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3287500000010

第10章 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个案研究(1)

江苏城市频道是一个由江苏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转变而成的频道,创办之初在全国率先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收视率的节节攀升使这个频道晚间五小时的收视排名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南京市场第一的位置,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苏“第一地面频道”。

2011年江苏城市频道发展定位的关键词为民生、法制、健康,而前两个关键词可谓是城市频道新闻节目的主要定位。民生定位的积极实践个案首推《零距离》,而法制定位的积极实践个案当推《法治集结号》。当下城市频道的几档新闻节目秉持着公益服务的理念,以往在新闻节目播出过程中屏幕下方滚动字幕的主要内容是动态新闻,现在则更强调求职、地铁失物招领等服务性实用信息的传播。

索福瑞江苏市场三时段目标观众总收视率对比数据显示:从性别来看,2010年度晚间与全天时段男性观众的收视较2009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2.75%和0.85%;从年龄来看,晚间55岁以下观众的收视增幅最大,达8.48%;从学历来看,晚间初中以及小学以下学历的观众收视有所增长,分别为5.85%和5.69%;从地域来看,晚间乡域的观众收视有所增长,增幅为5.24%。

三时段2010年市场目标观众构成比例调查数据则显示:从性别来看,男性观众白天时段的收视比例略增了0.82%;从年龄来看,45岁以上观众依然是各时段的收视主体;从学历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依然是主力;从区域来看,乡域观众依然是收视构成主体,占到了六成以上的比例,但城域观众比例也略有增长。目前乡域、中老年和低学历依然是省网目标观众的主要特征。

目前,城市频道节目与受众实现互动的平台有电话调查平台、微博互动平台以及网络讨论版平台。频道更多地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推广形式,考虑到上述平台的网友并不足以影响节目的收视表现,因此频道还举办了“社区行”之类的活动,以求更为有效地走近节目的目标观众群体。

城市频道没有专门的受众管理机制,相关的受众信息基本依靠央视—索福瑞所提供的调研数据。受众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广告和活动两个层面。由于城市频道节目所锻造的公信力,屏幕线下资源衍生产业回报达4000万,如频道2011年的《万家灯火》栏目光碟销售近1000万。

城市频道节目目前的广告销售情况为:2009年频道广告创收2.5亿,衍生产业创收3000万;2010年频道广告创收2.9亿,衍生产业创收3300万;2011年衍生产业创收4000万,广告创收3.4亿,其中白天时段广告创收2000万,其余3.2亿创收来自于晚间的五小时时段,其间新闻和电视剧各自贡献一半,晚间五小时时段新闻节目创收约1.5亿。在衍生产业的0.4亿元收入中,主要为节目版权收入及地面活动冠名权、加盟的收入。

江苏城市频道于2010年全面完成收视目标,以收视率5.61%、份额12.09%卫冕南京市场“第一频道”,分别领先市场第二名1.03%和2.2%。《零距离》则以收视率6.53%、份额14.13%卫冕市网“第一新闻栏目”。2011年4月,江苏城市频道以5.68%的收视率和12.58%的市场份额排名市场第一。2011年5月,城市频道以5.93%的收视率和13.24%的市场份额继续领跑市场,月份额净值增幅为5.2%。

从索福瑞江苏省五城市(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收视数据情况来看,较之2009年,2010年江苏城市频道在省内重点城市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在苏州、无锡、常州三地区率先实现了全面突破,晚间五小时收视份额增长明显,其中苏州地区增幅高达116%,无锡和常州地区收视份额也分别增长了76%和70%。

江苏城市频道节目总时长为20小时,其中节目首播量为4小时50分钟,复播量为4小时。频道原创的新闻节目主打晚间时段板块,共有四档,总时长为2小时10分钟,具体包括:《点击》(17∶30-18∶00)、《法治集结号》(18∶00-18∶30)、《石头会说话》(18∶30-18∶40)、《零距离》(18∶40-19∶40)(注:为了适应江苏省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推进,以及城市频道在全省数字网的覆盖情况不断改善的现实情境,2009年5月1日起,江苏城市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升级”的主要目标是扩大题材范围、加大评论比重、增强与新媒体的互动。

此外,频道还播出另两档非自制的新闻节目,分别是时长1小时的早间新闻服务资讯类栏目《早安江苏》(7∶00-8∶00),以及时长40分钟的通过主持人、嘉宾、记者或多媒体观点引入等环节,对新闻事件或话题展开群体评述的夜间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夜宴》(22∶30-23∶10),城市频道为上述两档由总台新闻中心制作的节目提供了播出平台。

目前,来自协作体或其他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占城市频道年播出新闻量的比例较低,主要集中在《点击》栏目,该栏目通过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和全国SNG新闻协作体两大平台,挑选出部分有价值的民生新闻予以播出。城市频道采用协作体或其他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比例较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频道自身新闻节目自制量大,播出窗口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本地观众地缘性收视需求的考量。

UGC节目占城市频道年播出新闻量的比例较低,《零距离》从开播起就培养普通市民作为马路新闻的眼线。目前,在南京市区和郊区,基本每4-6平方公里就有一名向频道提供新闻线索的市民通讯员。城市频道的“SNG卫星连线组”在播报新闻时也往往靠通讯员作为报道的前端。城市频道每天播出的新闻中,来自通讯员的报道约有3-4条,平均单条新闻时长为1分30秒。

2010年江苏省网市场人均每天收视分钟数的分布情况调查显示:新闻节目的增长态势较之2009年最为明显,晚间时段增幅高达33%,全天时段增幅为22%。根据索福瑞南京市网调查数据,2010年全天(6∶00-24∶00)、白天(6∶00-18∶00)及晚间(18∶00-23∶00)三时段的人均收视分钟数均有下降,其中市场人均每天总收视分钟数从2009年的214分钟降至2010年的207分钟;白天时段从2009年的60分钟降至2010年的58分钟;晚间五小时则从2009年的145分钟降至2010年的140分钟。

尽管从节目类型来看,新闻节目仍是观众关注最多的节目之一,但新闻节目的市场人均每天总收视分钟数从2009年的34分钟降至2010年的32分钟,降幅为6%;白天时段人均每天总收视分钟数维持不变,为7分钟;晚间五小时则从2009年的27分钟降至2010年的25分钟,降幅为7%。

江苏城市频道《法治集结号》开播于2010年6月8日,其主要内容包括法治类短新闻和法治专题。资讯与短新闻方面主要包括聚焦政法机关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安全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解读出台或修订的法律法规,关注针对本省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对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需要向社会公开的信息以及全省各地社会治安情况向公众发布防范提示等。另一方面,对于日常突发事件和社会新闻也注重从法律的视角进行观照。法治专题方面则以典型案件、重大案件侦破和审判报道为主。目前,城市频道与省市法院合作推出的《纪录》、《重案组》,与市公安局合作推出的《杨警官说治安》,与省法律援助中心合作的《法援专题》等专题板块均将“移师”新节目新时段。收视数据显示,《法治集结号》南京市网的收视份额开播当周为9.33%,到12月底就已上升到了13.44%,环比上升了16.5%。同时,在省网、苏锡常三地均提升了时段收视份额。苏州市网的收视份额同比、环比均大幅上升,最高幅度达500%以上,无锡市网的时段收视份额从开播前不到1%到现在已突破了3%,常州的收视份额最高点已经达到11.47%,无锡、常州两地收视份额增长均在20%以上。《法治集结号》在苏南地区收视份额的大幅上升,带动了频道在苏南地区市场份额的提升。

2010年《法治集结号》市网份额均值为10.45%,略低于2009年同时段的11.61%;2010年市网收视率均值为3.46%,略低于2009年同时段的3.88%。而《法治集结号》2010年的省网份额均值为8.46%,同比2009年同时段的6.19%提升了36.7%;与此同时,2010年省网收视率均值为1.34%,高于2009年同时段的0.97%。

城市频道新版的《点击》也出现在晚间17∶30-18∶00时段。《点击》在省、市两级市场年度收视率均值分别为:0.66%、6.08%和2.47%、10.76%;节目份额在省网中同比去年全年同时段增幅为37.9%,在市网中则小幅下降。《早安江苏》则以超过20%的份额成为南京早间时段第一新闻节目。

其他自办新闻节目:《江苏午间特快》(12∶00)索福瑞市网收视率0.32%,省网0.09%;《城市生活资讯》(16∶00)索福瑞市网收视率0.45%,省网0.21%。

有一背景需要说明,目前江苏城市频道节目的省网覆盖情况并不理想,频道在省内的徐州、扬州、南通等地尚未落地,这是频道收视率和影响力的最大制约。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江苏城市频道的新闻生产创新

(一)技术创新

目前,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3G技术已被应用到了城市频道的新闻节目制作中来。2010年起,江苏城市频道一线编导全面配置3G设备盒、可视电话、便携电脑、3G无线上网卡等设备,在2010年上半年的南京长江隧道通车等重点报道中,频道将现有的三套3G直播设备以及一台SNG卫星直播车全部投入使用,在江南、江北设立四个直播报道点,实现了同步直播。

3G直播报道有效地弥补了之前SNG,即“卫星新闻采集”的不足,由于SNG直播设备成本较高,装载全套SNG设备的“卫星新闻采访车”购置成本高,因此数量较少。另外,由于SNG设备基本上是车载,难以短时间内到达事件现场,SNG直播设备的机动性因此较弱;抵达现场后,直播之前的设备调试和准备时间也耗时较长。电视新闻直播时,媒体关注的大多是突发性新闻事件,面对稍纵即逝的突发新闻,记者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进行直播,显得十分被动。

3G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种宽带无线传输技术,3G技术的优势在于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不管新闻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现场有3G信号即可开展视频直播,在网络覆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移动直播,直播现场仅需一名记者、一名摄像师即可,便于频道短、平、快新闻的制作。2010年6月,长江南京水道148浮筒水域发生了一起沉船事故,一艘安徽籍黄沙船不幸沉入长江,有关部门在进行水下探摸作业时,江苏城市频道成功运用3G进行了连线直播。按照常规,卫星车完全不可能抵达现场,超长焦镜头也无法完全展现,3G技术优势立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