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3278900000022

第22章 附录:短片拍摄与剪辑基本知识

一、摄影

1. 景别

景别是指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范围,可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等。远景画面重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一部作品的第一个镜头应是远景,要把环境交代清楚。作品结束,一般来说最后一个镜头也是远景。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表现人物行动的空间位置。

中景:指画面包含人物膝盖和腰以上的部位,是远景与近景之间的过渡镜头。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动作。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在包含对话、动作和情绪交流的场景中,利用中景景别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近景:指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近景能清楚地看到人物的细微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也是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之间感情交流的景别。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与观众进行情绪交流多用近景。

特写:指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是与被摄对象视距最近的画面。被摄对象充满画面,能够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传达内心活动,而且画面呈现清晰而强烈的视觉形象,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对某个物体的特写还有强调的含义,可使观众印象深刻,为事件或人物关系的进展做铺垫。

2.拍摄方位

以被摄物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的360度范围内,任何一个方位均可作为拍摄点,从而获得不同的画面。有以下几种拍摄方位:正面、侧面、正侧、后侧、背面。

3.拍摄高度

拍摄高度是指在拍摄距离、拍摄方向不变的条件下,镜头平拍、仰拍、俯拍、顶拍被拍摄对象的拍摄方法。

平拍:摄影机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保持基本水平的高度。

仰拍:摄影机镜头从低于被拍摄对象的角度进行拍摄,自下往上拍摄。

俯拍:摄影机镜头从高于被拍摄对象的角度进行拍摄,自上往下拍摄。

顶拍:俯拍的角度与地平线垂直或接近垂直。

4.摄影机的运动方式

推:向前移动的接近式拍摄方式。

拉:向后移动的远离式拍摄方式。

摇:机位不动,以机位为轴进行摇拍的拍摄方式。

移:机位借助工具移动的拍摄方式。

跟:摄影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拍摄,有推、拉、摇、移、升降、旋转等跟拍形式。

二、剪辑

把拍摄的镜头、段落加以剪裁,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把它们组接起来,是剪辑工作完整的创作过程。剪辑对短片再创作的作用十分突出。

剪辑的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但它是一个传递感觉的过程,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心理,在剪辑时要保持感觉的连贯合理。

镜头切换点的选择:

(1)以一句完整语句的结束为一个切换点;

(2)以人物或动物的动作为切换点;

(3)以音乐节奏变化为切换点;

(4)以音乐的强起点为切换点(包括音乐的强转弱、弱转强);

(5)以一句完整歌词的结束为切换点;

(6)运动画面与运动画面相连为切换点,静态画面与静态画面相连为切换点,即“动接动,静接静”;

(7)不同景别相互衔接,例如全景接中景、中景接特写等;

(8)不同的角度相互衔接,例如正面接前侧、前侧接后侧等;

(9)以语言节奏、人物动作的快慢为切换点,例如语言快切换就快,语言慢切换就慢。

镜头的切换手法有淡入淡出、翻页、化等。切换手法的运用要服从内容表达和总体节奏的需要。节奏快时,淡出淡入、翻页、化等速度就要快,有时候也可直接切换。节奏舒缓时,淡出淡入、翻页、化等节奏就要慢。一般来讲,抒情场面节奏就比较慢,镜头也比较长,叙事或激烈紧张的场面镜头就短,切换也快。镜头的长短快慢能够影响和控制观众情绪的起伏。

关于短片的拍摄、剪辑与制作等知识,还需要在“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课程中系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