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3281900000024

第24章 耶鲁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研究(1)

一、学校简介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坐落在离纽约市不远的康涅狄格州纽黑文(New Haven)市,是全球最好的大学之一。耶鲁大学历史悠久,其创建时间可以追溯至17世纪40年代。当时殖民当局的教士们力图在纽黑文开办一所大学,以便在新大陆保持欧洲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传统。1701年这一设想得以实现,当时康涅狄格州法院通过了《自由建立大学学院法案》,该法案指出:“在学校,青年可以学习艺术与科学,再通过万能上帝的祝福,他们能更好地为教会和国家服务”。1718年,学校为感谢耶鲁的捐赠,更名为“耶鲁学院”。建校一百年间,耶鲁迅速发展。19世纪和20世纪期间,创立了研究生院和各专业学院,并于1869年开始招收女研究生,1969年开始招收女大学生。从此,耶鲁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目前,耶鲁有5247名本科生,6169名研究生,其中国际学生数为1872人,国际学者1920人。

耶鲁大学作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其学生来自美国50个州和世界各地,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该校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如今,国际学生约占该校在校生的16%。耶鲁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知名教授均在国外接受训练或教育,在众多研究领域具有全球重要性。耶鲁大学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多,且日益重视对国际问题的研究。

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Luxet Veritas,拉丁文)。像所有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一样,耶鲁大学对其使命有清晰的阐述,即创造、保护和传播知识。耶鲁大学着眼于向世界最优秀的学校看齐,以最高水平完成使命。该校致力于在美国及全球范围吸引背景迥异、才能出众的学生,并将他们培养成在学识、职业及社会中均出众的领袖型人才。

耶鲁大学人才辈出,这里诞生了五位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杰拉尔德·福特(Gerald Ford)、乔治·布什(George Bush)、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乔治W.布什(George Walker Bush)。当今世界不少国家的领导人也都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耶鲁大学与中国也颇有渊源,早在1854年,历史上第一位求学美国的亚洲人——中国的容闳就是在耶鲁获得的大学学位。中国的“铁路之父”詹天佑也于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学院(Sheffield Scientific School)。

二、学生事务管理概述

校长、教务长和7位副校长是耶鲁大学管理层的重要成员。7名副校长分管外事、后勤、人事、财务等事务,教务长则主管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研究与学生事务。从耶鲁的组织构架图可见,教务长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其地位等同于另外7名副校长,主管的部门或具体工作主要包括教务长办公室(Provost's Office),文理教师(Faculty of Arts&Sciences),耶鲁学院(Yale College)、文理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Arts&Sciences)等学院,宗教音乐研究所(Institute of Sacred Music)、社会与政策研究学会(Institution for Social&Policy Studies)、全球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等研究机构,以及健康服务部门(Health Services)、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Library)、艺术馆(Art Gallery)等等。

耶鲁大学包括三个重要的学术体系:耶鲁学院(Yale College),即耶鲁大学的本科部(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文理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及众多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此外,耶鲁还拥有大量的中心和项目、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行政支持办公室(Administrative Support Offices)。

耶鲁的学生事务工作由各学院自行管理,尚未设置学校层面的学生事务办公室进行专门管理。从图8-3来看,学生事务、教学与研究均归属教务长管理。耶鲁学院作为耶鲁大学的本科部,是耶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以耶鲁学院为例,来说明耶鲁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情况。

耶鲁学院院长办公室在其下辖的学生事务办公室的配合下,负责决定有关学生生活、校园纪律、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政策。同时还负责所有学生组织的注册事宜,负责监督学生社团正常运转。另外,院长办公室还要管理学院的四个文化中心,负责大一新生事务和本科生的剧场表演及特殊活动。

耶鲁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使命如下:学生事务处长办公室和耶鲁学院本科生组织委员会致力于帮助学生发展社团、策划活动,并为学生们提供财务建议,厘清大学的政策和各项程序,并赋予学生使用大学的资源和设备的权力。

耶鲁学院的学生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学生社团、文化中心、住宿管理、助学金和奖学金。相关的主要行政管理部门是学生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文化中心(The Cultural Centers)、新生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Freshman Affairs)和本科生剧场表演及特殊活动办公室(Office of Undergraduate Productions and Special Events)。其中,学生社团是耶鲁大学学生工作的重要一块。在耶鲁大学的网站上这样写道:“耶鲁大学认识到本科生组建社团能够并且事实上对提升教育质量有所裨益,因为这些社团能够提供课程之外的各种机会来锻炼学生,从而促进个人的发展与成长。除此之外,大学本身也能从学生社团提供的服务和活动中获益。因而,耶鲁大学鼓励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并积极投身社团活动,只要这些活动不和学校政策违背且不侵犯社团成员的权益。”文化中心包括亚裔美国文化中心(Asian American Cultural Center)、拉丁文化中心(Latino Cultural Center)、非裔美国文化中心(Afro-American Cultural Center)和美洲土著人文化中心(Native American Cultural Center)。耶鲁的新生事务办公室,专门负责与新生相关的事情,相关网页上提供了校历、新生手册,写明了新生可利用的资源、项目及注意事项。耶鲁学院有关学生事务的机构设置如8-4图所示。

除此之外,耶鲁学院还提供了诸多项目,来提升学生的能力、技巧,促进学生发展。其中,跨文化事务委员会(Intercultural Affairs Council)致力于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尊重和欣赏,消除文化和种族歧视,鼓励学生在宗教、性别、性取向等话题上采取更宽容的态度。此外,作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家庭周末(Family Weekend)项目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学生事务管理项目选介

(一)学生住宿管理

耶鲁学院作为耶鲁大学的本科部是大学的核心,实行“住宿学院”制度。实际上,该制度是美国大学对欧洲古典大学住宿学院制的沿袭,美国大学的许多本科生院均沿用这一模式。在1860年到1910年间,美国的高等教育处于德国的影响之下,掀起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运动,而重视研究的负面结果是本科生教育受到忽视,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渐行渐远。因此,哈佛大学最早效仿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建立“住宿学院”,但为了不影响哈佛本科生院的地位,这些“住宿学院”被称为“学舍”(house),而不称之为学院。20世纪20年代,由于耶鲁学生人数激增,致使教师与学生的接触相应减少,教师不能像从前那样辅导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受到全面教育与影响的机会,耶鲁认为这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另一方面,学生人数的增加还导致了学生年级意识的削弱,相互间交往减少。为解决这一问题,1925年耶鲁校长詹姆士·安吉尔提议仿效剑桥模式建立住宿学院。与哈佛不同,耶鲁称之为学院(College),而非学舍(House)或宿舍(Dorm),希望借此独特的制度使其学生所受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而且注重于在起居社交时所学到的人生道理,并从中获得终生的友谊。经过多年发展,耶鲁的住宿学院制度已经成为耶鲁大学教学组织的特色,成为耶鲁社会群体最基本的结构之一。

耶鲁学院的每个“住宿学院”约有350—500名本科生,男女比例对等,配有院长(Master)和主任(Dean)各一名。每个“住宿学院”都拥有自己的餐厅、客厅、庭院、图书馆、娱乐室等。为了增强学生对住宿学院的亲切感和荣誉感,耶鲁学院的每一个寄宿学院都组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团体,如体育俱乐部、文艺剧团、音乐演奏队、爵士乐队、读书会、诗社和政治活动小组等。更重要的是,住宿学院的活动使学生们更珍惜学院的良好形象,从而达到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目的。

与此同时,住宿学院并不是将学生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学院内,而是鼓励学生参加校方的活动,使用学校的资源。因此住宿学院制度使学生在体验住宿学院所带来的凝聚力和亲密关系的同时,亦能使他们享用大学的各种文化和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