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中国人的老经验全集
329100000026

第26章 懂得变通是开辟新局面的法则 (2)

关键时刻要敢于毛遂自荐

人要生存,就要交流,而正是在交流中彼此展示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关键时刻敢于毛遂自荐,主动推销自己,才有可能在你人生的舞台上崭露锋芒,改变人生。

李琼是一个出版社的编辑。有一天,编辑部来了一个女孩子,要见社长。这是一位“毛遂自荐”的女孩子,英文很好,想到出版社来当编辑。因为社里当时没有英文书的出版计划,没有用她,但社长却把她推荐给一位同行,结果这位女孩子很快就有了工作。

后来社长提及这件事时说:“这位女孩子的英文能力并不像她自己所描述的那么好,但她敢毛遂自荐,至少表现了她主动积极和勇于向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挑战的一面,当领导的当然喜欢用这样的人。”

之所以要把“毛遂自荐”作为推销自己的一个方法,是因为现代的社会竞争太激烈了,“待价而沽”或等人来“三顾茅庐”的时代已经过去,你如果不主动出击,让别人看得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那么就有可能“坐以待毙”。

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推销并不仅限于我们对商品的推销,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推销自己。当你学会了推销自己,你几乎也就可以推销其他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向领导推销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只有成功地把自己展示给领导,让领导发现你的能力,才会有机会被提拔、重用。不要总是以为:是金子就总是会发光的,要知道,深埋泥沙中的一块黄金尽管价值连城,也会因“永远”沉默而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我们的人生并不长,而能够做点事情的时间也就更为短暂。因此,懂得推销自己,善于推销自己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生活技能。

当然,要注意的是,推销自己不是无原则地吹捧自己,也不是故意阿谀奉承,拍领导的马屁。而是展示真实的自我,给自己的才能找到一个适当的表现机会。当你能够成功地推销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一直在追求、在渴望的东西就会不期而至。

古人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金子是稀有金属,是财富的象征,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东西。为了拥有它,一些人寻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不惜铤而走险,受尽苦难和折磨,为的是得到这金灿灿的东西。有的金子虽然埋藏在很深很深的地方,但仍然被寻找金子的人发现。

一个能人也像金子一样,成为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趋之若鹜的对象。流传千古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代表。现在的一些企业的创始人,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自感力不从心,便四处寻找职业经理人,将生产经营大权交与他人管理,而自己身居幕后,这也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话又说回来,是金子应该是都会发光的,但被人们发现的时间有早有晚,至今没有被人们发现的金子也有的是。早一天被发现,早发光;晚一天被发现,就晚一天发光;不被发现,就永远发不了光。这个道理用在寻找能人上也非常合适。能人好比是金子,那些寻找金子的人好比是现在的成功人士,如果早一天被发现,就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应有的效能。若推迟一天被发现,就晚一天发挥作用,造成不应有的浪费。若长时间不被发现,就永远发挥不了作用,能人也就不能称其为能人。况且,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好时候更是没有几天,等上了年纪,就是被发现了,也没有几天干头了。

从古到今,有本事的人没有能够在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的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更是数不胜数。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类埋没的人才是发现的人才的100倍;人类扼杀的人才是培养的人才的100倍。不知你看了上述说法有何感想。

发挥现有优势,培植自身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形成独特优势,勇于展示你的优势,关键时刻毛遂自荐,向人们推销你自己,让人们认识你、了解你,从而让你的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绽放。

敢于与众不同就要敢于打破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规矩,有些我们应当遵守,但是完全照旧规矩办事的人同机器人又有何区别?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规矩必然要打破,而能够做出这些改变的人往往能够做出一番事业。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年轻时与庞统、徐庶等10人一起师从水镜先生。水镜先生要求极为严格,一日出了道考题给他的几名弟子,那就是允许他们出庄。徐庶常常凄苦一笑,双手一摊,没辙了。庞统比较滑头,嬉笑着说:“让先生允许我离庄,实在拿不出办法,但如果弟子在庄外,则一定有办法让先生允许我进庄。”水镜先生一听,板起脸:“这点小聪明也想诓我,一旁站着去吧!”众人都忙着考试,唯诸葛亮伏在桌上睡大觉,待师兄弟将他推醒,午时三刻就要到了。师兄弟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神情望着他,那眼神似乎在说:看来,你也没啥能耐。只见诸葛亮揉揉双眼,一脸怒气,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抓住水镜先生的衣襟,高声呵斥道:“哪见你这样的先生,净用无理的歪题整弟子,我不学了,还我3年学费!”众人见诸葛亮耍蛮发横,慌了手脚;水镜先生遭受羞辱,也气得发抖。先生急命徐庶、庞统:“把这小畜生给我逐出去!”诸葛亮站着不走,非要退回3年学费不可,徐、庞二人费尽气力,才把诸葛亮拖出庄去。

一出水镜山庄,诸葛亮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折身回到水镜先生跟前跪下,谢罪道:“适才为了考试,无奈中冒犯先生,万望恕罪!”水镜先生听罢,转怒为喜。就这样,诸葛亮通过考试了。

与此同时,徐庶、庞统借光出了庄门,考试也算合格了。诸葛亮获得成功,其他师兄弟一无所成,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知道如何打破常规。

古人除天伦应尽的孝道外,特别重视“师道”,因此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言和“尊师重道”的理念。正因为如此,弟子从不敢对师不敬。细考诸弟子的答案,都有一个明显缺陷——冲着考题内容而来,目标指向都很明确——我要出庄(传统考试习惯束缚了他们)。这一切自然都在水镜先生意料之中,当然也就无法得逞。

懂得变通,打破常规的束缚,使诸葛亮轻松通过了考试。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运用变通的思想,开辟人生的新局面。

及时调整才能抢得先机

人如果善于变化,首先要具备机动灵活的素质,擦亮眼睛瞅准时机,不能刻板迟钝,否则机会来了也把握不住。同样,为人处世对形势也要擦亮眼睛,机动灵活找转机,及时调整把握形势,才能占尽先机。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就是能够这样灵活变通的人。

李嘉诚以前瞻的目光运筹全局,运用其投资进退战略,在各个领域之间切入切出,游刃有余。在各个经营领域之间平滑转移,使李氏不仅避免了风险,而且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他征战商场半个世纪,其中两次经营战略转移,都使其事业发生重大转折,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第一次战略转移,踏入房地产业。

李嘉诚的企业王国,是从塑料花生产起步的。正当香港塑料花行业蒸蒸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时,李嘉诚却看到这个行业前途有限。于是做出了经营领域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转向房地产业。许多富豪世家纷纷移民,此后香港房地产情形好转而高涨,李嘉诚发了大财,跻身香港的富豪行列。

1981年,香港前途问题使港人的信心再度受到考验,移民风又起,股价、楼价再次大跌。李嘉诚审时度势,大举投资房地产。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草签之前,他宣布投资40亿元,兴建大屋村,获得了丰厚的收益。房地产市场上的巨大成功,使李嘉诚成为香港房地产大王。

20世纪90年代,当香港房地产业处于巅峰时,他又看到了这个行业的隐忧。1977年,在公布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业绩时,李嘉诚把资金投向电讯基建和服务等领域。这次战略转移,使两大集团受益。

战略转移是一项风险大、难度高的战略行动,一步进不好,三步退不止。李嘉诚的战略转移,只是战略重心的转移,无论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李嘉诚都没有完全放弃,同时,李嘉诚也从不对任何一项业务情有独钟。

总之,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适当时候灵活变通,及时调整,才能占尽先机。

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意,只有一成不变的做生意的智慧。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要想把生意做大,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把握不同的商机,而不应死守自己一人创业。做人也一样,要善于变通,要明察秋毫,及时调整,才能占有先机。

不固执己见

以正直克己持身,贵在处世有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的权变。处世缺乏变通灵活的心眼,就像木头人一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为是碍手碍脚。

虢国的国君就是这样一个糊涂虫。平日里他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国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国终于亡国。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愿意顾及国君的安危,虢国的国君总算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车夫驾着马车,载着虢国国君逃到荒郊野外,国君又渴又饿垂头丧气,车夫赶紧取过车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吃喝。国君感到奇怪,车夫哪来的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饱喝足后,便擦擦嘴问车夫:“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呢?”车夫回答说:“我事先准备好的。”国君又问:“你为什么会事先做好这些准备呢?”车夫回答:“我是专替大王您做的准备,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呀。”

国君不高兴地又问:“你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吗?”

车夫回答说:“是的,我估计迟早会有这一天。”

国君生气了,不满地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过去不早点告诉我?”

车夫说:“您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如果是提意见的话,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爱听。我要给您提意见,您一定听不进去,说不定还会把我处死。要是那样,您今天便会连一个跟随的人也没有,更不用说谁来给您吃的喝的了。”

国君听到这里,气愤至极,紫涨着脸指着车夫大声吼叫。

车夫见状,知道这个昏君真是无可救药,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连忙谢罪说:“大王息怒,是我说错了。”

两人都不说话,马车走了一程,国君又开口问道:“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而逃呢?”

车夫这次只好改口说:“是因为大王您太仁慈贤明了。”

国君很感兴趣地接着问:“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快乐,过安定的日子,却要逃亡在外呢?”

车夫说:“除了大王您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国君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美滋滋地自言自语地说:“唉,难道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里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地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这时,车夫总算是彻底看清了这个昏庸无能的虢国的国君,他觉得跟随这个人太不值得。于是车夫慢慢从国君头下抽出自己的腿,换一个石头给他枕上,然后离开国君,头也不回地走了。最后,这位亡国之君死在荒郊野外,被野兽吃掉了。

帝王固执己见就会丧失江山,臣下固执己见就会丢掉身家性命,平民百姓固执己见就不会有朋友。因此,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就要求你在与人相处时,要随和之中有耿直;处理事情要精细之中有果断;认识道理要正确之中有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