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3287500000027

第27章 媒介融合与英国电视新闻节目生产(3)

三、英国电视新闻产制变革

如前所述,媒介融合对于电视新闻产制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为新闻产制的具体工作环节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方法、工具和手段,而且对播出平台和节目样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造,同时,对新闻理念乃至新闻体制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新闻理念

西方新闻业的理念历经百余年的发展,虽然时有变化,但其核心理念——自由与责任的平衡——却一直未有大变。以BBC为例,2003年,著名的“凯利事件”给BBC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其主席戴维斯、总经理戴克、涉案记者吉列根先后被迫辞职,政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来对BBC进行调查,其报告不乏批评之词。BBC也因此事专门成立了新闻委员会,强化申诉机制,并修改了《制作人守则》,还于2004-2005年对全球逾七千名新闻工作者进行了再培训。但是,在这次《制作人守则》修改中,主要涉及的是“公正与正确”、“公平与对等处理”两章,强调不能依赖单一消息来源、对不注明消息来源的可信度进行反复核实等。换言之,改善的是技术性问题,而BBC的核心新闻理念仍然得到了重申,即以下五条:事实与正确;为公众利益服务;公正与多元观点;独立;负责任。

然而,如果从本质上来衡量,新技术与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仍然给英国电视新闻业带来了挑战。

1.新闻的去专业化

新技术变革的重要影响之一是降低了新闻制作的技术门槛,这无形中也降低了新闻工作的专业性门槛。例如,随着照相器材和摄影器材的普及,甚至一部手机就可以拍出达到普通播出水准的视频,每一个新闻现场的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这也使得“民众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应运而生。

所谓民众新闻,或曰公众新闻、参与式新闻、街头新闻等,指的是一种非新闻专业人员使用民用设备采集与制作新闻内容的新方式。2006年,一位自由撰稿人马克·格雷瑟(Mark Glaser)说:“在民众新闻背后的理念,就是没有受过新闻职业教育的任何以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带来的全球传送网络,独立或合作地制作、评论新闻或为现有媒介报道进行事实核查。”

2011年8月10日,伦敦发生骚乱,当时YouTube网站上出现了大量民众自己拍摄的现场新闻,这就是民众新闻的实例。而对于专业的电视台来说,如何应对这种状况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性以便能胜过这些新闻的“业余爱好者”,还是降低门槛以迎合这种新的趋势?

2005年,BBC设立了“新闻学院”(College of Journalism),同时也开设了一个在线网站,它一方面为BBC的全球记者提供了新的提升机会,另一方面也通过类似“网络公开课”的形式为民众提供一种在线培训。这究竟是革命还是招安姑且不论,它毕竟体现了新的媒介融合趋势对于英国电视新闻的冲击。

2.新闻渠道的多元化

与新闻采制技术门槛降低相应的,媒介融合还带来了新闻渠道的多元化。它对于新闻的去专业化同样产生了作用,且产生了更广泛的效应。

如今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收看电视的终端开始多元化。人们不再仅仅坐在家中盯着电视机,他们可能在公共场合看大屏幕,或者在移动中通过手机观看电视,又或者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收看。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必须考虑到终端的多元化带来的挑战,这不仅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也对新闻的内容、节奏、样式提出了要求。

3.新闻的日常化与环境化

随着制作门槛的降低和播出终端的多元,电视新闻也走下神坛,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新闻呈现出一种迷漫化的倾向,它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带来一种交融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也需做出回应。而回应的结果之一就是“全时性”新闻频道的建立。早在1997年底,在新闻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BBC建成了24小时新闻频道BBC NEWS 24,它的口号是“在需要时收看新闻”(“News when you want it”),为观众提供一种全天候的随时新闻服务。BBC 1通过一种24小时的新闻流建立了全时性的新闻频道,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新闻的日常化所带来的变化。

(二)播出平台

对媒介融合这一趋势,电视新闻做出的最重要回应,就是打通各种媒介终端,形成一个全新的、广阔的新闻播出平台。

2007年12月,BBC正式推出一款全新的播放器,命名为iPlayer。它不仅是一个视频播放器,同时还是一种打通各种播出终端的工具,是一种建立新闻播出平台的努力。它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也可以使用iPad等平板电脑和部分手机观看,从而提供了一个在媒介融合环境中全新的收看电视的方式。BBC的高级官员马克·汤姆森表示,这项产品的重要性甚至堪比上个世纪60年代公司首次彩色电视节目的发布。其他的电视业者也不甘示弱,ITV的同类产品叫做“ITV Player”;第四频道也推出了一个类似的竞争产品“4oD”,同样可以同时在互联网、iPad和手机上使用;第五频道则推出了类似的产品“Demand 5”。

此外,BBC还专门针对iPhone手机推出了一个APP应用,它融合了视频、文字、图片,并结合手机的功能提供方便的新闻体验。BSkyB提供的APP多达近十种,除了Sky News之外,还有移动电视应用以及各种体育赛事专用的APP。目前在苹果的iTunes里面提供APP以及Podcast下载已经成为英国电视业极为通常和普遍的做法。

通过这种播出平台的建设,英国电视新闻业将进一步提供全方位的新闻内容,这也符合未来的趋势,即使得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的战略整合,最终实现协同作业。

(三)新闻来源

关于媒介融合对新闻业的冲击,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近年来互联网上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兴起,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公众论坛,也为媒介间的议程设置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英国,社交媒体日益引起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因为它可以提供四种帮助:首先是提供新闻线索;其次是提供现场目击者的采访渠道;再次是可以提供各种新闻资料,如故事、图片、视频等;最后是可以建立新闻工作者与受众的广泛互动。

2011年8月9日,英国伦敦爆发了年轻人的骚乱,他们上街进行打砸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自然也成为英国电视新闻业的焦点。各家电视台都做了详细而深入的报道。BBC的一位记者马修·厄廷汉姆说,他获得新闻的来源竟然大部分是在家中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他说,作为记者,自己本来一直是新闻扩散的控制者,现在反而成了新闻消费链的终端。在电视新闻中,也采用了公众所拍摄的视频和画面,例如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位少年被暴打后又被一群伪装成好心人的暴徒洗劫的事情,成为电视新闻中反复播放的内容。

媒介融合对英国电视新闻业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对于电视新闻业者来说,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趋势所采取的应对必须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新闻理念的更新,也涉及播出平台的重新设计,同时还有新闻采访和制作环节的全面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