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3279600000099

第99章 “人治”—法治—长治(1)

——从长治经验看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发展之路

题注:平日并不出名的山西省长治市出了个吕日周,而作为市委书记的吕日周又搞了个“传媒治市”,当地舆论褒贬不一,全国新闻界也积极关注并展开讨论。到底如何看待吕日周,如何评价他的“传媒治市”,笔者以此篇文章参与了讨论。本文顺着“‘人治’—法治—长治”的逻辑思路,阐述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即不能忽视和否认领导者,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运用媒体推进全局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也不能忽视和否认“人治”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所起到的特殊性作用。但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结果是实行民主与法制,从“人治”到法治,最终达到长治,这是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使新闻舆论监督达到理想效果的必由之路。

本文在《新闻记者》2002年第10期发表后,一些刊物进行了转载。吕日周本人说这是最能真实反映其改革思路和行为目标的一篇文章。

一、“传媒治市”的真相及内涵

山西省长治市大力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经验经过一些媒体的报道,在新闻界和社会上广为传播。“吕日周”,这个曾是电视连续剧《新星》主人公李向南原型的长治市市委书记,再次成为媒体聚焦的新闻人物。

不少媒体在报道和推介长治经验时都概括了一条:“传媒治市”。

在吕日周的领导下,长治市委牢牢抓住市委机关报《长治日报》,紧密配合市委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对失职、渎职和违法、违纪的官员开展尖锐的批评,进行有效的监督,为长治市的建设和发展扫清了障碍,取得了十分成功的经验。

据报道,从2000年吕日周担任长治市委书记起,《长治日报》先后发表了600多篇批评文章,涉及上至副市长在内的本地各级领导干部800多人。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从这些数字可见一斑。

传媒成了治市的利器,成了治市的功臣。长治的经验为人们所称道,也为人们所羡慕。

传媒能“治市”,当然是好事一桩!通过传媒对政府的决策和施政情况、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作风情况实行监督,将其置于社会与公众舆论的监督之下,以规范其言行,批评其错误,纠正其失误,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能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多做实事、好事,使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能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从而更好地去开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局稳定的社会局面,这是党委和政府所追求的目标,是人民群众所期盼的结果,也是传媒本身所努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媒治市”好得很!

新闻传媒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它借助新闻传播所形成的舆论力量,将被批评监督者置于社会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被批评监督者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言行,改正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失误。实践证明,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如果发挥得好,对政府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效果比其他任何别的监督形式都要好得多。许多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媒体曝光。难怪有人说,“不怕通报,就怕登报”,“宁可坐上两年牢,也别给我广播、登报”。因此,努力搞好舆论监督,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和作用成了许多传媒不懈追求的目标。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传媒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和作用,支持和配合党委和政府“治市”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在中央新闻机构中,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顶住压力,不怕困难,几年来一直坚持把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对一些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在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错误和失误,以及在工作和作风上的不正之风及腐败现象展开批评,进行监督,发挥了别的机构和形式难以替代的积极有效的作用,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工作,维护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许。广大群众欢迎这样的媒体,希望这样的媒体越多越好。

如果把“传媒治市”理解为,通过传媒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来达到批评缺点错误,纠正工作失误,促进政府工作,改善政府形象,密切干群关系的目标的话,那么“传媒治市”是应当肯定的!因为通过传媒的新闻舆论监督——

一、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实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密切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联系。

二、可以支持和配合政府加强对各级机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更好地推动工作,教育干部,整顿作风。

三、可以树立新闻媒体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密切新闻传媒同群众的联系。

四、可以作为对其他各种监督形式的补充,完善我国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机制,形成更加周密、系统、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监督力度,有力地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从实践看,凡是新闻舆论监督开展得好的地方,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就高,这个地方的工作也往往更有成绩。1999年为全国所瞩目的广东珠海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经验,同长治经验相类似,由于新闻舆论监督开展得好,在治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推动了全市的工作,也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

然而,要实现“传媒治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舆论监督太难了!

“舆论监督难”,这是新闻界和全社会都公认的,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近些年来,由于实施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受到干扰、打击,甚至迫害的情况屡屡发生。

舆论监督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许多媒体的体验,最难的是得不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或者说是难在一些握有一定权力的人的无端刁难和限制。他们可以用种种借口和理由,如“影响团结”、“伤害同志”、“给党抹黑”、“给政府添乱”等等,来限制和阻挠媒体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而有些人更是会千方百计地阻挠和压制媒体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对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打击报复,甚至不择手段地进行政治迫害。

长治的经验好就好在市委对新闻舆论监督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是非清楚,给予新闻传媒以坚强的领导和大力的支持,使得新闻单位的同志能够克服困难,大胆工作,充分发挥新闻传媒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积极、有效的作用,为支持和配合市委和市府从严“治市”,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实现“传媒治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此看来,长治的“传媒治市”,实际上是长治市委治市规划和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其治市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