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3278900000018

第18章 电视节目制作练习(1)

第一部分理论概述

电视是视听兼备的艺术。“视”就是要让观众看到镜头的运动,使观众接受和理解镜头的光、影、色彩、构图所体现的内容和思想;“听”就是语言、音乐、音响的传播。声音传播在电视中虽然主要是靠语言,但音乐恰当、合理的配合与使用,可以帮助突出主题、渲染事件、刻画人物、烘托气氛,从而大大提高节目的可听性、艺术性。

一、新闻类节目

新闻节目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实质上它是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社会触及面广,如一个产品的质量问题,涉及厂家、检验部门、营销部门、宣传部门、商场甚至公检法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多元化的知识,清晰的思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传播信息。

在新闻节目制作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广播电视节目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立场要端正,态度要鲜明。

(2)哈罗德·拉斯维尔认为传播的三大功能是:①监视环境,②联系社会(社会协调),③社会遗产传承(文化)。我们在进行传播时,首先要明确我们的传播是否具有这些功能。

(3)判断新闻的价值,注意新闻的信息量,并注意真实性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系统性。价值判断不同,结果不同,思考不同,结论不同,深度不同。

(4)突出重点,注意取舍,同时又要运用细节,使观点寓于细节中。

(5)把握主题基调和风格。

(6)强调形象性传播,注重直观感觉,充分利用视觉化工具。

二、社会教育类节目

社会教育类节目涉及面广,包括科技、法律、经济、文化等各领域。

首先是科学普及,通过节目让公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以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为目的。另外也包含科学教育,侧重于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等知识的传播。

社会教育类节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科学性。要有严密的科学依据,能深入浅出,把高深的科学原理阐释得十分透彻。

(2)注重情趣性和故事性。无论是社会知识、法律知识、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科学知识,都要把枯燥的理论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变得具有可听性、可看性,体现人性化。

(3)注重通俗性。社教节目不应是说教,一定要使更多的观众感兴趣。例如科学家的一些发明,可以围绕发明的艰辛、发明成果的意义及经济价值等展开,不仅使观众了解科学原理,而且更具有趣味性。又如儿童科教节目,在选题上就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例如“数码时代”“转基因是魔鬼还是天使?”“纳米技术与21世纪”等都是较好的题材,只要将节目做得更具通俗性,不仅儿童爱看,而且也会占领成年人的收视市场。

(4)注重节目编排,突出兴趣点。在结构上一定考虑怎样编排,才更有可看性。社教节目编排仍然可以使用悬念、铺垫、伏线、反差、冲突、交叉、平行叙述等手法,使观众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对知识的需求。

目前有些社教节目缺乏人性化、人情味,专业性也不够强。社教节目也应以人为本,关注人、关心人,使人掌握更多的知识,构建科学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

三、服务类节目

进入21世纪,服务类节目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如旅游、家政、服装、时尚、健康、娱乐、教育等方面,并从独特的视角解析生活,形成了多元化的传播。

同样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可挖掘出不同的主题,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讲述,有不同的接受效果。与新闻栏目和社教栏目一样,服务类节目也可用纪实性手段来表达,以增加节目内容的可信度和看点。

(1)服务类节目的定位是节目的灵魂,也是有别于其他节目的前提。如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对生活有不同的需求,应当根据受众不同的年龄段、性别、收视习惯和心理进行分析,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

(2)服务类节目也要有看点,而这种看点来自于对人群生活状态的准确判断和认识。例如经济危机刚刚来临之际、经济危机持续中和经济回升、经济完全复苏,人们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经济危机之前人们更多的是考虑买房,而经济危机时人们更多考虑出国旅游。所以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为重点,提示消费现象中的规律和特点。有什么样的消费规律和特点就有什么样的需求,所以我们要了解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才能将服务类节目做得更具新意,与时俱进。

(3)实效性是服务节目之本。也就是要明确服务什么、如何服务,努力加强服务类节目的实效性。服务类节目要关注社会的变化,节目内容和形式都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创新,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制作出优秀的节目。有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能增加节目的可看性,从而提高收视率。例如在形式上,生活场景的运用、观众的直接参与和色彩鲜明的节目包装等,都可以增加节目的看点。

(4)注意节目的导向。应当选择健康向上的节目内容和形式,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

(5)注意娱乐性。要变复杂操作为简单化,枯燥过程兴趣化,并做到深入浅出。今天人们更多地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因此服务类节目应把快乐展现在观众面前,要善于发现快乐,聚集快乐,放大快乐!

(6)注意实用性。服务节目一定要内容实用、效果直接、操作具体、方便可学,对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

总之,服务类节目是为人们社会日常生活的具体需要提供服务的一种节目形式。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同步练习

本单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不同栏目对节目的要求,进行节目策划、制作、编辑等方面的训练。要求学生独立编创各类节目,并在节目中合理地运用音乐声效。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难题,纠正从剧本到音乐运用等环节的不当之处,考查作品的合理性、统一性、创新性和完整性。

第三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制作电视节目中不同栏目的短片,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运用音乐,以适应各类节目对音乐运用的需要。

一、本单元采编播的基本要求

1.采

(1)主题鲜明,有积极意义;

(2)层次分明,主次有致;

(3)选材有典型性;

(4)切忌资料堆积,对资料进行重新编辑组合;

(5)有亮点,展示个性。

2.编

(1)音乐风格与作品风格统一;

(2)音乐运用流畅;

(3)画面运动能更好地体现内容;

(4)镜头类别多样,运用得当;

(5)景别变化合理流畅;

(6)尽量充屏;

(7)追求画面清晰;

(8)画面剪辑流畅;

(9)画面风格统一;

(10)用音乐表达伏线、烘托伏线,引起受众丰富的想象;

(11)利用反差、伏线设置悬念,增强作品的故事性。

3.播

(1)语言的表达与音乐运用符合;

(2)语言的变化与音乐节奏一致;

(3)加强语言的动作性。

二、本单元音乐的基本要求

(1)音乐要与节目风格及其内容相协调,成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用音乐突出、烘托和表达节目的主题,注意音乐形象和主题思想的契合;

(3)用音乐突出和表现节目中的主要事件;

(4)用音乐声效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烘托矛盾激化的氛围;

(5)用音乐表现悬念,增强情节的表现,提高节目的吸引力;

(6)用音乐帮助表现伏线的发展,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7)用音乐刻画和表现具体人物形象;

(8)用音乐声效表现关键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9)用音乐连接节目中不同的段落层次,使节目更加流畅;

(10)音乐要与画面、主持人的语言协调配合,而不能相互干扰或喧宾夺主。

以上几条学生应根据具体节目的风格特色和要求有所选择地运用,同时要注意音乐风格的统一完整,不能过于杂乱。音乐要与画面、声音协调,成为节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表现节目内容的重要手段。

第四部分学生作业例稿

短片作业(见光盘)

1.新闻类节目《笑谈南北文化》

2.社会教育类节目

《美丽的水结晶》

3.服务类节目

《新娘的捧花》

附现代音乐

进入20世纪以后,新音乐潮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各种音乐思潮、流派不断发展、兼容并蓄。许多具有个性的作曲家,突破了传统的审美模式,实验、探索音乐表现形式,构成了20世纪音乐复杂而丰富的面貌。

一、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产生于一战前夕,最早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表现主义音乐是德国人对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回答,它针对印象主义者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与再现,主张音乐要表现思想本质和内在灵魂,体现艺术家自我的感受和体验。内心的体验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依据,他们用自己对现实的主观理解代替了客观真实的世界。

表现主义艺术家把人们对世界的无奈、苦闷、悲伤、孤独甚至惊慌,用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旋律是零碎的、急剧跳动的,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和弦是不和谐的、尖锐的;节拍是不对称的,结构是不清晰的。

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弟子贝尔格和威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