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考研的青年学生认为,反正到社会上也不知道干什么,不如先上几年硕士躲在学校等一等。其实了解大学生活的人都知道,大部分硕士生的在校生活比本科四年过得更加松散,而且硕士生和本科生争抢工作机会的时候,硕士生不一定会占到便宜,因为工作难度差不多,而且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本科生或许更愿意降低就业条件,这样的结果会让单纯读研的学生感觉时间欺骗了自己,无端地耗费了生命光阴。
近些年来,很多青年感觉艺术院校毕业后就业去处比较好。实际上,在北京的八大著名艺术院校中,毕业生就业状况确实比一般院校好一些。这些学校学生在校生活时,几乎每个月都有面向社会的艺术表演机会,他们因此接触到了各色社会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为艺术院校学生在调整心态、适应社会职业方面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在就业表现上就远远走在其他一些学校学生的前面。
就目前各类高等学校的校园生态看,艺术院校比较好地体现了学习与就业、个人与社会交互成长的关系。艺术学校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缺乏量化标准,很难清楚地区分出优劣,每个学生都明白艺术是多样性的,老师的眼光不一定代表市场需求。因此,他们一般不会因成绩的好坏而有心理上的优越感或自卑感,反而促使他们寻找社会文化需求的热点,并且自觉按照社会的需求磨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艺术院校的清晨和傍晚景象也是富有特色的。有的学生很早就起床,在校园练形体、练发声、练乐器,有的学生却因为各种原因稳稳地躺在床上睡懒觉。上午,学生们经常在上课中间跑出来接电话,联系晚上要参加的演出活动。联系好演出活动的学生,中午就要开始准备鞋子、衣服和化妆品,调整一天的心态。下午如果碰上没有必要去的课,他们便忙着处理必要的人际交往,办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情。傍晚,教室里自习的学生可能不多,但有的是在别的地方进行设计制作,或是练习专业,有的是在从事商业表演,还有一些为了自己的前程而不得不去陪同一些重要的客人。很多人认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社交方面有一些糟粕,可是就算是沼泽,青年学生在从学校转向社会的过渡中也必须去涉足,开创自己的人生。很多时候,他们会因为参加社会活动耽误上课,为请假找借口而头疼,但现实告诉他们,这是他们的专业特点,是他们的兴趣选择,是他们的生活向往。
就业心理的变化,对生活状态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艺术学校学生的生活状态直接反映了学生的生活倾向性。如果说在特别的就业压力之下还有成功的生活模式可以推荐的话,笔者愿意推荐一般高等院校的学生向艺术院校学生的生活倾向学习,学习他们刻苦磨炼专业技能、接触各种社会力量、自立于社会的精神和心态。
有趣的是,由于矛盾纷呈的就业形势,2009年出现一些与就业有关的网络流行语,表达青年学生们内心复杂的感受。比较典型的有:普相女:参加过选美和模特比赛的女性就业时优先于普通相貌的女性。
毕婚族:毕业马上结婚,寻找社会后盾资源,共同承担社会压力。
学士后:因为在2009年1月有北京政协委员建议,在企业建立学士后、硕士后制度,于是有人在网上调侃说,博士后面还可以设勇士、烈士。
考碗族: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碗,直辖市省级公务员是银碗,地市级是铜碗,镇街道是铁碗。
面霸:频繁地去面试,经验丰富的人。
拒无霸:多次面试不成功,仍不气馁的人。
群殴:在用人单位参加分组对抗,竞争有限岗位的面试形式。
电面:很多企业收到简历后,会打电话核实求职者的背景、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技巧。由于电话来得突然,许多学生完全处于被审查状态。也有叫E面,即网络视频面试。
这些带有诙谐无奈的描述形式,反映了青年在就业路上处于绝对弱势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青年学生无助的生活状态。
第二节 对就业难的心理预判
前面分析了青年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心理预期不稳定、既想独立又想依赖的自相矛盾的特点以后,以下引申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就业困局。了解这一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青年心理适应不良或者心态不安的社会背景。
一、产业布局失调
(一)郎氏六加一理论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专栏在2008年7月23日的节目中,邀请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座谈。郎教授认为,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宏观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定位失调。他认为,现代国际化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有六大环节,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其中,真正需要大学生做的是产品设计、订单处理、仓储物流等高技术环节。可是中国的制造业仅仅是来料基础加工,只做产业链中的六分之一,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在国外,国内就业渠道狭窄是必然的。郎教授建议说,如果要增加就业渠道,就要打破行业非常规的垄断,严格遵从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僵化的产业结构,整合产业链。要从国际化大物流战略规划出发,注重产品设计,保障服务,多途径运输等,把这些产业整合成一个系统化的以市场为枢纽的布局,满足更多的就业需求。郎教授在2008年去过很多地方演讲,都涉及到了这个题目,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有人称之为郎氏六加一理论。
其实,郎教授提出的宏观战略疑问,以前就有人提出过。根据《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4月21日报道,调整产业结构被各级政府喊了很多年,但实际效果却不如人意。市场规则是否被真正确立、给了市场主体自由竞争的机会?或是被垄断力量任意切割?政府是否真正退回到了规则维护者的地位,或是带头破坏市场规则等。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改革措施也没能落实,导致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一句空话。
郎教授似乎是把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提出来了,而且描述更清楚了。
(二)补充与讨论
也有人不认同郎教授的观点,认为国际竞争仍然是产品的竞争,不是产业链的竞争。只要创立了世界级的品牌,那六个环节自然而然就运作起来了。所谓的六个环节,是围绕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去运作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品牌竞争胜利之后催生了六个环节,而不是靠六个环节本身去竞争。
还有人认为,政府办事机构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领域。国家推行低技术发展战略,对高新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投资不足。高技术产业(比如电脑产业、软件业、汽车业、军工、航空航天)和虚拟产业(比如娱乐、网络虚拟社区商业开发、金融服务、品牌规划等)这两个大量需要青年知识分子的产业,缺乏长期有效的发展规划,人才需求薄弱。另外,国家法制化进程迟缓,执行阻力大,缺乏公正的话语权,导致法律人才市场发育不起来。笔者不是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不能妄加评论专家的见解。
简单就他们的观点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分析观点是对上述郎教授观点的友好补充和细化。郎教授描述了一个规范体制下经济产业链发展带动就业发展的模式,从中提出了就业市场被压缩的原因。从根本上看,青年就业矛盾反映了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平衡,出现了经济高增长与就业低增长脱节的困境。真正快速增长的产业,往往是政府垄断的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就业渠道被牢牢控制。在国有为主的传统体制下,生长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自由职业者受到很多限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生长发展的安全性比较差,生命力不稳定,就业吸纳力非常弱。二是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尽管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从长期看有助于缓解这种不平衡,但是近一些年还是看不到缓解就业矛盾的功能。青年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就业的成本非常高,不得不集中在少数大城市。避害趋利是人的本性,由于这些严重不平衡的区域发展状况,导致青年无法充分就业。
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法规化和规范化是保证青年就业的大前提,一面是市场化运作,一面是政府行政垄断化管理,青年在这样几乎二元化的经济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出现心态变化、甚至逆反心理是可以想象的。
笔者不赞成围绕品牌战略形成产业链的想法,同意国家主要管理机构不能充分吸纳青年就业的分析。笔者相信,只有形成法规化的产业链系统,才可能谈得上培养和诞生国际化品牌,否则,在一个混乱的市场秩序中怎么可能诞生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品牌?
二、高校管理失范
从宏观上看,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兴盛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中国科技走向国际文化舞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高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青年学生就业困难不断加大的现实,而这种事实首先是与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一)专业设置僵化
大学毕业生对大学专业设置方面的弊病,多少都会有一些体会。
那么,我们的大学在专业设置管理上,怎样逐渐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中国新闻周刊》在2007年10月17日发表黄艾禾、王琴的文章《中国高校专业设置:冷热流变五十年》,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高校专业设置的变化过程。1952年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分校、系两级管理,系下设教研室、专业。仅用了一年时间,全国高校就按计划需求设立了215种专业。到1963年国家统一制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公开的通用专业目录为432种,数量增加一倍。到了1982年,国家高等学校专业大调整,全国《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的专业数量达到1343种。2007年3月7日,教育部公布《2006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高校设2781个本科专业和11个医学类专科专业,并可以从当年开始招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是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和需求设置专业,也就是根据社会市场需要设立专业,等到专业学习结束,有了毕业生,并且授予了学位,才可以进入专门的专业目录。
这么多高校新增专业,对于考生意味着什么?黄艾禾、王琴的文章中引用了《中国青年报》的相关报道称,2006年全国有407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超过36万人。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南京大学法学院甚至给校友发出求助信。除此之外,新闻、英语、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也同样在就业市场遭遇尴尬。不考虑社会实际需求,专业设置恶性膨胀,直接结果就是青年在狭小的专业范围内,与社会需求渠道无法对接,从而失去就业方向。
根据《东南早报》2009年7月22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北京市属高校“十一五”规划的内容来看,多数高校都强调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发展定位,学科建设雷同。20所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中有12所高校将自身定位于多科融合、渗透、协调发展的高校,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强调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综合发展。这种缺乏差异化理念指导的行为,表现在学科专业的规模扩充上是什么样子?截止到2008年9月,北京市属本科高校共有专业布点560个,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1个门类的176个专业。
不断扩充的新型专业,给青年幼稚的头脑带来了无穷的就业遐想。但是从青年现实就业的窘境看,社会并不需要这些过分细化的所谓专业人才,专业学科越是细分,与社会就业需求的应对性越差。
归根结底,专业设置过细和交叉重叠,延续了传统的管理思想,没有根据社会对人才真实需要及时转变,片面突出了市场化招生带来经济收益的环节,表现出僵化落后的一面。其结果是导致青年学生专业知识力度越来越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多专业交叉问题的能力反而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