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3278300000026

第26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三):文艺节目娱乐化(5)

然而,在这一轮改编热潮中,不少作品跌入“戏不够,感情凑”的误区。2004年,《林海雪原》和《红色娘子军》的翻拍干脆走上了言情路线:《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有了个旧情人槐花,是土匪老北风的老婆,而少剑波也变得侠骨柔情起来;《红色娘子军》更加打出“青春偶像剧”的口号,大大咧咧地让剧中每个人谈起了恋爱。满台的俊男靓女、男欢女爱,革命时代的残酷性和革命工作的严肃性到哪里去了呢?

有论者指出,这种刻意的编织稀释了原著精神,除了与收视率共生的“钱”的诱惑,以及以“娱乐性”的名义去媚俗,最实质的问题就是对经典著作实施了后现代式的解构。首先,对人物进行了颠覆和否定,非英雄化;进而对原著的审美价值进行解构,消解崇高和壮美,直到消解原著的艺术性。这就从杂糅走向了亵渎,亵渎经典——它算得上是解构主义伤害当今中国影视艺术创作的一个新表现。

改编“红色经典”时适当加入些感情戏(包括爱情纠葛)本来无可厚非,毕竟革命英雄也“食人间烟火”。但是,如果热衷于随意添加“婚外情”、“三角恋”之类,特别是让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乱搞“婚外情”、“三角恋”,不仅露出了生编硬造的痕迹,有“戏说”之嫌,而且亵渎了影响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亵渎了人们心目中的革命英雄形象。比如电影《苦菜花》,完美而悲壮地演绎出革命妇女群体雕像;而电视剧《苦菜花》自称“再现峥嵘岁月”,可是掺杂几段“婚外情”、“三角恋”之后,将一部表现敌我斗争、爱憎分明的红色革命经典剧,演绎成一部滥情成风的现代情感剧。没有了英雄和悲壮,剩下的恐怕就只是荒唐和肉麻了。

有编导解释说,加入“婚外情”、“三角恋”是为了“增加一些更符合故事内在逻辑和观众欣赏口味的元素,使得剧情更精彩、故事更好看。”这应该是大实话。不过,为了收视率如此随意煽情,怎能不招来“骂声一片”?毋庸讳言,近些年改编、重拍红色经典的浪潮中出现的作品,几乎没有一部真正激动人心的,引起的仅仅是一种怀旧情绪,随后便像那些平平之作一样,流星般销声匿迹。

无疑,对红色经典的“改编”仍将继续——如果在政治、经济强权的威逼利诱之下,只能旁逸斜出这种“文化”的话。

3.戏说风:避实就虚、戏仿现实

生活是现实的,现实不乏沉重,人们于是期盼“梦工厂”帮助自己躲进虚拟时空中“忘我享乐”,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摆脱现实生活的沉重压抑。2003年的一份“全国观众调查”中,娱乐性(30.26%)已经成为故事和情节(83.89%)之后,影响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最重要因素,超过了教育意义(26.61%)和艺术性(8.62%)。笔者以为,“故事和情节”大体包括在“娱乐性”范畴之内,娱乐性实际上成为首要因素。不仅如此,如果2010年的今天再次统计的话,“娱乐性”的指标必然大幅度攀升,因为娱乐已经名正言顺而且社会生活更加娱乐化了。

“戏说风”刮到今天,大致有两大路向:戏说“皇朝”历史,戏说社会现实。前者不妨以《还珠格格》为代表,后者以《编辑部的故事》为源头。

(1)戏说历史:以历史的名义消遣

1980年代以来,随着以消遣、娱乐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全面飙升,“历史”也成为抢手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与消费的链条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至今风光无限。

早先的以宫廷生活为表现重心的历史剧,围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说事,主要是为了再现历史,或者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尤其是曾经被严重歪曲的一些历史段落和历史事实)。这种还原式的创作观基于对历史真实性的信任,也基于对电视镜头的还原能力的信任。后续的一些作品则越来越不顾历史真实,大肆地“戏说前朝”,拿皇家搞笑:

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需要,这些“历史剧”宛如千面佳人:或为言情剧,将“性”的焦躁变成对“爱”的诉求,赚取少男少女的眼泪与同情;或为武侠剧,把对“力”的崇尚变成对“英雄”的讴歌,满足观众潜意识中的暴力倾向和征服欲望。

这些非历史化的“历史剧”,表现出更强的娱乐性,博得观众的鼓掌和笑声,其中,也透露出制作方借用历史名义换取商业利益的倾向。此外,历史真的可以被还原吗?历史真实的价值何在呢?李力认为:作为“诗”与“历史”的混血儿,历史剧天然具备“诗”对哲理性的揭示和“历史”对往日故旧还原的双重优势,达到审美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在戏说式的历史剧中,编导一味采取戏仿和夸张的手段,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和假定性。这些剧作放弃了对历史宏大叙事的追求,史实碎化为一系列剧烈、冲动、好玩、不乏效果的戏剧性细节。例如,下人身份的杜小月一把夺去朝廷命官纪晓岚手中的毛笔,根本不管这种细节的真实性。不仅如此,历史人物或是被一些外表漂亮可爱、性格活泼机智、心地正直善良,且单纯盲动的少女们所替代,如小燕子、杜小月;或是被戏说得偏于滑稽、有时还很善良的和珅们所代替;或是被戏说得风流倜傥、英武正直的皇帝们所代替——这些人物形象几乎等同于“戏说”一词。所谓的皇朝历史,似乎主要汇集自坊间传闻、野史外传,然后添油加醋、节外生枝。戏说风潮所至,历史成了“淘金者”的富矿,特别是清朝差不多被“挖”了个底朝上:从《戏说乾隆》到《戏说慈禧》,你拍康熙、我说雍正,你说乾隆、我写光绪……放任的“戏说”引起广泛批评,更有学者指责剧情不符合史实:“面目全非”、“蹂躏历史”、“胡说八道”。

但是,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也证明:观众对“历史剧”的娱乐需求超过了对历史原貌的兴趣。以《还珠格格》为例,它把封建帝王糅入世俗生活的视野中,先验地设立了各种人物关系、情节编码和戏剧冲突。从而,呈现出平民化、人性化的景观,放大作品的消遣、娱乐功能,使观众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在这里,“历史事实”转化为“过去的故事”,满足着大众的文化消费——以历史的名义,为观众的现实焦虑提供便利而且合法化的释放渠道。在帝王将相的生活秀与才子佳人的情爱场中,在现代的叙事方式对传统的历史故事的改写中,历史——这个令无数史学家皓首穷经的过去之物,在戏说剧里只剩下了它的“名字”,它的本体已被编导还给了博物馆。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诸多剧作置历史真实于不顾,大肆改写人物和事件,施以浓墨重彩,其初衷应该是为了牵强附会地呼应当前的热点话题(例如反腐倡廉),引发观众的共鸣、争取收视率。这种因为浅表化而止步于娱乐的创作,客观上仍然具备某种宣泄与补偿的艺术功能,并促使观众与社会现实达成谅解。例如:《康熙王朝》、《乾隆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天下粮仓》、《李卫当官》、《梦断紫禁城》……尤其1998年的《雍正王朝》,既回应人们“从历史深处找寻民族自信”的心理需求,又借古喻今,宣示出整顿吏治、改革金融和赋税制度的任重道远——对社会现实的影射是昭然若揭的。

概言之,从刺激消费出发,戏说类历史剧消解了历史的厚重和严肃,对前朝旧事的书写并非历史的重现,而是一种风格化的“记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不是历史剧,而是怀旧剧——把“历史”故事化,包装成为消费品,编织一个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幻梦,使大众自觉不自觉地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