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认识包含有感性(Sinnlichkeit)、知性(Verstand)和理性(Vernunft)三个要素或层次。感性是接受印象的能力,知性是规则的能力,理性是原理的能力,它们一起构成人类认识的完整结构。笔者认为,康德对于认识结构分析,非常接近个性结构中关于认知的本来面貌。认识的要素,其实是个性结构中的主要动力要素,只不过作为个性结构,还缺少一点状态之类的要素,比如个性的继承性、悟性、宗教灵性、无意识等。如果把这些要素有机联系起来,就可以构成比较完整而且便于理解的个性要素图谱。
在以上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按照通常人们的理解习惯,笔者多年探索思考,提出以下个性结构要素设想:个性(人格)是人性的个体表达,以自我意识的认知过程为脉络,承袭人性中的共性因子,表达潜在和显现、主体和客体的平衡功能。其中,本性、感性、知性、理性、灵性五要素是个性结构的基本属性成分,五要素彼此协同,实现自我内部的精神平衡和完善,在社会行为中表达个性行为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乃至价值观,在本质上实现人性与宇宙的交流和平衡。
其基本解释为:本性是连接和承袭个体和群体以及整个种族的关系的内在属性。种族甚至民族的无意识通过这种本性的潜能,遗传给个体,形成个性中稳定的人性的属性,即生物属性加上不同程度的自觉。个体无意识不过是群体或种族无意识的理解与表达;感性是接受事物表象的属性,是临时触发的片断式个性表现,带有本性的自然、天真、幼稚的品质,与理性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知性是初步理解和表达规则的属性。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既有感性的片断式单纯和善良,也有理性的初步规范约束,主要特点是瞬间把握和感悟的属性,表达人性对于艺术的呼唤,是人格中追求美的精神源泉。理性则是对原理、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控制的能力。在社会中体现为法规和所有权,是人性规则的力量。人格具有了理性,才能够在群体社会中平衡、竞争,扩大生存自由。但是,理性的极端化是对本姓、感性及知性的压抑。它是超我的意志表达,限制个性的自然属性。尽管理性既可以约束个体,更可以表现为宏观社会的控制力,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理性主要以利益的方式代表所有权,所以在本质上无法完成道德自律和诚信任务,因而它也无法完善人格。灵性以信念为动力,通过信念或信仰的途径,以现实奋斗和精神祈祷方式,化解和引导理性超越所有权之争,以对生命敬畏之心,追求道德自律和诚信的人性完善境界,它是个人自我救赎的主要通道。
为进一步揭示其中的结构内容,笔者经过长期思考,绘出示意图,对提炼出的五个概念加以辅助说明。五个要素代表人格的五种基本属性,也是五种最基本的人性力量沿着生命成长的方向向不同视野扩张,宣示全方位的生命力。
一、本性
本性,类同于弗洛伊德说的本我的含义,它是人普遍具有的动物属性,是连接和承袭个体和群体以及整个种族的关系的内在属性。比如,吃、睡、交配和防卫,这四项要素的进步是动物文明的范畴,但是,仅仅这样描述人的本性,容易把人简单混同于动物,人的本性中还具有重要的特征,即自觉性,自觉区别出了自我与自然、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干预和调整个性的动物属性。这一点,在本质上区别于一般动物。
本性应该理解为是人本性中不被觉醒的潜在动物属性,它不仅仅是性本能,还有很多潜藏的精神要素。当超我把自我遇到的不良刺激压抑到本性状态以后,就自然导致本性中稳定的动物属性机制的改变,个性内心会体验到莫名的不安,转变成梦等下意识行为表达出来。
当压抑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类似动物嚎叫一样的破坏攻击性行为或者是精神疾病,比如性变态是比较典型的本性压抑的结果。社会上很多突发破坏社会的个体行为,在精神层面上,都存在本性被挤压而被迫爆发的本能性。
所以,本性是个性同遗传的生物属性相联系的种系特征,谈个性结构时,不谈本性特点,个性就离开种群孤立起来了,个性的种族特征就无法寻找,分析个性就缺乏依据、自然也就是片面的,这样分析的结果缺乏社会指导意义。
对于个性精神状态分析的过程中,往往要沿着时间、家族和种族向上追溯,甚至像精神分析大师荣格那样与种族和人类群体潜意识相联系,对此,我们有一些关注,不过关注个性与种族之间的文化关联似乎不是很充分。
二、感性
感性,是初步接受事物表象的属性,是临时触发的片断式个性表现。在个体行为中保持初步而简单的感受特性。它不仅仅在于生命初期、即儿童时代才存在,也不仅仅存在于一个认识过程的开始阶段,而是作为个体生命的基本属性特征,伴随着生命过程始终。感性的特征是零散的,片段式的,相对单纯的,表现出人作为感情动物的可爱的一面。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很感性,特别是大多数女性,性情触发点很低,像孩子一样很容易表现出喜怒哀乐等情绪状态。而另一些人,比如某种职业的男人就不太容易表现出这样的随意感性特点。而不管男女,凡是到了老年阶段,又都表现出丰富的感性单纯可爱的特征。
我们经验中感觉一般男性缺乏感性表达,不是因为男性缺乏这样的功能,而是因为他受到太多的社会角色的警觉和伪装,过于角色化和理性化、不得已而为之。也就是说,当理性充分表达的时候,感性就会受到挤压;当理性没有充分发展、或者理性光辉开始褪去的时候,感性的可爱一面又会呈现出来。
感性充沛的人,交际中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光彩,容易吸引他人注意。在种族考察中,南太平洋的大溪地以及夏威夷土著种族、墨西哥当地民族等都更加具有这种感性魅力。比较而言,以德国人为代表的规范化则代表了他们文化习惯中突出理性的一面。
三、知性
对知性的理解比较特别。一是我们一般不用因而也不太理解这个词,只是在教科书上知道一点对感性和理性的描述。二是这个词的流行是近几年从对某种时尚女性的形容开始的。大多数人都知道“知性女人”这个词,却未必知道知性的本来含义。所以我们要花费一点精力,梳理和分析知性这个词。
知性的德文为“Verstand”,也被汉译为悟性,这两个词在很多场合内涵是一致的。知性是初步理解和表达规则的属性。康德把知性理解为审美判断力。作为一种认知力,知性对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形成理性的成果即科学知识。
康德认为,智性(intellektuell)是知性在经验范围内的认识活动,悟性(Intelligibelia)是知性超出经验范围的认识活动,也称作对本体的认识。也就是说,知性不仅可以简单把握事物一级初步形象属性,即数量、形状等特点,而且可以主观感受事物二级概念属性,即味道、颜色、硬度等。康德接着说,人类认知能力只以事物的现象为对象,一般知识只限于现象的范围。这就是他提出的知识现象论。然后,他又提出理性本体论,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意识到人的认识能力无法全部掌握的物质本质,体现为科学的魅力。在两者之间,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力,在逻辑运用中审美判断力使人从一般知识过渡到理性。康德说的审美判断力的重要特征是无目的,即具有独立的超越功利原则。
如果简单地把审美判断力归于理性,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理性与所有权及其功利性紧密相连,所以,审美判断更多地偏于知性。换句话说,知性不是简单地把握现象的认知能力,而是高一级的审美判断能力。
另一个哲学家叔本华很赞赏康德对于现象和本质的区分,但是认为康德的论述太复杂,于是提出现象世界的本体是意志。不过因为意志的作用,人们往往陷于因果链条中,纠缠于社会的权属关系,所以为了从意志和欲望中解脱出来,必须采取审美的态度,忘却意欲,直观表象,带来美的欣赏。叔本华的意志,既有理性的强制力,也有感性世俗的欲望,他认为,摆脱这两者纠缠的最好办法就是归于审美态度。而这和康德提出的知性功能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知性的独立审美功能可以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综合起来理解,知性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人性中独特的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艺术体验和创造的直接精神动力,因此它是个体人格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属性。其主要特点是夸张和顿悟:有夸张才会有幽默,有顿悟才会有出其不意的创造。在最痛苦的时刻、在生命弥留之际,艺术的天籁都可以用独特的方式催开生命可爱的笑靥。
在我们以往的知识结构中,很少提及审美的人格源泉,有时候提一下也是基本把它作为认知的一个环节理解,这就降低了知性在个性结构中的属性价值。也就难怪在分析美与艺术的时候,往往搞不清楚它是属于感性的呢还是属于理性的。很多青年在大学的时候都问过老师:对美的认知和掌握,是属于个性的什么功能属性呢?和人格成长有什么关系?
从审美创作角度看,如果按照理性的理解,原始艺术或中国人说的原生态艺术就无法解释,因为这种原始的美的传承者,几乎没有理性的过滤和分辨的能力;按照感性的理解,许多大型艺术作品显然是由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要素组成的,有精神加工的成分,因此简单机械地按照两种属性划分是不妥的。
另外,在审美欣赏的时候,特别是欣赏跨地域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依靠简单的感性力量显然不够,而依靠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很容易受到本地区文化观念的束缚,难以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艺术,当然很难体验到不同民族丰富的艺术瑰宝。
知性化的人,往往是夹带着感性和艺术化的人,他们懂得浪漫和简约,更懂得独立欣赏生命之美,而且往往不愿意接受生活中强硬理性规则的约束。人们喜欢用知性命名那些有文化有气质的女性,似乎这些女性更适合作为美和艺术的化身。换个角度看,知性把感性和理性的内容进行了交融,更显得慈悲和关爱,所以,评价一个女性为知性人士,应该是很高的奖赏了。
知性缺乏理性的严格规则,自由畅想产生的精湛的美的作品,一不留神就会与某种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理性观念相冲突;同样,反复用理性约束的美的作品,本质上也脱离了审美的价值判断原则。许多创造艺术的大家,其创作思想和脉搏,仅仅依靠理性无法解读,这些艺术家的精神状态也经常处于理性和感性之外的游离状态,这种苦苦寻求的精神旅程,正是艺术家群体的精神特质所在。
国内有人认为悟性是人类认识固有的一个重要层次或重要因素,应被视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笔者认为,感性、理性、悟性是人类认识的三种要素或三个主要功能,而感性直观、理性反思和悟性体验则是三种基本的认识方式和手段,不存在前后顺序,也不存在谁统一谁的问题。因此,笔者不认同悟性是感性和理性统一的观点。悟性包含有瞬间顿悟的含义,而理性特点是经过仔细的分析推理之后形成的确定的非此即彼的逻辑结果,二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直觉是个性认识的一种属性。直觉有两种:先验直觉和经验直觉。直觉是直接把握或“顿悟”。意大利艺术大师克罗齐指出:“艺术即直觉,亦即抒情表现”。主要特征是直觉洞察力和对艺术形式的选择性。它依赖情感想象,具有冲动特征,有很大的非逻辑元素。朱光潜在翻译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时,对“直觉”注解道,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领会那事物的形象或意象,不假思索,不审意义,这是知性的最初阶段的活动,叫做直觉。笔者把这种直觉属性,归结为知性。理由是它与顿悟属于一个认知阶段,和悟性的定义根据是一致的。
为什么不用悟性、直觉而用知性作为个性的基本属性呢?按照我们的文化习惯理解,直觉和悟性是艺术认知的重要属性之一,是一般生活中认识或研究问题的一种独特能力,却很难整体概括一种个性属性。而习惯上人们对于知性的理解则要宽泛一些,而且目前人们已经开始接受知性作为个性某种特征的说法。简单打个比喻,我们说知性人士或知性女士可以很容易地被理解,是描述一个人的个性状态,可是说悟性人士或悟性女士,就成笑话了。
四、理性
理性,是对原理、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控制的能力。理性的基本特征是逻辑分析和制定并实施规则,阐述精神控制的确定性。它集中体现为一群人的行为方法、生活态度和强制规则,表达的是社会不同所有权利益者的心声。一种独特的社会价值观念指导下的人们,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就是理性,因为社会所有权代表者通过各种舞台把理性的力量灌输给社会大众,让大众遵守、按部就班去执行。所以,理性是人社会化的典型特征。
正因为社会化,理性也成为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属性最本质的特征,或者说是人性的本质属性。人们有时候说,一个人一旦失去理性就没救了,意思是说:失去人性的本质特点,人就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