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3289500000001

第1章 序

著名哲学家弗雷德里希·尼采曾站在精神的旷野向人类呼喊:“上帝死了。”在尼采看来,假若这个同情和怜悯人类的上帝不死,人类只能永远依偎在上帝的怀抱充当弱者。尼采要用艺术的上帝代替道德意义上的上帝,通过高举艺术的旗帜来提升超越地位。然而,在我们这个“艺术贫血”、“信仰失重”的时代,人们不仅缺乏“上帝之城”的构建,更有“艺术之光”的缺失。现代主义艺术趋向于使自身远离文化,因为文化是伦理的、地域的、传统的或大众消费的,而艺术无论从常规的现代主义还是从先锋派的角度看,它主要都是指精英的艺术(或“高雅”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艺术在和它之前的艺术、社会的联系中,表现出鲜明的否定性和颠覆性,它的揭示真理的能力被从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到梅洛·庞蒂、阿尔都塞的许多哲学家所捍卫,它甚至进而强求观众要努力完成对它的审美的和艺术的欣赏。

但是今天,这种“远离文化”的现代主义艺术却被吸收、融入到了文化的宝库之中,被作为一种文化的遗产来对待。按照利奥塔的观点,“现代”在本质上意指“近代”;所谓的现代主义艺术,在本质上具有鲜明的近代特征。与此相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化的一个特征,当然与它们的商业性有关,是它的可进入性和它作为“友善使用者”的本质。这种本质一方面使它允许自己为全球共享,另一方面则允许人们提出它是否仍然是艺术,是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文化形式之类的问题。因此,这类以后现代面目出现的作品,常常是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化的混合物——它们既维持着作为艺术存在的理念,同时又是易进入的,并因此以它的商业性特征被人们所理解。

今天,我们所追求的物质空间越来越大,而真正属于心灵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必须承认,虽然当前的哲学刚刚开始追问这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当代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虽然艺术和艺术哲学将不再像现代主义时期那样对社会具有重要利益,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式去研究正在发展着的文化及其相关的社会进程,并将上个世纪主流性叙事话语的辉煌和失败都保存在记忆中,这是哲学对时代的责任和对历史的情感义务使然。

由于文化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各种文化哲学(更多地作为一种理论上的自我省察而不是科学性的文化研究)必定会得到发展,它已经在发展着。但值得谨记的是,真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总是一方面保持着它与自身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本质。只要在这一脉络中继续努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一个“文化艺术哲学”王国的出现。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为了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报考各类艺术院校,或者参与各类电视选秀活动(包括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大奖赛等),我们组织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媒体及文艺团体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应该说,这本书是本着内容丰实、结构简洁、选材恰当、重点突出、易懂易记的原则,由各位编者精心编著而成的。相信能够给有志于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带去高效、实用的指导。当然,本书也可作为青年朋友必备的文艺知识工具书。由于只是普及性的基础读本,加上时间匆忙,肯定存在许多玭漏与不足,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文以载道,开卷有益,但愿我们未来的人生之路更加灿烂、美好。

曾致

2008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