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多多和女人们胡闹,就把脸色一沉,对多多:
(字幕)“阿多!空手看野景么?阿四在后面收拾蚕房,快去帮他。”
老通宝用火红的眼睛盯住阿多,看他进屋子去了。
老通宝掮着蚕台从家里出来,将蚕台放在溪边。
老通宝由溪边回来站在廊下,望着屋里挂在竹竿上的三张蚕种。
(特写)三张蚕种:一张改良种,两张余杭种。
在廊下糊“蚕箪”的四大娘。一张鹅黄的桑皮纸,糊得很平贴;然后又照品字式糊三张小小的花纸——中央一张是“聚宝盆”,另外两张是手执尖角旗的骑马的“蚕花太子”。
蚕箪的特写。
老通宝走近四大娘身边,气喘喘地:
(字幕)“四大娘!你爸爸作中人借来的三十块钱,只买了二十担叶,将来吃完了,又怎么办?”
四大娘将糊好了的蚕箪晒在太阳里,生气似的:
(字幕)“现在就着急买叶,象去年一般的多下来又怎么办?”
(特写)老通宝听到“去年”两字,把脸一板:
(字幕)“什么话?你倒先发利市!自家地上不到二十担叶,能养三张纸的蚕吗?”
四大娘气愤愤地站起来,满脸反抗的神气。
(字幕)“噢,总是你的不错!我只晓得有米烧饭,没米饿肚!”
老通宝气紫了面孔,要发话,又忍住。(淡出)
(字幕)几天之后。
(淡入,特写)旧式历本。老通宝手指指在“三月二十六日”这一天上;下面,两个木刻的黑地白字:“谷雨”。
(退后至中景)戴着老花眼镜的老通宝;在洋灯下做针线的四大娘;阿四正拿了蚕纸在灯光下看。
(特写)黑芝麻似的细蚕子,没有一点孵化的征兆。
多多望着蚕纸。四大娘放下针线,对阿四说:
(字幕)“六宝家快要窝种了。他们看的是洋种。”
多多站起身来,随口道:
(字幕)“今天荷花说,她家昨天已经窝了。”
(特写)老通宝听见荷花两个字,就把眼睛一睁,合拢历本,指着多多骂道:
(字幕)“那女人是晦气星,谁惹了她就得败家,下次再和她开口,我就告你忤逆。”
四大娘禁不住笑了出来;多多满不在乎地跟着笑。(淡出)
(字幕)瞧!他们怀抱了十分希望和恐惧,来准备春蚕的决战!
(淡入)六宝家正在稻草做的“切叶板”上细细地切叶。
阿土家正在向“蚕花太子”焚香祷告。
荷花家。根生将叶理成一叠;荷花踮起脚尖将蚕箄放到蚕台上去。
老通宝家。四大娘将蚕纸用“肚兜”包好,缚在贴身小衫上。
(溶入)老通宝左手拿了一个大蒜头,将右手的一些烂泥涂上。
(特写)涂了泥的大蒜头。
(镜头退至中景)老通宝的手索索地抖着。虔敬的表情。
(全景)老通宝手拿涂泥大蒜头,手索索抖着,虔诚的走到蚕房的墙脚边,放下;嘴唇象默祷一般地动着。
老通宝家灶房
(字幕)在期待和紧张中过了三天。
四大娘心神不定地正在烧饭,时时看着饭锅上有没有热气冲出来;老通宝拿出预先买了的香烛,点起来,恭敬地放在灶君神位前面;阿四从外面采了一把野花回来;小宝帮着将灯草剪成细末。
(特写)小宝将灯草末和揉碎了的野花混在一起。
只有多多站在旁边张着嘴笑。
(特写)饭锅上水蒸气直喷!
四大娘立刻跳起来,把“蚕花”和鹅毛插在发髻上,往蚕房去。老通宝从柱上拿下秤杆,跟在后面。
老通宝家内连蚕房
(溶入)老通宝拿着秤杆;阿四拿了野花片和灯芯末;四大娘揭开了“蚕纸”,从阿四手里拿过野花和灯芯末,撒在上面,又接过老通宝手里的秤杆,将蚕纸挽在秤杆上,于是拔下发髻上的鹅毛,在蚕纸上轻轻的拂。
(特写)鹅毛将花片、灯芯、“乌娘”一起拂到蚕箪里,又轻轻地将这些拂成小小的一堆。
喂叶,将拂好的一箪放在蚕台上,又拂第二张。
(字幕)这是一种千百年来相传的仪式!今后一个月,他们便要整日整夜地和恶劣的天气以及不可预测的运命进行搏斗。
(特写)蚕箪上的乌娘,正在蠕动。
(中景)老通宝和四大娘放心地透了口气;阿四将理好的叶子交给四大娘;老通宝悄悄走到墙边,将那“预兆命运”的大蒜头拿起来看。
(特写)大蒜头上只有两三茎叶。
(特写)他的脸色立刻变了!
(选自《五四以来电影剧本选集》(上),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出版)
作品导读
在中国现当代剧作家中,夏衍对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有着与众不同的热情。《祝福》、《林家铺子》、《憩园》、《二月》等小说,都是经由他之手而呈现于大银幕。至于何种作品适宜于改编,夏衍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要有好的思想内容,作品对广大观众有教育意义,这是先决条件”;“要有比较完整紧凑的情节,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即有矛盾、有斗争、有结局”;“要有几个(至少一个)性格鲜明、有个性特征的人物”。他认为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剧本就没有灵魂;如果仅有情节而缺乏性格鲜明的人物,“那么片子拍出来,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部所谓‘情节戏’,不仅容易概念化,而且不能感人”。(夏衍《改编问题答客问》)
基于这种一以贯之的理念,茅盾的小说《春蚕》刚发表不久,便引起了夏衍改编的兴趣。原著通过老通宝一家养蚕破产、丰收成灾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内外交困中农村日渐凋敝的严峻局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夏衍的改编既做到了忠实于原作,同时又按照电影艺术表现上的特殊要求,恰到好处地作了必要的改动和发挥。例如剧本开头的“序曲”,用一组画面和统计数字,点出了当时丝绸工业出现危机的原因和现状,预示了老通宝家的悲剧故事难以避免。而为了突出老通宝固执、迷信的性格,剧本反复运用他以大蒜头占卜吉凶的典型细节,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为了与原著沉郁的风格相一致,夏衍还尝试使用了“非戏剧化”的手段,淡化情节线索,以近似纪录片的写实手法,表现了蚕农修蚕台、糊蚕单、窝种、育蚕花等劳动过程。在忠实于生活和原著的准则下,整部影片处理得朴实无华、真切感人。
1933年,明星影业公司将夏衍改编的《春蚕》拍成影片,由程步高担任导演。这是新文学作品首次登上大银幕,尽管在票房上不算成功,但引起当时文艺界的普遍重视,被赞许为“制作者大胆的、进取的一种尝试”、“在电影界里,这样的题材根本不曾有过”。同在上海的鲁迅也以《春蚕》为例,表扬国产电影终于在洋片的垄断中“挣扎起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鲁迅《电影的教训》)
而1933年也是左翼电影走向繁盛的一年,《铁板红泪录》(阳翰笙编剧)、《女性的呐喊》(沈西苓编导)、《压迫》(洪深编剧)、《香草美人》(马文源改编)、《三个摩登女性》(田汉编剧)、《都会的早晨》(蔡楚生编导)和夏衍编剧的《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脂粉市场》、《前程》等剧本,都在这一年摄制完成。这些影片大多直面社会,在内容上“尽量利用大众的真生活”,形式上则强调“多动作,少对白”,镜头语言简洁明快,使之前被商业电影左右的影坛,一时充盈着真实而新鲜的时代气息。在新文化人的参与之下,电影终于和小说、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承担起了“救世”和“启蒙”的社会功能。
拓展阅读
程季华主编:《夏衍电影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2005年。
(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