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3288600000042

第42章 国际科技报道刍议(1)

吴迎春

国际科技报道是关于国际科学技术方面的报道,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物理学、航空航天等内容广泛的领域。如果下定义,能否这么说:国际上新近发生的科技事件及其新成果的报道。因为它是本报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注重时效性和报道价值,所以,它有与其他报道题材相似的共性,但它的专业性较强,不同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新闻,报道对象是科技事件和新成果。这就是它的个性。

国际科技报道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造就了它独特的地位,在党报中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报道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国际科技报道的地位

多年的国际科技报道实践使我感到它已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说它重要是因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在20世纪中叶为50%,20世纪末则上升到75%以上。在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79~1997年为47%,2000~2005年则上升到56%(据中国科技部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科学技术正在成为人类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这种作用和影响决定了它在媒体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在当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电视台科技节目平均占节目量的20%,日本占15%;平面媒体中,主流报纸《纽约时报》除日常报道外,每周二推出八个版的科技专刊,至于科技新闻上头条不是新闻,美国《新闻媒体咨询2004》提供的数据表明,科技新闻上头版的比率从1977年的1%上升到2003年的5%。日本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大报,从一版到后面各版,经常刊登科技新闻以及有科技含量的新闻,如发生重大科技事件,还及时推出副页专刊。至于本报,有专门负责科技报道的部门和编辑,每周四推出科教周刊,遇有重大的国际科技事件,及时推出科技专版,本报几乎每年年终推出国际科技专版。如在网上查阅本报科技报道数量,输入“科技”两个字,每年显示的文章数量为4000篇左右。

现在有一种说法,较多媒体科技报道弱化,篇幅减少。对此,专门从事科技报道的人士有不同的看法。本报教科文部主任贾西平说,本报编采分开后,虽然科技报道划归文化版,但现在各版均刊登科技报道,重要科技新闻上一版,各版有科技含量的报道增加了,现在的科技报道不是削弱了,而是“长胖了”。

国际科技报道的作用

2006年8月25日,本报刊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4日召开第二十六届大会的新闻报道,报道指出,来自各国的2500多名科学家经过辩论达成一致,决定将昔日错误列入太阳系“行星家族”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逐出,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这篇报道披露了重要的信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冥王星的地位终于被确认,这标志着人类对太阳系认识跨越史的飞跃,反映的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科学精神。从新闻学的角度讲,这篇科技报道有着同其他报道一样的基本功能,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知识。

国际科技报道的作用不只是“传播”。第三世界科技记者大会通过的《巴西宣言》认为,科技新闻在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有关调查显示,有六成多的中国人从报纸获取科技信息,八成多的中国人从电视上获取科技信息。因而可以说,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事业进步,是国际科技报道的重要使命。

长期从事日本科技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张可喜对此颇有心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撰写大量报道,介绍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和“新技术革命”热,这些以及本报等报刊关于美国“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报道引起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各界的高度关注,当时的国务院领导人曾作出批示,说这对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后来的“863”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便是为此而采取的对策。报道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推出新栏目——“科技大观”、系列报道

常言:好马要好鞍。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成果、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与日俱增。国际科技报道除用消息、通讯、专访、评论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外,还需要推出新的栏目以适应报道的需要。“科技大观”、系列报道是近年本报推出的新栏目。

“科技大观”

“科技大观”的前身是“院士园地”,这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权威栏目,因为刊发的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撰写的文章,受到读者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好评。这个栏目经营了近两年半时间(1998年3月至2000年8月),共刊出43篇文章。后来发现有局限性,“院士园地”只能刊登院士的文章,其他不是院士但有发明成果和建树的中青年科学家的文章,不能上这个栏目,应搞一个大点的框子,院士的文章和青年科学家的文章都能装,“科技大观”应运而生,并于2000年8月7日,在本报国际七版刊发《最后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作为“科技大观”开篇文章,同时配发了编者按。

为什么叫“科技大观”?

当时运作时,起了十多个栏目名字:“科技园地”、“科技大世界”、“科技万花筒”、“科技创新园”、“科技天地”、“科技生活”、“科技社会”等,觉得平,一般化,最后选中“科技大观”,朗朗上口,意思不错。大观即“美好繁多、蔚为大观”。

时至今日,“科技大观”已六岁多,每年刊登20多篇,迄今共刊发了126篇文章,内容涉及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电子信息、生物学、计算机技术、医学、地震、环境等广泛的领域,国际科学界重大科研成果和科技事件几乎都有反映。“科技大观”成为本报一个有影响的科技报道栏目,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以新近发生的科技事件为由头,进行介绍评说。

第二,题材内容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有述、有议、有评,是言论文章的一种。

第三,有科技知识方面的介绍和解释,这是“科技大观”有别于其他栏目的个性、特色。

举例说明:2000年8月7日,在本报七版刊发《最后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今年7月21日,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宣布了一个曾令许多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发现:人们苦苦寻找了20多年的(陶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终于被找到。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所说的12个基本粒子已经被全部探测到。”——最新科技新闻做由头,文章作者以欣喜的心情评说这一重大科技进展,夹叙夹议,贯穿始终。

文中相关科技知识方面的介绍有,“中微子是基本粒子中的成员,分为三代。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三位科学家对基本粒子进行了分类,提出粒子物理学的框架是标准模型,即特质由12种基本粒子构成。它们包括六种夸克和六种轻子。夸克和轻子的大小不足原子的十亿分之一”。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的稿子荣登这个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