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胆小的刺猬,它整天跟在妈妈的旁边,不肯离开妈妈一—天,刺猬妈妈生病睡在家里,小刺猬也和妈妈睡在一起。刺猬妈妈对小刺猬说:“孩子,我肚子饿了,你去给我找些野果来吃吧。”
小刺猬摇摇脑袋,说:“不,我怕,我怕!”
刺猬妈妈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能老是跟着妈妈,要做勇敢的孩子。”
小刺猬只好走出了家门,独自向森林中走去。突然,小刺猬被树枝上挂着的一个毛茸茸的东西吓了一跳,他没敢细看,回头就跑:“老虎来了,我怕,妈妈快来呀!”
金丝猴“嚯”的一下跳下树枝,笑着说:“别怕,我是金丝猴,我不会欺负你的。”
小刺猬指着金丝猴背后一动一动的尾巴,说:“你背后藏着棍子,你会打我的。”
金丝猴“得儿”翻了个筋斗,说:“你看,这是我的尾巴,不是棍子。”
小刺猬这才放心得向前走去。走不多远,树丛中“腾”地跳出一只大老虎。老虎张着大嘴巴,要吃小刺猬。小刺猬吓得缩成一团,像一个带刺的大皮球。老虎用爪子摸摸刺球,这些刺呀,又尖又硬。老虎想,这可不好吃啊,尖刺会把嘴巴、舌头都扎穿的。老虎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眯起眼睛打起瞌睡来了。
小刺猬偷偷一看,心里急了,妈妈还等着吃果子呢。小刺猬想了想,壮了壮胆,用脚“啪”得一瞪,“滴溜溜”地向老虎屁股上滚过去。老虎屁股是碰不得的,被小刺猬“咔嚓”刺出了血,老虎可火啦。但是,他想不出对付小刺猬的办法。只好到别处去了。
金丝猴“嗖”的一下从树上跳下来,跷着大拇指,说:“你的胆子不小啊,把老虎都吓跑了。”
小刺猬搽了搽头上的汗,说:“刚见到老虎,我怕得很,后来见他对我没有什么办法,我的胆子就渐渐大了。”
小刺猬把野果采下来,堆在地上。他用身子“呼啦”一滚,果子一个个都被钉在长刺上。
小刺猬背着很多果子回到了家,一边给妈妈吃果子,一边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高兴地说:“你变得勇敢了,把老虎都吓跑了。”
从此,小刺猬的胆子越来越大,大家都叫他勇敢的小刺猬。
寓意点拨:
不做长不大的“小小鸟”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羽翼下的长不大“小小鸟”。故事中的小刺猬就是一个老粘着妈妈而长不大的孩子,在它看来,有了妈妈就有了全世界。妈妈饿了,让他去采果子,他把猴子当作老虎,后来遇到真的老虎又把他吓得缩成一团。最后对妈妈的担心使他战胜了恐惧,小刺猬脚一蹬,把老虎吓了,有了这次成功完成任务的经验,小刺猬变得聪明勇敢,成了一个长大孩子。
同学们,想想我们是不是也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不敢独立做一些事情呢。
父母包办过多,没有独立行动,吃饭、穿衣及日常起居没有较早地自己处理而让别人侍候,总是绕着妈妈的围裙转,不敢离开几步,就会形成了依赖心理,形成了惰性。
此外,父母所给予的凭借过多,不用努力奋斗也能生活下去,这更是形成依赖心理、不能独立自恃、不能健全发展个性的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你得到父母的宠爱过多,你的父母并不是爱你,而是害你。他们使你不能健全发展和成熟——人生的损失还有什么比这更惨重的呢?
而要摆脱依赖心理,独立成长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消除身上的惰性。依赖心理产生的源泉,在于人的惰性。要消除依赖心理,先要消除身上的惰性。要消除惰性,就得锻炼自己的意志。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果敢上前,说做就做,该出手时就出手;还得有灵活的头脑,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其次要有独立意识,要自己替自己做主。要自己替自己做主,就是要时时想到,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的成果,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享受自己的成果,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最后要从小事做起,每天认真反思自己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成,需要慢慢地起步,一步步地积累,最后才做成。这就像是跳高,总需要先慢慢跑几步,然后再快速跑,最后才起跳。
智海踏浪:
依赖的习惯是阻止成长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大事你必须把他们一个个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