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际传播策划
3286500000038

第38章 媒介机构国际传播定位策划(6)

8.大胆计划,谨慎实践

新闻策划大胆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落实策划。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新闻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而不流于纸上谈兵。在策划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论证,使每一步骤的设计都切合实际,能够扬长避短,具有可行性。CNN国际频道不仅注重策划的创新性,也注重策划的可行性。其新闻策划出色的效果靠的是媒体工作者的不断实践,而非凭空想象。

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报道中,CNN国际频道动用了虚拟技术,尝试进行新的时空组合。在一次异地连线中,身在CNN纽约总部的主持人沃尔夫与在芝加哥的记者杰西卡·叶琳,在同一画面中进行了一次跨越空间的对话。通过35台高清摄像机同时拍摄这位记者,形成一个人的立体图像,再将信号实时传输至纽约演播室,生成记者的动态全息影像。这次全息影像技术在大选报道中的应用就超乎寻常。全息影像形式虽新颖,但它投射的人像周边有一条高光线,看起来并不自然,并且受技术限制必须要在绿色帐篷里拍摄,无法把所处环境交代给观众。CNN副总裁伯曼曾专门为此去以色列考察了全息影像的摄像机技术。他在事后说:“使这项技术达到预想效果花了十年时间。”由此可见CNN国际频道的策划人员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

三、点评

媒体巨头CNN的战略重点曾经是美国国内市场,如今这个市场在不断萎缩。CNN国内收视率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CNN长期坚持中间路线,而后起之秀福克斯等媒体则力推一批党派色彩颇浓的主持人,以此培养忠实拥趸。其次,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网看新闻,而非高昂的滚动电视新闻。再次,在上世纪末,只有CNN一家公司提供24小时新闻服务,现在则有多家公司与之竞争,僧多粥少,收视率下滑也不足为奇。

而CNN高层宣称公司正处于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CNN负责节目制作的高级副总裁巴特·菲德尔表示:“我们仍能面带灿烂微笑出现在这里。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新闻品牌,我们是优秀的新闻从业者向往之地,无论世界上什么时候发生新闻事件,人们都会将电视频道切换到CNN。”

此言非虚。2009年,CNN的利润连续第六年出现两位数增长。它的主要阵地已由国内转向国际,国内收视率并不是其成就的可靠尺度。

尽管如此,它仍是美国最受认可的一个新闻标志。它向外界传递美国公民的价值观,提出了一系列新闻业黄金标准,为新闻业培养了大量精英,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精彩的报道吸引了大量观众。

从曾经的“鸡汤面新闻公司”到今日的国际新闻帝国,CNN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成功的新闻策划。当今媒体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新闻策划能力的较量。新闻策划本质是在新闻媒体实际运作之前及运作过程中,根据对相关信息的占有与分析,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周密地设计与修正行动方案,传播真实准确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服务于公众。它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获取传播效果、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CNN国际频道的新闻策划中可以总结出宝贵的媒体经验,以资借鉴。

四、小结

CNN对下属的国际频道常用的原则有创新制胜、登高望远、百密无疏、切实可行、巧借东风五大原则。

(一)创新制胜原则

CNN总裁特纳说:“每件事情都有风险。天会塌屋会倒,谁能预知未来?我要以令世界耳目一新的方式做新闻。”任何一次成功的策划,必然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和理念的创新,对常规观念的扬弃和对新想法的追求,永远是策划的核心和魅力。

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创新是前提,策划是手段,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是目的,没有创新,就不可能策划出新闻精品。摒弃传统思维,打破常规,以与众不同的创意赢得策划的主动权。突出新闻事件的新奇性,才能满足公众的好奇、求知、求逆心理。

(二)登高望远原则

巴斯克和艾索斯两位管理学者曾经说过:“人与其说受制于工具,不如说受制于视野。”CNN的策划者在策划时,能够超越此时此地的时空限制,站得高进而望得远。这种起点较高的策划,往往能带给人耳目一新、高屋建瓴的感觉。

新闻报道策划中的登高望远原则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曰深度,二曰远度。深度即新闻报道的策划不能人云亦云,而要具有思想高度,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层次。远度,即全球视野,将重大事件放到全球的背景中去观察,以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新闻事件。

(三)百密无疏原则

只有点滴完美细节的汇聚,才能成就完美的结局。媒体在新闻策划活动中要尽可能做到周全、严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注意细节,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对、做好,而不注重细节则可能会因为百分之一的失败,而导致百分之百的全局瘫痪,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在一次策划中可能有很多充满创意的闪光点,它们是木桶中的“长木块”,而策划中看似细微的一两处败笔,却可能使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失败的细节会搅乱整个棋局,给全局减分,而一个完美的细节,可能并不仅仅是给100加上1,而是会提升好几个数量级。

(四)切实可行原则

策划方案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表现为能够被实施,并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可行性是策划方案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前提,是梦想变为现实的必备条件,具有可行性的策划方案才是有意义、有效的。创意再新颖、策划书再翔实,如果不能付诸实施,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策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对不确定的因素,CNN总是通过反复验证、不断实践,确定其可行,才将它投入到新闻策划中。

(五)巧借东风原则

巧借东风原则是指借助外部力量或者热点事件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扶摇直上,达到事半功倍的策划效果。

CNN国际频道非常注重对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海湾战争、“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中,从来没有缺少过CNN国际频道的身影。有人甚至戏称,海湾战争有三方人士参加:老布什、萨达姆和CNN。对这场战争的报道也令其声名鹊起。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7年在全球关注的100件大事中,CNN参与报道是最多的,达90件,也是首发报道最多的,达29件。注重对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既是它的职责业务所在,也是重振品牌的大好时机。

第四节 多元化传播策划

在全球化进程中,移民及各国间人口流动将更为频繁而复杂,国际传播也因此超越了以国家地理疆界划分的理念。事实上,随着各国间移民及人口的快速流动,某一国家也面临着以在本土生活或停留的移民、其他国家及民族人群为对象开展国际传播的挑战。换言之,国际传播对象因此更为多元,与之相适应的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的国际传播模式也呼之欲出。

媒体多元化允许社会中的各种观点、文化、语言和团体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心声。其中语言的多元化,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间各种信息交流的基础所在。具有多元化语言的媒体可以在以下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公共事务信息的自由流动;民众通过大众传媒行使言论自由;文化表现形式,特别是使用当地语言的文化形式,以及艺术;民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政治多元化;公众提出的透明度要求。由此可见,媒体语言的多元化环境不仅有助于而且可以保障最大数量地开办电视台、电台广播机构和网站,并且可以在国际、国内和地区等各种操作层面上反映出社会内部最广泛的观点和立场。

一般来说,主流媒体节目内容的制作和传播要求投入大量固定成本,还要付出高昂的一手新闻成本。为此,媒体制作商往往会非常积极地、尽可能为更多的消费者制作新闻节目,播报适合更广泛受众的新闻素材,以此来吸引广告客户。媒体市场的这种纯商业特点可能会导致少数族裔遭到自然市场力量的歧视。

澳大利亚SBS立足于多元化的国际传播,努力平衡该国各民族文化、种族、群体等之间的差异,既促进了本土各文化间良好的沟通与融合,也促进了本国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传播,让世界了解澳大利亚。其独特的多元化定位及与世界多国媒体联动合作模式,在当今国际传播中可谓独树一帜。虽然其受众数量不敌该国主流媒体,但其角色与定位不可替代,这也给多元文化挑战下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案例】澳大利亚民族台多元化定位传播策划

一、概述

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自英国移民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后有来自世界120个国家、140个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亚谋生和发展,目前,有90种不同的语言在澳洲被使用。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澳大利亚特别广播服务(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简称SBS,俗称民族台,是澳大利亚独一无二的多语种、多元文化广播电视机构。它每周通过AM和FM以68种语言向全国播出,所播出的语种超过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之音(VOA)。SBS电视台是一个多语言、多元文化电视台,从1980年10月24日的联合国日开始工作,除新闻、体育和部分纪录片用英语播送外,其余节目均用澳各民族语言配英文字幕播送,为非英语背景人士提供了解世界的机会。SBS网站还在线提供国际新闻、时事、体育、电影、食品等信息以及SBS所有电视和广播节目。

澳大利亚现有三个管理广播电视系统的法定机构,其中,澳大利亚民族电视台和广播台就下属于三大机构之一的澳大利亚特别节目广播事业局,由联邦政府资助,为澳大利亚5个免费的广播机构之一。

SBS所遵循的策划初衷就是:努力使所有澳大利亚人——不论其语言、文化、民族、背景有何不同——均可享受信息性、教育性、娱乐性的广播服务。除此之外,SBS还致力于制作更具有开拓性和高质量的节目。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土壤给了SBS发展空间,让其以自身独特的定位,在澳大利亚国内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30多年来,SBS电台和电视台作为主流传媒的一部分,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一直被看做多民族社会的信息生命线。

二、策划分析

作为全国性质的公共广播公司,SBS旗下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网站,是该公司的三大重要支柱。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和资源共享,又各具特色,其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为澳大利亚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提供了跟进其原住国社会发展或感兴趣的对象国新闻信息的选择。SBS的机构定位策划因此也别具特色。

(一)SBS电视台:服务本国多元民族群体的信息需求

SBS的办台宗旨是:力求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好和最具创新性的节目,以满足本国文化多样性的需求。SBS的节目源主要来自多国媒体,这也是SBS独具一格的媒介机构策划。与国际媒体合作,为本国多民族、多语言背景的受众提供海外最地道的电视节目,也成为SBS传播策划的最大亮点。

一般来说,SBS电视台每隔半个小时轮换一个不同国家的新闻节目,但晚上黄金时段还是播出全国性英语节目。例如,在澳大利亚早晨6点到6点35分之间,可以收看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新闻》节目,时间为30分钟。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新闻联播》,都会在固定时间播放完整的30分钟版。而当地时间晚上8点30分的黄金时段,还可以收看到一次中国内地或港台的华语电影。

每天上午除首播《韩国新闻》外,接下来播出NHK《日本新闻》,香港亚洲电视台《粤语新闻》,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以及《德语新闻》、《意大利语新闻》、《印尼语新闻》、《西班牙语新闻》、《法语新闻》、《希腊语新闻》、《北印度语新闻》、《阿拉伯语新闻》,几乎整个上午全部播各少数民族语的新闻。新闻来源是隔天或当天这些少数民族的祖籍国电视台新闻的转播或摘播。其中,以转播《中国新闻》和《意大利新闻》时间最长,各为30分钟。除转播各少数民族语言的新闻外,也播放意大利语、华语、德语、希腊语、印尼语的电影。中国国产影片也经常出现在该台播放,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但播出最多的还是香港影星成龙的武打片,这也吸引了不少欧洲裔的澳大利亚人,中国功夫文化也在此得到扩散。这种节目编排上的策划,不仅为该国多文化、多背景的人群提供最纯正的资源及信息,也促进了SBS与他国媒体间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