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3279300000015

第15章 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1)

郭新、盖梦丽

内容摘要:本篇中我们讨论了说话人或者作者怎样能够传递出多于字面意义的信息,译者又如何能够正确地分析出这些隐含的意义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传递出来。其中的难点就在于,译者既要对译文读者的知识面有所认识,又要在满足读者的预期和通过提供新鲜内容保持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的兴趣之间找到平衡。在尝试填补读者的知识空白和满足他们习惯的预期的时候,译者应该小心不要做过了头,解释得太多反而让读者无事可做。

关键词:含义合作、原则对话、含义语境

格莱斯(Grice,1975:41-58)认为,含义就是说话人真正想要表达或者暗示的意义,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例如,如果有人被问到他对一个语言学讲师的评价,他回答说“他是个好厨师”,那么听话人会从这个看似毫无联系的回答中推断出,他对这个讲师的评价不高。那么,说话人或者作者如何才能传达出隐含意义,而听话人或者读者又如何能够理解到这些隐含的意义呢?在英汉翻译中译者怎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在原作者和译文读者间建立起某种关系,既能使读者接受理解原作者提供的信息,又能保持对原文的忠实性呢?

一、含义的产生

格莱斯关于含义的理论基于他所提出的合作原则。

他认为会话是一种合作行为,会话的参与者都有一个共同目的,至少有一个相互都接受的方向,为了达到这个共同目标,会话的参与者都应该作出“应有的贡献”,会话者的谈话都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发生在适当的阶段,并且符合交谈的公认目标或者方向。这就是合作原则。

而隐含意义就是在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四条准则分别为: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1.数量准则

①使自己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②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多或更少

2.质量准则

①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

②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

说话要关联,要切题。

4.方式准则

说话要明白清楚

①避免晦涩词语

②避免词语歧义

③说话要简练

④说话要有条理

通常我们都假定会话参与者是遵循这个合作原则的,也就是为了实现交流的目的而相互合作,共同配合。但是如果说话人故意藐视某项准则,也就是明显不遵守某项准则的话,就会产生格莱斯所说的会话含义。例如,“他是木头做的”这句话在字面上的意思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人是木头做的。但是听话人仍然会假定说话人在谈话中是合作配合的,是要表达一些字面以外的含义。于是,听话人可能就会推断出说话人的意思是“他具有某些类似木头的特征”。

事实上违反任何一个上述准则都会产生会话含义。例如不遵守质量准则中的第一条(也就是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就会产生讽刺(Hatim,1990:193)。用格莱斯给出的一个例子来说,A的一个很好的朋友X现在把A的一个商业秘密泄露给了商业对手。A和谈话的听众都知道这个情况。A说:“X真是一个好朋友。”A所说的话显然违背了质量准则,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是在称赞X。但是我们假定A是在遵循合作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出A实际上是在用讽刺的方式表达他对X的不满。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含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而将原文的含义正确地传送到译文当中,不但能够保证篇章的连贯性,还可以保持原文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正确地翻译含义,从而使译文的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阅读效果。

二、正确翻译含义

1.读出含义

如果我们想正确地翻译出隐含意义,首先当然要读出隐含意义。要读出隐含意义,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会话产生的字面意义语境。我们来看下面这两句话:

Rose is putting on a lot of weight.She smokes very heavily.

根据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我们可以推断出说话人的意思是Rose胖了很多,是因为她抽烟太多;或者Rose抽烟太多是因为她胖了很多,也许是作为一种控制食欲的方法。但是还有一种可能的推断是Rose正在放任自流,她的健康状况正在下降,她没有照顾好自己。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会话的含义可能会有好几种解释。如果一个语篇是连贯的整体,那么构成语篇的所有语句都应该是相互紧密关联的,这样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效果。因此,我们对隐含意义的分析就应该以语篇的语境为基础。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The scene takes place on a public street in contemporary U.S.

“What’s your name,boy?”the policeman asked.

“Dr.Poussaint,I’m a physician.”

“What’s your first name,boy?”

“Alvin.”

我们注意到,在这段对话中,警察使用了“boy”来称呼一位男士。而当对方告知了他自己的姓名和职业之后,警察仍然没有使用职业加姓氏的标准称呼来询问Dr.Poussaint的名字。那么这里使用“boy”有什么隐含意义呢?是表示警察不严肃,还是他在和那位男士开玩笑,再或者他是个很和善的人?我们可以从语境中找到确切的含义。我们注意到那位男士告诉警察说可以称呼他为“Dr.Poussaint”。译者如果对美国英语中称谓的惯例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Dr.Poussaint是一位黑人。于是这里的隐含意义就清楚了。警察称呼他为“boy”而不用正规的称呼,实际上是在侮辱那位医生。

第二,会话产生的社会语境。

任何一个语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产生的,因此,社会语境有时候会决定隐含意义。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境不仅能决定哪些对含义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它更提供了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前提条件,根本就无法推断出隐含意义。”(Baker 1992:238)实际上在上面这个例子中,社会语境的知识在读出含义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译者不了解美国英语中称谓的惯例的话,他怎么能推断出“boy”所传达出来的隐含意义呢?我们再看下面这个例子:在英国,一所房子或者公寓的大小是由卧室的数量决定的,而在中国就不是这样。因此当一位中国译者遇到一位女士问一位男士“How many bedrooms?”的时候,如果他忽视了问题中所涉及的社会习俗,他很可能翻译成“有几间卧室?”。这样,不但问题中的隐含意义完全丧失了,而且中国读者还很可能从中推断出一种挑逗的含义,这可完全不是原文作者的意思。

此外,每种语言都使用约定俗成的表达和模式来传递含义。一个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在其他语言中并不一定传达相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说有些含义是某种语言和文化所特有的。为了正确地读出原作者所预期的含义,译者必须要熟悉原文语言的社会文化习俗,这是译者能够正确地把隐含意义传递到译文中的一个重要前提。

2.含义的翻译

①对于译者来说,传递那些非某个语言和文化所特有的含义是比较容易的。绝大多数时候,译者都不必在译文中作任何调整,就能够传递出相应的意义。请看以下的例子:

◆原文:What a noble illustration of the tender laws of his favored country!—they let the paupers go to sleep!(Charles Dickens)

译文:以此说明他那行善的国家的仁慈法律是多么有意义的例证——他们竟允许穷人睡觉!(查尔斯·狄更斯)

◆原文:“The boy was broken another glass,”said the mother.

“A fine thing!”the father replied.

译文:母亲说:“小家伙又打碎了一个杯子。”

父亲回答道:“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