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际艺术品贸易
3290700000005

第5章 国际艺术品贸易的定义及简史(4)

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1775~1851年),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典型代表,英国最伟大的画家。虽然根植于18世纪学院传统教育,但是透纳的发展却没有依循传统,绘画范围涵盖各个领域,甚至包括肖像。透纳最初以画水彩为主,后期以油画为主。透纳的风景画与众不同,在他的艺术中贯穿着自己的哲学思想:面对大自然永恒的壮美,人生的里程是短暂而虚幻的。他曾到过瑞士、法国、比利时、德国,还游历了意大利,深受古典主义画家洛兰的影响。透纳所画的自然是感觉得到的自然。他改变英国传统中的叙事性,把抒情放在第一位,画面激情奔放,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透纳的作品采用大胆独特的构图和缤纷的色彩,造成如梦如幻的景象。他的风景画是人与自然的史诗,表现了自然的崇高。他的技法对以后包括印象派在内的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透纳一生画了大量的海洋风景画,看他的画,观者心情难以平静,阳光、烟霭、水汽……都是由纯粹的光的韵律所组合的。在他晚年的风景画中,形体结构几乎完全消失了,以色彩表现某种情绪,具有非凡的气势。透纳曾几次横渡海峡到欧洲大陆写生,从城市到农村,从塞纳河到威尼斯海湾,从阿尔卑斯山到滑铁卢战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透纳的艺术天才为大家所公认,27岁时即被选为英国皇家美术院院士。代表作品有《遇难的输送船》、《阿尔卑斯山的雪崩》、《近代的意大利,皮弗拉里》、《战舰“特米雷勒号”》、《奴隶船》、《雨、蒸汽和速度》等。

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年),英国风景画大师之一。出生于萨福克州,从小就被故乡迷人而美丽的风景所吸引,这块地方一直是他创作的灵感。最早受业余画家乔治·博蒙特的鼓励和支持,23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主张直接向自然学习,抛弃了传统油画的褐色调子,让自然中的草地和树木恢复青绿的色彩本性,其作品具有生气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亲切之感。1824年康斯特布尔的作品在巴黎沙龙展出时,备受法国美术界的推崇。他的强烈、丰富的色彩,首先感动了浪漫主义巨匠德拉克洛瓦。法国的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柯罗、卢梭等人,无不从他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康斯特布尔的风景画以油画为主,但他画了很多优秀的水彩画,如《云》等,用笔奔放、简练、轻快。代表作品有《斯托河谷和德汉姆村庄》、《弗莱福特的磨房》、《干草车》、《萨里斯伯里教堂》、《麦田》等。

约翰·马丁(John Martin,1789~1854年),英国历史画家、风景画家兼雕刻家,生于诺森伯兰郡。1816年,在皇家学院展出他的第一幅重要的历史画《约书亚命令太阳静止》。马丁特别擅长画历史上的灾难性题材,画中成群的人在狂暴的背景里躁动不安,或在夸张的建筑学幻想之下变得矮小失色。马丁很反对伦敦艺术组织,因为他们对其冷眼相待。1820年间,他将自己的画作以铜版印制出版,以利推广。他的绘画和雕刻,以及《失乐园》和《最后审判》的图说刊物均深受法、英两国一般大众的欢迎。代表作品有《天国的平原》、《吟游诗人》等。

理查德·波宁顿(Richard Bonington,1802~1828年),英国画家,出生于诺丁汉,但1817年随父亲迁居法国。波宁顿曾向法国画家格罗学习,也曾是德拉克洛瓦的同窗。早期波宁顿从事肖像画和历史画的创作,但他更爱风景画。他所描绘的是一些常见的自然景色,他细腻地表现出了独特的地方色彩,如巴黎风光、诺曼底海滨等。他对色彩有特殊的敏感。在波宁顿的作品中,绚丽、明快的色调如交响乐般扣人心弦。他的水彩风景画对法国和英国的风景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代表作品有《诺曼底海岸》等。

泰奥多尔·籍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年),法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籍里柯的艺术较复杂,一生创作的著名油画,既有感人至深的现实魅力,也有巴洛克装饰画的趣味。籍里柯喜欢气势宏伟的构图,热爱体育,特别是赛马等运动。他主要的老师是皮埃尔·盖兰。1816年籍里柯去意大利时又迷上米开朗基罗和巴洛克画家的作品。他因不遵守古典主义法则而被老师赶出画室,然而却成为浪漫主义先驱,性格开朗、情感外露的大师。籍里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梅杜萨之筏》。他还是一位善于刻画人物性格的高手,他认真地探索人物内在精神的内容,在其为《梅杜萨之筏》收集形象的大量写生稿中可以看出这一点。籍里柯曾亲临病房观察病人的痛苦表情、临终前的模样,研究尸体被水浸泡腐烂的情景;他让筏上的生还者制作木筏模型,让黄疸病人做模特儿,并详细访问船舶遇难的经过。1820年籍里柯到英国旅行,对康斯特布尔和波宁顿的作品很感兴趣。籍里柯是法国画家中第一个受到英国画家影响的人,这个影响以后在法国几乎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籍里柯在旅居英国期间,画了不少水彩画和版画,表现了当地劳苦大众的生活,后因骑马受伤,不幸早逝。代表作品有《受伤的军官》、《奔马》、《赛马》、《梅杜萨之筏》、《狂女》、《石灰炉》等。

阿·斯盖弗(Ary Scheffer,1795~1858年),荷兰画家、雕刻家和插画家。他一生多生活在巴黎。当时他的作品十分流行,但现在被认为太感伤了。早期他比较喜欢文学题材,后来转向宗教题材。他也画了许多肖像画。代表作品有《逃难的妇女》、《泉边的雏菊》、《圣奥古斯丁与圣莫里可》等。

保罗·德拉罗什(Paul Delaroche,1798~1856年),法国著名的历史画家。早年是格罗的学生,画过很多肖像画和壁画。德拉罗什的历史画多以中世纪英国历史中富于戏剧性的事件为题材,但他感兴趣的并不是挖掘历史的规律,而是热衷于情节趣味和事件外表的真实性,特别是对于生活和服饰等的细致描绘。1830年以后,他的画风转得比较朴素,笔法比较简练,但其创作思想内容距离社会越来越远,往往引导人们对封建帝王、贵族的同情,作品缺乏幻想,也没有真正的诗意。代表作品有《红衣主教威彻斯特在狱中审讯囚犯》、《杰格林的死刑》、《殉教的姑娘》等。

霍勒斯·韦尔内(Horace Vernet,1789~1863年),法国多产的军事画家,主要描绘拿破仑时代的景象。他画的拿破仑肖像和描绘四场战争的作品被保存在法国国立美术馆。他也画一些动物和有关东方的题材。1828~1835年间,韦尔内是罗马的法国学院院长。代表作品有《战场的遗骸》、《1814年3月30日保卫巴黎之战》等。

泰奥多尔·夏塞里奥(Theodore Chasseriau,1819~1856年),法国画家。夏塞里奥的绘画类似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对照法的风格。他受到老师安格尔的影响很大,如《两姐妹》。但到了1845年,夏塞里奥对纯粹的安格尔派有了不同的看法。他采用德拉克洛瓦大气的色彩和明暗的配合法,却持续保有安格尔对外形的偏见,如《泰匹达瑞恩》。他的绘画主题折射出他的莎士比亚浪漫情怀和对东方的浓厚兴趣。其绘画题材是多方面的,有文学的、历史的、宗教的、神话的和日常生活的题材。夏塞里奥的作品,人物刻画富有个性,风格优雅,但他吸收了浪漫主义的消极因素,脱离了19世纪中叶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思想,倾向于唯美主义。代表作品有《浴女》、《蔼斯台尔化妆》、《神父的肖像》、《罗马的温泉浴室》、《十字架降下》等。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年),法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被推崇为“浪漫主义狮子”。德拉克洛瓦对文学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与文艺界的诗人、美学家、音乐家等都有广泛的交往,因而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为他在艺术上的突破奠定了基础。德拉克洛瓦的绘画主题常来源于文学和诗歌名作中激动人心的事件。在艺术上,他偏重于想象,认为感情的表达是绘画的主要目的。德拉克洛瓦极为重视色彩的表现作用,发现了色彩的中间色调和补色原理。他把绘画看做色彩的音乐,要创造一种能够同音乐的音色变化相似的色彩和谐。德拉克洛瓦反对学院派教艺术像教几何学一样,尤其反对在题材内容上严格限制于古代历史和神话、《圣经》的范围。他早期的创作紧密结合当时的形势,选取现实题材和一些抒发战斗激情的文学作品。他的成名之作《但丁与维吉尔》是向学院派古典主义挑战打响的第一炮。1832年,德拉克洛瓦访问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这次之行,是他艺术风格的转折点。他开始追求自然的真实的异国情调,而不是耽于幻想的世界里寻求绮丽的色彩感受。这就是他创作的“东方时期”,期间他也画了大量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北非人民的生活。最后20年德拉克洛瓦把主要精力用在几组大型壁画的创作上。德拉克洛瓦是一位勤奋多产的画家,他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和风景、静物等,包括油画、水彩、素描、版画和装饰壁画等共9000多件作品。代表作品有《自画像》、《坐着的裸女》、《但丁与维吉尔》、《希阿岛的屠杀》及其局部、《自由领导人民》、《墓地的孤儿》、《沙尔丹纳帕勒之死》及其局部、《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阿尔及利亚妇女》、《摩洛哥犹太人的婚礼》、《弗雷德拉克察宾的肖像》、《灾难》、《猎狮》等。

查理·格瑞尔(Charles Gleyre,1808~1874年),瑞士画家。主要活动在巴黎,并获得了成功。格瑞尔是一位有名的教师,当德拉罗什(Delaroche)在1843年关闭他的工作室时,大部分学生仍旧跟随他学习。他教了惠斯勒和几位印象主义画家——莫奈、雷诺阿和西斯莱等人。尽管格瑞尔自己的绘画风格属于传统,但他鼓励外光画法。1864年格瑞尔因为患眼疾而关掉了他的工作室。代表作品有《黄昏的幻想》、《汲水》等。

让-里昂·杰洛姆(Jean-Léon Gérme,1824~1904年),法国画家、雕塑家。杰洛姆是德拉罗什的学生,继承了他的老师的成熟的学院派风格。杰洛姆最出色的作品是描绘东方风景的作品,这是他几次游历埃及的成果;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作为学院派传统的支持者和进步趋势的反对者,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沐浴》等。

尤金·弗罗芒坦(Eugène Fromentin,1820~1876年),法国画家兼作家。作为一位画家,他专注于东方题材(他曾于1846年、1848年和1852年三次访问过北非),当时很受人们尊敬,但现在只被某些专家所知。弗罗芒坦的声誉停留在他的书中——《昔日的大师》——一本研究荷兰和比利时绘画的书籍,其中包括分析荷兰风景画对法国画家克劳德和卢梭(Theodore Rousseau)的影响。他也写了一本抒情小说。代表作品有《饥渴的国度》等。

亚历山大·卡贝纳(Alexandre Cabanel,1823~1889年),法国画家,1845年“罗马奖”的获得者。卡贝纳作为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学院派画家与布格罗(Bouguereau)齐名,同时也是印象主义画家最强烈的反对者。他最好的作品是《基督诞生》,也是极好的、使人愉快的裸体画,在1863年的官方上轰动一时,皇帝拿破仑三世购买了这幅作品,并授给他荣誉。代表作品有《基督诞生》、《死刑囚》等。

阿西尔-艾塔·米切隆(Achille-Etna Michallon,1796~1822年),法国风景画家,在1871年设立的历史风景画分类中获得“罗马奖”的第一位画家。米切隆是大卫的学生,后来又教柯罗(Corot)绘画,他的严谨的构图和冷色的和谐一直影响了柯罗。代表作品有《山毛榉树》、《死气沉沉的风景》等。

乔治·米切尔(Georges Michel,1763~1843年),法国风景画家。米切尔是卢浮宫的图片修复者,受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家们的强烈影响。他是最早在室外画画的人,因为这一点以及他对自然亲切熟悉的描绘,以至于有时被认为是巴比松画派的先驱者。米切尔的作品被保存在卢浮宫,但他生前几乎不为人所知,直到死后在1889年的巴黎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他的风景画时人们才开始了解他。代表作品有《暴风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