十年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追求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重视个人的权利,希望个性化的东西得到尊重。在这些方面比韩国先行一步的日本,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韩国借鉴,而“日本文学”正是这种“学习”的重要契入点之一。

有着“私小说”(归类应当属于自传体小说)传统的日本文学,另类、自我,却又新鲜、深刻,在多样性的文学表现上建树颇丰。韩国读者说,“日本小说以个人的眼光编织故事,营造气氛,似乎就是为韩国人写的。”

一年就有超过800种的日本作品呈现在韩国读者面前,这为韩国读者寻找喜欢的作家和喜欢的作品提供了大好机会。互联网在韩国十分发达,一部作品如果得到好评,通过互联网很快就会传遍全韩国。文学作品的读者以女性读者为主,许多文学作品就是因为女性读者的追捧而火爆。日本的文学作品也是如此。据统计资料显示,日本的文学作品在韩国的互联网销售比率很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村上春树、奥田英明、江国香织、东野圭吾等日本作家,都受到韩国读者的追捧。

2009年,翻译成韩语的日本文学作品有886种,如果包括库存的和还在市场上流通的,翻译成韩语的日本文学作品已经超过3000种。这3000种书,即使是在韩国的大型实体书店,也很难找齐。这些书主要通过网络书店销售,在网络书店基本都能买到。

在日本,没有名气的作家的作品,在市场上销售的风险很大。但在韩国,几乎到了日本出版一本文学作品韩国就翻译一本的程度。不少日本文学新人在日本还没有出名,却率先在韩国赢得了人气。

韩国文学在日本翻译出版现状

日本每年都有各种针对国民的“问卷调查”,像“外国文学在日本的翻译情况调查”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年年都有,所以“问卷调查”的诸多提问都是固定不变的。

比如“请你列举熟悉的中国作家和作品”,稍有文学常识的日本人就会回答:“鲁迅,《阿Q正传》”、“老舍,《骆驼祥子》”等。然而对于“请你列举熟悉的韩国作家和作品”这一提问,即便是颇有文学修养的日本人也会犯难。有的日本人也许会回答韩国作家“诗人金芝河”,有的日本人也许会回答韩国作品“《春香传》”。

在地理上,尽管隔着日本海,韩国与日本的距离并不遥远。然而,今天的日本人对韩国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并不十分关注。

“韩国文学”在日本的翻译出版现状,也反映了这种关注度不高。2008年,从韩国文学作品翻译过来的图书为13种;2009年,从韩国文学作品翻译过来的图书仅为10种。886种与10种相比,无疑是天壤之别。

具体说来,2008年,翻译成日语的韩国小说:宋基淑的《光州的五月》(日本藤原书店出版)、金英夏的《阿娘为什么》(日本白帝社出版)、朴贤旭的《还想要一个丈夫》(日本新潮社出版)和安秉道的《太王四神记》(日本晚声社出版)等。

翻译成日语的韩国诗歌、文学评论等有:《时间的瞳孔——朴柱泽诗集》(日本思潮社出版)、崔元植的《东亚文学空间的创造》(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丁奇洙的《韩国与西洋——法国思想、文学的接纳与影响》(日本彩流社出版)、柳宗镐的《我的解放前后》(日本春风社出版)、崔常植的《韩国的民谣传说》(日本东方出版(社)出版)和《韩国女性随笔选》(日本东京文艺社出版)。

2009年,翻译成日语的韩国小说有:金英夏的《光之帝国》(日本二见书房出版)、蔡万植的《太平天下》(日本平凡社出版)、李浩哲的《板门店》(日本作品社出版)、韩水山的《军舰岛》(日本作品社出版)、孙锡春的《美丽的家》(日本东方出版(社)出版)和金圣钟的《最后的证人》(日本论创社出版)。

翻译成日语的韩国诗歌等有:济州岛诗人选《风和石与菜之花》(日本彩流社出版)、宋友惠的《尹东柱评传——天空与风云与繁星的诗人》(日本藤原书店出版)和徐居正的《太平闲话滑稽传》(日本作家社出版)。

如何解决逆差大的问题?

归纳翻译品种数,韩国文学作品翻译成日语的,2008年为13种,其中小说7种、诗歌和文学评论等6种;2009年为10种,其中小说6种、诗歌等4种。也就是说,在过去两年里,日本文学作品翻译成韩语的品种为1723种,而与此相对,韩国文学作品翻译成日语的品种仅为23种。

日本文学书在韩国出版很多,韩国文学书在日本出版很少这一现象,与两国出版商的理念有直接关系。日本出版商总是认为,“韩国文学”在日本市场不大,与其冒险出版,不如不出版;而韩国出版商则认为,只要是“日本文学”,在韩国一般都有市场需求,先“出”手为强,先出先得利。

此外,韩国文学书在日本出版很少的其他原因,就是日本大众传媒对“韩国文学”的宣传推介比较少,韩国的文学翻译机构工作没有做到位,韩国有关财团在资金支持上力度不够大等。

有关专家指出,假如以上问题得到解决,韩国每年向日本输出30—50种文学书的目标,还是不难实现的。

(金点子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