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3278100000004

第4章 绪论(2)

再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发放的2007年度10~12月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目录表,也可清楚了解到电视连续剧的长度,目录中列了120部电视剧,共3315集,平均每部27集。其中最长的是四部序列剧:《宝贝女儿》100集、《都市六人行》100集、《开心公寓》97集、《幸福地铁站》77集;电视连续剧最长的是《郑和下西洋》59集,其次是《闯关东》52集。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我国50多年来电视剧的发展,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连续剧的道路,长度不是越来越长,而是逐渐定型在20~50集的长度内。论者把这种状态称为“定型化”。形成电视连续剧定型化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的电视剧制作采取了“先剧本后拍摄再播出”的方式。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部电视单本剧《三家亲》。以后大量的单本电视剧蜂拥而起,成为电视剧的主要形式。当时拍摄这些单本剧时,各电视台的主创人员完全按照拍电影的程序进行拍摄,编剧先写好剧本,导演再按照剧本写出分镜头剧本,然后按照分镜头剧本拍摄每个镜头。这种方法能够确保电视剧的拍摄质量,有利于从电视剧的策划、投资、制作、播出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因此成为主导我国电视剧生产的方式。无论电视连续剧、电视序列剧、电视栏目剧都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这种“先剧本后拍摄再播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作方式,主要是与国外的电视剧生产方式相比较而言的。比如,韩国的电视剧制作走的是“边写剧本边拍摄边播出”的道路。“对于已经确定要投入制作的韩国电视剧而言,开拍前无须写出全部剧本,甚至连故事梗概也无须全部写全。据MBC Production电视企划部金正镐介绍:一部18集左右迷你连续剧,一般情况下,事先只需写出10集左右的故事梗概和三分之一左右(大概4~6集)的剧本。开播前一般会制作出30%左右(4~6集)的完成片,从第三周开始,每周基本上写两集故事,以后就那样每天赶来赶去,一边写剧本,一边拍摄,一边播出。”这种方式在世界多数国家都是比较通用的。

其次,我国电视剧制作还有“政府领导,社会参与,制播分离”的管理体制。电视剧制作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创建,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并且始终将其作为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政治宣传、传播信息、指导经济、服务社会、舆论监督诸多功能,成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毛泽东主席在1942年10月28日的一个指示中写道:“抓紧通讯社及报纸的领导,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拿《解放日报》所发表的关于如何使报纸增强党性的许多文件去教育我们的宣传人员,克服宣传人员中闹独立性的错误倾向。”1940年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负责筹建广播电台的工作。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试验播音。从此广播电台就成为党的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57年8月17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成立北京电视台筹备处,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7日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同年9月2日,该台正式播出。从行政关系上该台隶属于中央广播事业局领导。胡锦涛说:“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电视事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属于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部门和主要舆论阵地。电视剧作为电视文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之日就置于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之下。

第二阶段,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制作。由于电视剧在广大观众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各级党政军部门都给予高度重视,并组织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电视剧的创作。中央各大部委都建立了“电视制作中心”,拍摄电视节目。有的地方为拍摄一部电视剧,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各方力量调集各种资源进行电视剧的制作。拿部队来说,从1988年开始,参与电视剧制作的单位就有:总政话剧团、八一电影制片厂、总政歌剧团、总后电视剧艺术中心、二炮电视剧艺术中心、国防科工委电视艺术中心、武警艺术中心、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以及各大军区纷纷建立的专业电视剧制作机构。在部队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成为重要的播出内容。

第三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广电总局有关部门出台了“制播分离”的相关政策,降低了从事电视剧生产的准入门槛,简化了有关审批手续,促进了社会各界参与电视剧创作的积极性。目前电视剧制作单位分为广电系统内和广电系统外制作机构。广电系统内的有:电视台内部电视剧制作机构,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国际电视总公司、影视部等,各省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中心等等;广电集团下属的制片机构,2002年国家广电总局共批准19家国家级、省级广电集团,这些集团整合组建了电视剧制作公司;电影制片厂及其下属影视制作公司。广电系统外的有:各类影视制作公司;各种文化音像出版社;国家各部委和军队系统制作机构。

“政府领导,社会参与,制播分离”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电视剧题材的广泛化。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就《2007年度全国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题材统计表》发表的529部14670集电视剧有关题材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统计。管理司将电视剧题材分类为:(1)当代:当代都市、当代农村、当代青少、当代涉案、当代科幻、当代其他;(2)现代:现代军旅、现代都市、现代农村、现代青少、现代涉案、现代其他;(3)近代:近代革命、近代都市、近代传奇、近代传记、近代其他;(4)古代:古代传奇、古代宫廷、古代武打、古代其他;(5)重大:重大革命、重大历史。如今,我国电视剧题材之广泛当属世界罕见。从英雄模范、将军士兵、革命战争、历史典故、古典名著、现代传奇、农村新貌、工业改革、军队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等皆可以成为电视剧的题材。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的独特现象。国外很少见到题材如此广泛的电视剧。比如韩国的电视剧主要有三类:爱情剧、家庭剧、历史剧,其他题材的电视剧几乎为零。

说明上述情况之后,我们再回到论题:我国电视连续剧的定型化缘由。我国电视连续剧独特的制作方式,要求电视剧的制作单位,首先要有完整的电视剧剧本,提供给行政部门和投资单位进行审读,有关人员在充分审读剧本的基础上,对剧本的质量优劣进行判断,然后决定是否批准拍摄,并投入资金。如果不采取这种方法,而像国外的电视连续剧那样,一味迎合观众的兴趣,随心所欲任意延长,就无法确保电视剧的质量。无论多长的电视连续剧,比如《三国演义》84集,都是在先写好电视剧本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论证、行政领导批准后才开始进行拍摄的。主创人员根据电视剧剧本进行制作之后,电视剧管理部门再认真审看制作完毕的电视剧,提出修改意见后,才发放许可证,允许电视台播出。

其次,我国电视剧播出的方式是每天播出两集,播完一部电视剧之后再播下一部电视剧。作为电视观众来说已经形成了每天晚上观看两集电视剧的习惯,一部30集的电视剧在半个月左右观看完毕,然后再看新的电视剧。如果一部电视剧长达几百集,观众就会“审美疲劳”,产生厌倦感。这些因素都促使电视连续剧不能太长,其形态必须处于“完成时态”,而非“现在进行时态”。这就是我国电视连续剧定型化的缘由。

二、电视性是电视剧开场戏的本体特征

电视连续剧定型化的特点,有利于对其进行学术研究。亚里士多德说:“一个美的事物,—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该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至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不能美,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因此,情节也必须有长度(以易于记忆为限)一样。”电视连续剧定型化特点有利于对播完的电视连续剧及时开展全方位的研究,比如从艺术质量、播出效果、观众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电视连续剧定型化,也有利于能够将其与戏剧和电影进行比较研究。一台话剧一般在3个小时之内结束,一部电影一般在两个小时之内结束,一部20集的电视连续剧每天播出两集,一般在10天之内结束。三者之间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尽管三者的长度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完整的艺术作品,这是三者明显的共性。

电视连续剧的开始部分与结尾部分相呼应,构成了完整的一部艺术作品,正因为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在研究电视连续剧开场戏的作用时就能够将其与电影和话剧的开场戏相比较,从中厘清电视连续剧开场戏所独具的特性。电视剧“是在电视屏幕上演剧以进行审美活动的艺术,而不同于舞台上的及其延伸的观众席中乃至广场上的演剧,不同于电影银幕上的演剧,也不同于空中的电声广播的演剧”。电视剧是在屏幕上进行演剧的艺术,有着电视剧叙事的规律。电视剧的叙事理论是在电影叙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论者将其称为“电视性”。电视性元素重点体现在画面与字幕、画面与声音、画面与镜头的运用、画面与音乐、画面对空间的表现、画面与时间的表现等多方面的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了电视连续剧的叙事特点,也是分析开场戏重要的理论依据。

电视剧画面与字幕的关系。电视剧大量运用字幕来表示时间和时代背景,如32集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的开端,配合着日本军队占领城市的镜头,打出字幕:“1938年1月,侵华日军打到长江边,省城、安庆和皖西重镇洛安相继沦陷。”荧屏出现了小镇的画面,同时字幕显示:“距洛安州百余里的古镇——蓝桥埠。”用画面配字幕的方式,既介绍了故事的地点,又介绍了时间和时代背景。再拿《金婚》来说,由于这部电视剧表现了主人公佟志和文丽夫妻俩,从1956年在北京相识到谈恋爱再到结婚,一直到2005年,长达50年的家庭生活的故事,该剧在每一集电视剧的开头都用字幕标明故事的发生年份。这一点就是电视剧和电影所特有的叙事特点,话剧则不具备这样的手段。

电视画面与声音的关系。电视连续剧《垂直打击》开端出现的镜头:晚霞余晖映照下转动的雷达,缓缓树立的导弹架,电脑屏幕,太空中的卫星。进入黑夜,十几架运输机滑上了跑道。这时,画外音说:“21世纪初,中原大地,一支英雄的空降兵部队,牢记使命,居安思危,以空降、反空降为背景,展开了一系列近似实战条件下的军事演习。”随着画外音的解说,空降部队登上飞机。飞机起飞后,进行了夜间的伞降演习。接着出现了炮火轰鸣,浓烟弥漫,杀声冲天,曳光弹飞舞的激烈战斗的场面。观众立即被吸引到电视剧情中。除了演员的台词之外,音乐也是表现时代的重要指标,就拿《金婚》来说,自1956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历了反右、“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时代特征。如反映“文革”期间时,就用“文革”时期的歌曲作为音响效果声,穿绿军装,戴毛泽东像章等。这部电视剧在设计和表现故事情节与时代背景方面结合得比较紧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