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3279100000004

第4章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2)

2.支教地点的条件局限

笔者支教的项目点是甘肃省景泰县草窝滩镇龚家湾村的龚家湾小学,这所小学是草窝滩镇的中心小学,获当地各级教育局评奖近10项,可以说是当地教育对外展示的窗口。而据笔者考察,就在不远处的邻村和山区地区,不少特别差的学校还是依然存在的,也就是说,西部阳光并没有把有限的力量用在更需要帮助的对象身上。

而西部阳光也有自己的考虑,据刘斌介绍,在开展支教过程中免不了要和当地政府合作,而有时候政府对此类活动的理念没有足够认识,所以在选择支教地点时“有所顾忌”。比如,需要支教的地点不一定适合支教,许多地方条件过于艰苦,反倒会妨碍教学的开展,孩子无法受益,志愿者还容易发生人身危险;有些极为贫困的地区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风气不好,当地人对志愿者不欢迎,支教并不能对当地的教育发挥作用,还会伤害到志愿者的热情。

四、结语

从对西部阳光行动志愿者的调查,发现“支教时间短、可持续性差”是影响此类活动开展的根本原因,鉴于此矛盾不可调和,调查组提出应该对此类活动重新定位,还原此类活动对于志愿者和志愿事业的意义为首要意义。

调查组建议西部阳光等大学生短期支教组织单位把活动的首要目标定位于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历练,端正对效果评估的着眼点。这篇调查报告有助于修正我国短期支教活动的组织理念,这将有利于此类活动在我国科学地发展,间接地,将对中国志愿者队伍的建立、NGO的发展、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

附录1:西部阳光行动支教效果调查问卷

亲爱的西部阳光志愿者:

您好!

本调查问卷的基本目的就是收集“西部阳光”志愿者对于支教效果的种种评价,调查内容旨在更好地为西部阳光行动的后续开展工作服务,各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无所谓对错,只是为了尽量全面准确地了解这方面的实际状况。因此,请您如实填答有关信息。谢谢合作!

注意事项:

1.填答时请认真阅读问卷题目,并按题目要求进行填答或选择;

2.若问卷题目为填空题,请在空格处填上您的相关准确信息;

3.问卷中的选择题若未特别注明,均为单选题;

4.请将您所选的答案填入()内,如选其他请在“:”后添加说明。

1.A在去支教前,您对本次支教有多大的期望?如果满分是10分,您打几分?()

最不期待0-1-2-3-4-5-6-7-8-9-10最期待

B您此次支教的目的在于哪些方面()(可多选)

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

1-缓解当地学校教师紧缺问题;

2-给当地带去先进的教育方法、思想理念;

3-传授孩子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能力;

4-关注孩子心灵,培养人格、自信心、进取心;

5-了解、体验社会底层生活,丰富人生经历;

6-奉献爱心,自我历练;

7-参与团队,获取友谊;

8-新鲜感,或当作一次旅游;

9-宣传支教,让更多的人了解、贡献社会底层;

10-其他:

2.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您希望给孩子们带去哪方面的内容()(可多选)

其中您最有必要带去的是()

1-课本知识;

2-个人的经历和感受;

3-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学习习惯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力;

5-重视、关爱孩子,给他们信心、希望;

6-其他:

3.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您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可多选)

您最大的个人优势在于()

1-对西部农村地区比较了解、有生活经验;

2-有亲和力、耐心,善于与孩子交流;

3-有给孩子上课的经验;

4-能吃苦,适应能力强;

5-自己在大学所学专业对口;

6-团队合作精神好;

7-细心周到,能料理队友生活;

8-有幽默感,能活跃团队气氛;

9-其他:

4.您来支教前做了哪些准备()(可多选)

着重做的一项准备是()

1-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培训;

2-自己认真备课;

3-自己学习教育学相关的知识;

4-主动查找有关当地状况的资料;

5-自主与支教地联系询问情况、甚至实地考察;

6-询问老队员或相关专家学者的经验和意见;

7-其他:

5.请您为此次支教活动的组织者(单位)打分()

最不好0-1-2-3-4-5-6-7-8-9-10最好

6.A支教归来,您对支教过程中的总体困难程度评价如何?如果满分是10分,您打几分?()

最不满意0-1-2-3-4-5-6-7-8-9-10最满意

B实际困难程度与您预想的困难比起来()

1-比预想的困难

2-没预想的困难

3-差不多

C您在支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其中您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

1-教学、生活条件艰苦;

2-对当地情况了解不充分,缺乏针对性准备;

3-自认为支教效果很小,没有动力教书;

4-孩子不配合,课堂状况混乱;

5-与当地村民、老师沟通不畅,甚至有矛盾;

6-支教时间太短,持续性差;

7-组织单位和组织者组织不力;

8-活动经费不足;

9-其他:

7.A支教结束了,您对于自己在这次支教中取得的整体效果满意吗?如果满分10分,您打几分?()

最不满意0-1-2-3-4-5-6-7-8-9-10最满意

B您认为此次支教取得了哪些效果()(可多选)

其中您认为取得的最重要的一个效果是()

1-缓解当地学校教师紧缺问题;

2-给当地带去先进的教育方法、思想理念;

3-传授孩子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能力;

4-关注孩子心灵,培养人格、自信心、进取心;

5-了解、体验社会底层生活,丰富人生经历;

6-奉献爱心,自我历练;

7-参与团队,获取友谊;

8-新鲜感,或当作一次旅游;

9-宣传支教,让更多的人了解、贡献社会底层;

10-其他:

8.A您认为自己此次支教,实际取得的效果和预期效果相比存在多大的偏差?

请给这个偏差幅度一个量化的指标()

实际效果最小-10-9-8-7-6-5-4-3-2-1 0 1 2 3 4 5 6 7 8 9 10最满意

B请您书写您在支教实践中取得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分别是什么。

9.请填写您的基本资料(直接填写即可,如有其他情况请特别标明)

我是___(学校)___(级)___(专业)的学生,层次是(本科、硕士生、博士生)。我来自___(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特区),生长于(城镇、农村)。

感谢您的配合,如果您对我们的研究结果感兴趣,请留下您的邮箱___,以便我们将调研报告发送给您。

附录2:甘肃省景泰县代课教师访谈录

2006年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44.8万代课教师被大量清退,与此相对的是西部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愈加突出,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的艰难处境、暂未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的生活现状,以及新任代课教师的心理状态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关注。

笔者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位代课教师——老一代代课教师老董以及青年代课教师小杨老师——进行了采访,以期能够真实地感受和反映这些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战斗在西部教育第一线的代课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老董:我这半辈子

董怀钰,1965年生,甘肃景泰人,家在草窝滩镇红嘴子村,在离家不远的卡森希望小学任代课教师,大家都很尊敬地称呼他为“董老师”。

我们初遇董老师是在路上,他刚帮村子里一户人家办丧,写完字、吃了饭匆匆出来。董老师个子不高,黑瘦的脸庞恨不得躲进那件土旧的皮夹克里,一路眯着眼吸一支“兰州”,不时地吐出浊气。

“家中很为难”

董老师的家是两间土坯房,有三十个年头了,村里像他家这样的房子已经不多了。家里有年过70的父母双亲、他媳妇和5个孩子。原来,董老师的两个姐姐嫁了人,仅有的一个弟弟在七八年前意外离世,弟媳改嫁后,留下两个老人和一个侄女给他。董老师自己又生有3女1男,儿子最小,在镇初中念初一,三女儿与弟弟在同一初中念初二,较大的两个女儿也念了中专和技校,供孩子们上学是家里最大的开销。“一年5个孩子一共要1万3左右,”他说。

家里有“靠天吃饭”的十几亩地,近几年天气变幻无常,每年地里的净收入也就两三千块钱。由于董老师是代课教师,他在小学任教每月工资只有480元,还是刚刚才涨的,再就是每学期有50元的班主任费,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奖金、劳保、医保等福利待遇,一年下来也不到6000元钱。这样算来,再加上家里两头猪、几只羊的价钱,一年收入也够不上1万元。董老师说,“用收入减去水电费这些生活基本花销,减去孩子们上学的钱,再减去两位老人常年服药的费用,完全没有盈余不说,还要借债。”我了解到,董老师的双亲在他弟弟出事后就病患不断,特别是老父亲患脑血栓瘫痪在床一年多,治病用了几千元,花光了家里大半的积蓄,现在两位老人都有高血压,要常年靠药物维持,医药开销不小。

董老师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和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承担着家庭全部的经济负担。面对这样的压力,董老师显得很无奈。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又有学校里的事务牵绊,他既不能出门打工也不能专心务农。他说,“我出去打工过半年,没经验没技术又年老,只能给人看场地,半年才赚3000块,外面已经没有我的位置了;想在田里种点西红柿,虽然这个卖的钱多,但我家人力又不够,我还有学校那边要管,也很为难。”

“进入学校代课就是一个黑洞”

说到他代课教师的身份,董老师并没有像我预想到的“心有戚戚”的模样,反倒很平常。“反正也习惯了,熬着呗。”他说。

董老师1992年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当教师还是他父母的愿望。“我手能,会做点儿木匠啥的手艺活,那阵我想开个公益美术社,结果进了学校就一切愿望都没了。”

董老师进校时是在新建小学,那时候学校一共就七八个教师,实行的是“包班”制。“包班就是说一个班里所有的课都是我带,”他说,“我带的第一批学生,从一年到六年还都是我带的呢!他们和我亲得很,也知道感恩,有的到现在还经常联系。七八个上了大学,大部分上了中专。”董老师那时一周要上二十六七节课,除了主课外像美术、体育这样的课,也全部由他一人负责。“那字还是我写的呢,”董老师指着墙上挂着的三幅毛笔字,有些得意。看得出,那字、那印还是有些功力的,而董老师在这样的村子里也算不可多得的“才人”。说到自己的成绩,他说,“我当时还管学校里的板报,偶尔也修修桌椅,那时学校里都到没我不行的程度了。”他的眼睛显出些许光,一闪而过。

董老师在新建小学呆了七八年,由于能写会画,经人推荐后到了红嘴子村小学。四年后,又到了卡森希望小学,一直到今天。“我这还是算稳定的,”他说,“许多老师在一个学校里呆上两三年就不容易了。”

这已经是董老师执教的第16个年头了,在平均年龄30左右的代课教师的队伍里“该算最大的了,”他说,“民办教师够15年都转正了,但我们还是转不了。”据董老师自己说,他的工资是从1992年的82元到117元到134元到177元到200元到400元到480元。除了那点工资外,就什么都没有了。“要是没有进高中,现在就发了,”他说,“进入学校代课就是一个黑洞。不仅把我搭了进去,我这一家子也都搭了进去。”因为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昂贵的大学学费,老董选择了让女儿读了技校。

教书让董老师很尴尬,“没有合同,就是悬着。除了县里给我们那点工资外,没有奖金,没有劳保医保,没有福利。人家都可以享受免费体检,我们还得交钱,就更别提进修和别的什么待遇了。”他说。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当我们问到他工作的积极性,他说,“习惯了,就熬着呗。去年我班级的数学成绩第一名,我还被评为优秀教师。”

据了解,现景泰县共有各类学校199所,小学152所,共有教师3 748名,而代课教师就有470人左右,约占全县教师总人数的12.5%。就分布情况来说,代课教师在城里的学校里分布较少甚至几乎没有,而大部分集中于村里的学校。大部分代课教师都统一化地拿着每月480元的薪水,“和教龄什么都无关”,董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