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3287200000018

第18章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色(5)

第三节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的快捷性

对于新闻而言,速度是它的生命力。新闻若没有速度为前提,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比如在2008年报道一件2007年所发生的事件,而这个事件又早已经被人们所知晓,那么这个报道就不具有真正的新闻价值。但是如果所报道的事件在2008年有了新的进展,并且对当前生活又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新闻价值就又得到了体现。媒体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媒体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的历史,从报纸到广播,再从电视到网络,都呈现出速度对于媒体所具有的革命性价值。在网络时代,飞速已经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种现实的信息展现过程。在对国际新闻的报道中,网络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因而网络媒介给中国国际新闻报道所带来的革命性价值也是特别突出的。

一、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的快捷性之表现

在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中,其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这其中既有大量的一般事件和信息,也有一定数量的重大事件和信息,还有一些时间性很强的事件和信息,而在对这些事件和信息的报道中,网络报道的能力都是最为突出的。与传统媒介相比,无论是对一般事件的报道,还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抑或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网络媒介都展现了特有的风格。

首先,在对一般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媒介不仅实现了量的猛增,而且也实现了速度的提升。所谓一般事件其实就是不那么重要的事件,或者说比较细小的事件,这些事件没有什么时效性的特别要求,但当它们被报道出来的时候,也具有真正的新闻价值。比如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中要报道中国百岁以上的老人的生活情况,就不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但只要这样的事件被传播于网络之中,那么就必然会非常快速地让世界各地人民所知晓,从而通过中国百岁以上老人的生活去感受中国人对于老人的尊重、中国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是快速地让世界人民看到这篇新闻报道,对中国就越有好处。在这里虽然速度不是很重要,但若是速度被整合到了一般事件的报道之中,则必然会推进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事业的发展。凡是新闻实际上都是越快越好,人为地阻止新闻信息的传播必然会抑制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对于人的生活方式的提升,还是新闻机构的形象建构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事件实际上是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塑造着整个文化的增进和发展,塑造着国际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正是在对无数细小事件的把握之中人们才认识到了世界的本来面貌。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这并不是只有通过重大事件才能了解的问题,而是一个在无数细小事件中了解的过程。细小事件原本就是我们生活的本来面貌,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存在。生活在本质上不是由重大事件构成的,而是细小事件的无限组合,人们只有了解到足够多的细小事件才可能真正懂得社会的本质。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目的就是让中国走向世界,将世界传播到中国,因此绝对不能忽略对细小事件的报道。为了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地知晓中国,中国国际新闻报道必须以加速度的方式拓展自身的传播方式,而网络媒介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应该是首当其冲的。正是在网络媒介对一般事件的报道与传播中,世界的本来面目才可能真正为每个人所真切地感受。

其次,网络在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真正地做到了快捷性。重大事件发生时,各种媒体都会对其进行及时报道,但是传统媒介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虽然也追求快捷,但是由于自身的特点往往做不到随时报道。如报纸,有时刚刚截稿,突然就发生了重大事件,若不加号外,只能等到第二天了。而即使加了号外,也难以同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相提并论。而广播、电视等,虽然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就可以报道,但它们的传播效果不及网络。当重大的国际事件发生时,只要不是特别惊人,广播、电视一般都不会打破正常的播出顺序进行插播,有时电视仅仅是以字幕的形式在屏幕下方进行滚动播出,之后再制作节目,详细报道。但网络则不同,它可以随时增加新闻,并将该新闻放在特别显眼或重要的位置,而其他的工作根本不受干扰。比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在对这个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无疑具有更为强大的优势。对“非典”患者的病例数量的增多与减少的报道、对“非典”患者的治疗情况的报道、对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始终战斗在一线的报道,网络的传播速度都是其他媒体所比不上的。只要点击关于“非典”的关键词,你所希望看到的信息都会呈现在面前。2000年奥运会期间,新浪网是以这样的速度报道的:一项比赛结束后5秒中出结果、30秒出图片、1分钟出报道、5分钟出详细报道、新闻刷新高峰期每分钟在10条以上。这种追踪报道的刷新速度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无法做到的,多样化的报道形式与速度实现了良好的整合。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报道中网络有了更新的突破。

其三,网络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相比其他媒体而言其快捷性是惊人的。比如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当纽约的双子塔倒下时,华盛顿的五角大楼也受到攻击;而政府马上下令关闭机场,学校和许多单位立刻考虑还要不要继续上学或上班,这样一下涉及很多人物、地点和活动。这时有人想查受害者名单,有人想知道事情的最新进展,有人想知道有关的背景资料等,而中国的传统媒介因受到政策的制约或者惯性使然,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如中央电视台依然按原节目单播出,歌舞升平,风平浪静,只在晚10点的晚间新闻中以简短的消息形式一带而过。有的报纸增加了相关报道,却被宣传部门拿下;有的报纸也只是象征性地表达了中国政府的态度并简单介绍了在那里的中国公民的情况,这些都远远满足不了受众对如此重大的突发事件的信息期待。但网络这时却充分发挥了自己快捷的威力,新浪网短信头条新闻首先发布美国遭袭事件,让新浪网友眼前一亮。搜狐紧随其后,一个小时后开通了“直击美国命运”的专题,并24小时连续播报,吸引了无数受众。虽然网络并没有独立的采访权,但在对待突发事件上它可谓占尽了先机。除此之外,网络还利用自己海量的优势,将所有相关信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并且提供空间给普通人,让他们及时添加信息并做出评论。

中国国际新闻报道在网络时代实现了及时传递信息的使命,这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也给人提供了一个谈论国际问题的话语空间,可以说是人的生活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形态。

二、速度背后的原因分析

网络传播的快捷性的原因当然首先要从技术上寻找,但技术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因素,而我们更需要把握的是一种技术之外的使得网络传输加快的原因。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国际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是由于一种持久而强大的控制性因素,这主要表现为国家作为重要的国际新闻传播主体总是希望自己的国家理念、意识形态、文化主张能够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于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都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并试图建立自己的传播帝国。这是一场经济的斗争,经济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然希望被世界全面而真正地了解,于是有意识地调动了其所有的媒介力量,不仅包括传统媒介,而且也非常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完善和发展网络建设,用网络来建立并巩固自己在世界传播体系中的强大地位。

其次,任何信息的传播都需要主体的积极介入,倘若作为主体的人对信息传输没有主动性,恐怕很难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态势。互联网的国际新闻传播之中我们要明确自发的新闻报道模式所具有的信息传播价值。“互联网络之所以吸引人,不只是因为它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大众网络,而且也是因为它是在没有设计师负责规划的情况下,自然演变而成的,就好像乌合之众般形成了今天的面貌。没有人发号施令,但是到目前为止,它所有的部分都日渐进步,令人叹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