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和《周易·系辞上》里说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刘勰说的“知多偏好,人莫圆该”等观点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艺术作品纷繁多样,每个审美主体因民族、地域、社会生活、个人素养相异而喜好不同,因此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则有偏差。具体到哈姆雷特这个形象上,有人说他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有人则认为他是一个英雄,歌德说他是一个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的人物,赫尔岑看了之后泪流满面,而托尔斯泰却无动于衷,可见即便是经典名作也难百喙一词。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蒹葭》的释义一直以来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它是祭祀水神的歌谣,有人认为是怀友访旧的诗作,有人说是对恋人的相思呼唤,有人把它视作求贤若渴。所谓诗无达诂,每个人对文艺的评价都必然契合着自己的心思态度。
不同之人,不同时代对同一作品评价迥异,同一之人对同一作品的观点难道就一成不变吗?非也。人的一生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和环境变迁,期待视野和审美心理以及知识结构都会改变,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变化。辛弃疾在《丑奴儿》中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年轻时对愁苦的理解与历经沧桑后两鬓生霜的体味截然不同,所以审美体验也必然随着审美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单是一个读者就有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朱光潜先生说,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文本只有在读者接受后才能成为作品。所以,接受者需要对作品进行如伽达默尔所说的“视域融合”,对伊塞尔说的“召唤结构”进行填空,对英伽登说的“不定点”进行补充,才会诞生丰富多样的“哈姆雷特”。同时,艺术也正因为接受者的主体性而再造多彩,甚至衍生出了更丰富的艺术。李顽在胡茄声中听到了“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白乐天在琵琶声中听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甚至都不是原来艺术自身所具备的,但是,顶级的欣赏者却能赋予它新的生命。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一千个读者得到的永远都是哈姆雷特,特征可能迥异,但是绝对不会是贾宝玉或高老头。杰姆逊的“辩证的批评”理论认为,任何解释都是依据文本生成,艺术文本可有多样解释,但艺术形象的内质不能相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绝不是极端理解颠覆创作者主旨的借口,更不是历史题材电视剧和经典名著改编剧篡改历史、涂抹人物的借口。所以,黛玉尖酸而非奸诈,夏洛特贪婪而非进取,黄世仁残酷而非勇敢,如果对艺术形象主旨的理解相异于原创,那恐怕也是欣赏者的失误。莎翁的哈姆雷特就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而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出现不正是体现了立体化和复杂化的艺术作品的成功塑造吗?
【点评】
本文的四段分别按照递进的方式说了四件事,一是扣住题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释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感受;二是说的同一个人对同一个作品也有不同的感受;三是说的读者的欣赏才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源泉;四是说的艺术欣赏虽有多样性,但还有一致性,并联系实际说了历史题材电视剧和经典名著改编剧应当遵守的原则。整篇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论述得当。
【拓展】
艺术接受,是一个常考的考点,除了接受的多样性和一致性之外,接受的保守性和差异性也是一个重要考点。比如2011年的真题考到的“在艺术史上,常常一部经典作品在刚出现时并不为人们所接受,而在若干年以后才引起轰动。请结合实例,简单分析这一现象。”这就是说的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审美趣味之间的契合关系之不同,造成了世人对其的接受态度不同。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略论文化素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应结合实例进行论述)
【解析】
文化素养是指我们人类平时日常生活中,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实践和修养,以及受社会舆论、环境暗示的影响,使自己的知识、能力、作风、品德、胸怀、境界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艺术家应当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本题其实就是让你说说文化素养对艺术家之重要性,你也可以转化为优秀艺术家的必备文化素质去写,举例说明即可。
【参考答案】
清人叶燮就艺术家的文化素养提出“才、胆、识、力”四个字,认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的确如此,无“才、胆、识、力”,屈原绝对不会成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浪漫文学鼻祖,李白绝对不会成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仙。一如乔治·桑所说,一个艺术家,如果他仅仅是艺术家,不是软弱无力的庸才,便是趋于极端的狂士。这更强调了优秀的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具备诸多的修养。我认为,对艺术创作而言,必备的文化素养起码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家需要有为艺术而献身的奉献精神。艺术创作的非功利性要求艺术家抛弃世俗观念而献身艺术,尽管凡·高生时画作无人问津,却因其不屈不挠的创作精神而让《星空》永恒闪烁。虽然高更放弃了家庭和事业,却因对绘画的执著才有了《塔西提岛的妇女》的传世。奉献的代价是痛苦的,然而却因他们的付出才有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第二,艺术家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郑板桥称画竹之前要有“眼中之竹”,这都在提醒我们艺术创作本来自于生活,体验乃是艺术的源泉。即便是强调艺术表现的苏珊·朗格也认为“艺术家的眼睛就是将看到的事物同化为内在形象的眼睛”。可见,对社会的体验、对生活的投入,也是文化素养的重要构成之一。
第三,艺术家必须具备专业而深厚的文化知识。柯勒律治说,一个人如果同时不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绝不会是一个深沉的诗人。因此,艺术家必须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以作为支撑艺术创作技巧发展的根基。若没有达·芬奇对解剖学与几何学的深刻研究,恐怕也没有《最后的晚餐》的科学构图和《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微笑。
第四,艺术家自身的创新精神、卓越的艺术思维和道德修养都是创作的重要因素。李渔言“听古乐而思卧,听新乐而忘倦”,艺术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时时创新,这也就需要创新的胆量。女子十二乐坊虽然业内褒贬参半,却在中国民乐与西洋音乐和电子音乐的融合上创新了风格,并在音乐工业上创造了奇迹。所以,艺术要与时俱进,创新更需开放的心态。
第五,艺术创作更需要掌握传达的技术。我并不苟同克罗齐“直觉即表现”,意象须用物质手段外化被接受才成为艺术,因此,掌握物化的技术手段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步骤。曾巩在墨池记中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因此才有《兰亭集序》的飘逸文采。可见,艺术创作离不开技术的精巧,而技术掌控又离不开艺术家长而久之的坚韧毅力。
由是观之,文化素养体现在艺术家的精神气质、社会体验、文化知识、创新胆量、技术传达等多个层面,而这些内在的人文素质,对于艺术创作之成功,是绝对必不可少的。
【点评】
这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模式,开头说文化修养重要,中间分成五点说文化修养有哪些具体小类,这些小类对艺术创作有何重要性,最后结尾用排比总结上文,再次点题。
总分总的结构显得很完整,引用法开头能够吸引读者,中间的论证行文流畅。当然,还有一种写法就是,上述五个小点不一定要不分主次的并列叙述,可以有详有略地加以叙述,某一点或两点多说一些,其他的就少说一些。
【拓展】
艺术和××(这个××指其他的社会、文化系统要素,比如经济、政治、道德、科学、宗教、哲学、传媒、时代、民族等)的关系是一个考试的重点。从他律论的角度而言,这些社会系统要素一般都会对艺术产生影响,反之亦然。所以,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既可以用单向决定的方法,即A对B产生了影响;也可以用双向互动的方法,即A对B有影响,B对A也有影响。
关于优秀艺术家的必备素质,具体可以参考姚杰的《艺术综合》一书中的“艺术创作论”一章。
2.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现代媒介传播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解析】
谈传媒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思路其实有很多。比如从传媒对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可以写传媒对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者的影响;从传媒对艺术创作趣味的角度,可以写传媒对艺术创作通俗化甚至是低俗化取向的影响;甚而可以扩展开来谈谈传媒对艺术传播、艺术接受方面的影响。
【参考答案】
无媒介、不艺术。说的不只是媒介对艺术而言是一个承载意义的工具,也不只是艺术传达的中介体制,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不认识到,媒介甚至决定着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就像人类学家博厄斯和萨皮尔研究发现的“语言决定思维”一样,媒介并非只是艺术的载体,很大程度上,甚至媒介自身直接就是艺术。这里主要从媒介发展对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体验、构思、传达三个环节的影响来谈。
第一,媒介对艺术体验的影响。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也是艺术家创作欲望的源泉。我们原本需要对社会生活进行真实的体验,从而激发内心的创作灵感,现在早已被电影、电视、网络里的镜像所取代,间接体验取代了直接体验,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已经被对媒介的认知所取代,我们的经验也已经成为了被编辑、被操控的媒介叙事。从真实的生活体验转向媒介的镜像体验,这直接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评价、态度,也决定了我们艺术的思维、风格、立场。
第二,媒介对艺术构思的影响。构思是艺术家审美意象形成的过程,更是艺术作品成为胸中之竹的关键。在这过程中,作品的表达必须考虑媒介传达的特点。当代文化的视觉化转向,影视艺术的视听语言特征,决定了很多艺术构思的路径从语言想象开始转变成了图景想象。正如张艺谋导演坦言在拍摄《红高粱》《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诸多大片前就早有画面在脑海中显现。
第三,媒介对艺术传达的影响。现代媒介传达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的变迁,成本降低,以及传达技巧可以快速地被掌握的特点,使得艺术创作越来越平民化,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传统艺术需要“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刻苦才能诞生王羲之这样的书圣,而今日媒介科技之发达,使得艺术传达较之于以往,能够被更快、更多地展现,DV拍摄、电脑剪辑、后期制作、数码特效,现代艺术在传达技巧上几不受时间限制。科林伍德说“艺术家是天生的”应当改为“人是天生的艺术家”,从艺术传达的层面上来看,倒还真是如此。
当然,现代媒介在给予艺术的创作动力的同时,也部分地削弱了艺术本身的审美功能。传媒的舆论聚合力和民意导向直接要求艺术作品必须形成的大众传播符合主流艺术形态的要求,一定程度上磨平了艺术多元化的双刃剑,削平了艺术个性和深度。加之媒介自身的产业化属性要求其所承载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进行商业化演变,这也促成了消费文化、大众狂欢的模式。
可见,媒介为艺术提供了无尽的推动力,也为媒介带来了新时代的问题。就像狄更斯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诚如是。
【点评】
本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从媒介对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环节谈了媒介的积极影响,又紧跟着说了媒介对艺术的消极影响,可谓辩证全面。结语引用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名句,既点了题,又富有可读性。
【拓展】
传媒对艺术的影响,尤其是新媒体对艺术的影响,是近几年来的热点,务必予以充分的关注。
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解析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资治通鉴》的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司马光
2.《人间词话》的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王国维
3.亚里士多德有文艺理论著作________。
【参考答案】
《诗学》
4.长诗《神曲》的作者________。
【参考答案】
但丁
5.戏剧《麦克白斯》的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莎士比亚
6.小说《小二黑结婚》的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赵树理
【拓展】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他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7.王实甫的元杂剧名作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西厢记》
【拓展】
男主人公张珙,字君瑞。女主人公崔莺莺。重要配角红娘。
8.《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聂耳
【拓展】
词作者田汉。聂耳作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务必当作一个名词解释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