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3279100000070

第70章 他们的圆梦之路能走多远——对制约新疆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的调查(1)

肖克来提

2008年5月,由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买买提的2008》作为北京奥运会献礼影片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影片讲述生活在南疆某村的12个小孩经过艰苦训练赢得县级比赛,并实现了去北京看奥运会梦想的故事。这部影片让观众对片中人物对足球的满腔执著与热爱感动之余,再一次引起了大家对新疆青少年足球事业的关注。

结合地理气候、人种基因和肌肉类型等因素,新疆世居的少数民族具有踢球的天分,就像原中国足协技术部主任李晓光所说的:“新疆运动员具有南美球员的风格,他们在足球方面很有天赋,动作、速度、技能、激情都让人赏心悦目,他们的爆发力尤其在触球一刹那的爆发力是内地球员不能比的。”同时,足球运动在新疆也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当走进南疆的乡村,你会时常看到小孩光着脚丫在沙地上踢球,一只足球被他们踢得破了又补,补了又破。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他们踢球的热情。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将重庆、西藏、新疆三地列为足球项目重点对口支援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支持。2002年7月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在新疆举行的首届“联通杯”青少年足球训练营开营仪式上称,新疆拥有众多的优秀青少年球员,足球资源令人羡慕,将把新疆列为中国足球人才培养重点地。借着这股春风,新疆的足球运动事业,尤其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事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当地有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新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三家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机构,值得一提的是,由这三所学校的球员组成的足球队,在2005年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进入决赛,结束了新疆队46年来从未进入决赛的历史,令新疆各族人民欢欣鼓舞。

但是不可否认,与内地东部地区相比,新疆的青少年足球事业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影片《买买提的2008》当中,买买提教练带领村里的足球小子们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县级足球比赛第一名,最终实现了去北京看奥运会的梦想。可是现实当中的这些足球小将和他们的教练员在圆梦之路上正在面临着怎样的考验呢?

5820元,把许多好苗子拒之门外

2002年,在中国足协的积极支持下,宋庆龄基金会与新疆体育局本着“真诚合作,培养人才,效益共享”的原则,决定在新疆共建“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当年11月,该校正式揭牌成立。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的成立对处境艰难的新疆足球事业,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自治区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兼宋庆龄足球学校校长依拉木·乃斯尔丁感叹道,当时新疆足协正在为没有资金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而苦恼,宋庆龄足球学校的成立很及时,对新疆足球的发展和提高是很大的支持。

在宋庆龄基金会和自治区体育局签订的第一个五年(2002年—007年)协议里,基金会共为学校提供了25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目前,基金会仍以每年50万元的投入支持该校的运转。

而宋庆龄基金会主席胡启立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曾坦言,每年50万元的资助只是杯水车薪,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加快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

与此同时,自治区政府和体育局专门设立了领导小组,对该校的筹建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乌鲁木齐市供销技校也无偿为足球学校提供了校址和球场。新疆和广东两家体育公司每年也为学校提供运动装备和器械。

经过近七年的时间,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在全疆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到目前为止,宋庆龄足球学校(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和延边宋庆龄足球学校)和山东鲁能足球学校、中国足球学校一起被称为培养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三大龙头”。为了实现梦想,每年从南北疆各地都会有热爱踢球的孩子来到这里,希望叩开足球殿堂的大门。

筛选一名学员的过程是非常严格的,“并不是谁想进入这个学校就能进来的”,该校U-15队主教练地力夏提说。除了对孩子进行健康体检、体能素质考核和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的考查之外,教练员还要对孩子父母的身体状况和体能进行了解,因此这里的学员基础都很不错。

除了学生自己找上门来,更多的时候是学校的老师和教练员每年到南北疆各地选拔优秀的好苗子。招募学员的第一年,学校在乌鲁木齐、喀什、伊犁三地设立了考点,面向全疆范围挑选球员,当时前来报名的就有5000多个孩子,几经筛选,最后留下了65个孩子。现在由于在区内增加了考点,报名的孩子翻了一番,然而选拔球员的标准始终没有松懈。

进入该校的每名学员一年所需缴纳的费用总计5820元,“部分优等学生可免去必要的生活费之外的其他一切费用”。可是即便这样,对于一部分底子好但家境贫苦的孩子来说,这也同样难以实现。作为该校U-15队的领队,泰外库利老师坦言,鉴于一些孩子的家境问题,他们到各地选拔学员时会忍痛割舍那些好苗子,这直接导致了选材面的狭窄。

据了解,包括新疆宋庆龄足校的球员在内新疆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注册人数不足200人,而在像英国这样足球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仅一个郡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队就有1200多支。世界足球强国之所以长盛不衰,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以战略眼光看待青少年足球培养事业,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来支持其发展。

“真正爱踢球会踢球的孩子往往交不起学费,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免费培养他们,毕竟开办一所学校干什么事情都得花钱,和内地青少年足球学校动辄上万元的学费相比,我们的学费已经相当便宜了。”泰外库利老师显得很无奈。

据了解,新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学员一年的学费分别为三千元和两千元。这些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家庭的经济压力。

绝大多数教练员认为,足球学校不应向学生收取费用,即便收取,每月也应控制在百元以内。

硬软件水平相对滞后

学校偏居供销技校的一角,除拥有11人制和5人制两个操场之外,学生上课、起居和老师、教练的办公室都在一栋二层楼里。

“硬件条件和内地相比确实有些艰苦,但是我们的师生都能克服。自治区政府今年投入了四千万元在赛马场一带正在建立一所独立的宋庆龄足球学校,明年我们就要搬到那里去。”地力夏提教练介绍说。

地力夏提曾是新疆体工队的一名球员,宋庆龄足球学校成立之后来到这里成为了一名专职教练。和他一样,该校还有十名中青年教练员,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仅有专科学历。

西安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的杨浩老师于2003年在新疆实地对66支男子青少年队的教练进行考察时发现,66名教练员中有45名没有经过岗位培训便上岗执教。近几年许多教练员为了适应岗位聘任的要求,努力参加在职进修,虽然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总体学历层次还远远不够。

杨浩老师认为,新疆青少年足球教练员与内地先进省市教练员交流较少,语言交流困难,大多数新疆教练员训练指导思想落后、对先进足球理念了解甚少,训练方式教条,训练效益低。

除此之外,新疆还存在着输送奖与比赛成绩奖反差过大的现象,“基层向中级体校或省、市运动队输送一名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难以保证,而比赛拿名次所获得的奖金可以是几千甚至上万元”,这样一来,教练员把征战全运会、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放到了首位,却忽视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规律。“这对我们平时工作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练员说。

在平时,教练员对学员的训练要求很严格,U-15队的球员从周一到周六每天下午要进行90到100分钟的训练,体能训练和专业科目训练交替进行。他们的周训次数要高于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的要求。可是孩子们的训练得不到充分的实战提高机会。宋庆龄足球学校的球员一年仅参加20—0场比赛,这与国际上规定的每年120-130场比赛的平均水平还相距甚远。而经济落后、地域跨度大和足球队建设不健全是影响他们无法多参加比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