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3291800000036

第36章 加拿大报刊中的女性形象(2)

2.图片大小、位置和版面

刊登女性运动员的图片是否比男性运动员图片更加醒目呢?一般来说,刊登在报纸头版的文章和图片具有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上述研究者发现,虽然刊登男女运动员的图片位置在总体上差异并不明显,但是男运动员图片出现在报纸显著版块的几率要大于女运动员。如在举办地当地报纸《温尼伯自由新闻》图片报道中,男运动员出现在头版图片中的机会略多于女运动员,比例为10∶8。但在位置不醒目的中间几页,女运动员图片比例比男运动员多7%。由此可见,男运动员的图片更有可能刊登在显著区域,从而引起更多关注。

3.镜头角度和内容选择

新闻图片中镜头角度和内容的选择对形象架构也起着微妙的作用。随着社会女性意识的增强,报纸对女性形象也开始充满矛盾的架构。一方面,女性图片明显增加,角色得到扩展,在一些传统男性运动项目(如激烈对抗、团体)中也得到较多的报道;另一方面,传统习惯仍在继续,通过更为微妙的架构方式加强刻板印象。尤其当女性跨越传统性别秩序的界限时,报道突出她们的女性特质,使她们看上去没那么强势,对传统性别秩序不构成威胁。

不同镜头角度可以使受众在视觉方面产生不同感受的刺激。平视镜头使受众感觉到与图片人物平等的地位,仰视镜头创造出图片人物自上而下的支配感,俯视镜头则使受众感觉优越于图片人物。一般来说,拍摄女运动员时镜头角度多向下,使她们看上去比男运动员缺乏统治性和自信。五家加拿大报纸报道1999年泛美运动会的运动员时,大多采取平视镜头。女运动员与男运动员图片中平视镜头比例分别是62.1%(203人)和65.7%(249人)。可以说,性别差异并不明显,这体现了进步中的社会意识。但传统意识仍然促使摄影记者和编辑持续着这样的选择:

突出女运动员刻板女性形象——妻子和母亲角色;

突出女运动员的情绪;

突出女性特征,同时削弱她们跨越传统性别界限的特征,如强健、竞技性等。

新闻记者和编辑更乐于呈现女运动员感情流露瞬间摆拍或处于非运动状态时的姿势,对参加传统认为“适合男性”的运动项目的女运动员时,体育报道图片习惯性地突出她们的女性特质,削弱她们的性别越界特点。在1999年泛美运动会相关的报道图片中,“面部无表情”的男运动员比感情流露的男运动员多将近20%;而女运动员面部则常常是感情丰富。即使在竞技性体育运动中,强健的女运动员也经常以不具威胁性的形象出现在报道中,如竞赛后或领奖时的表情和姿势。而男运动员在图片中的姿势则经常处于运动状态。换句话说,图片总是展示男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却总经常平凡化、感情化女运动员和突出她们感性或性感的一面。这种对比无疑会给受众留下这样的印象:男性适合残酷的竞技体育运动,而女性是相对脆弱的感情动物,甚至完全不适合参与某些刻板印象中适合男性的项目,比如举重、场地曲棍球这些力量型或涉及身体接触对抗的体育运动。尽管女性在这类项目中已屡获佳绩,媒体报道仍存在着这样的潜在信息——如果女运动员跨越传统性别界限,她们会受到“遏制”,她们的力量和强壮身体会以某种方式被削弱。这种方式可能是量上的,也可能是更为微妙的内容架构,如镜头角度、呈现的运动员运动和感情状态。

五、语言架构

报道写作使用的语言也是检视新闻是否带有性别歧视的重要标准。美国传播学教授朱丽亚·伍德指出,言语传播体现有关性别的文化观念。通过使用的描述性语言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角度的描述,新闻报道巧妙地传递性别差异观念,这一现象在对女性政治家或运动员的描述中尤为明显。虽然报纸把一定注意力投向她们,但是在编辑过程中,通过语言、内容和版面选择,女性常常被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描绘框架中。如报道女政治家时,文字倾向于强化女性刻板印象,多使用排斥或冒犯性修饰词。而当这种偏见存在的时候,女政治家的个人能力就会受到置疑。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新闻报道惯性使用包含传统男权文化的语言。如:“Former chairman of the Canada Council”。(加拿大参议会前主席)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随着20世纪70年代女性思潮的发展,语言也在发生变革。体现男权文化的后缀-man扩展成为中性化的-person或者具体化的-man和-woman,如在chairman,chairwoman和chairperson中,但chairman仍然被普遍使用。加拿大参议会前主席莫琳·弗雷斯特(Maureen Forrester)就经常被称之为“chairman”。

对于任何一个批判现行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来说,女权主义或者女性思潮跟社会其他社会变革运动一样,进入主流媒体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当女政治家表现强硬时,外界对她们的动作、表情描述通常也更加苛刻。女政治家表现强硬时,就是“恼怒”,“失去理智”。

“Female robber quits in huff”(《女强盗怒而请辞》)。这是与莫琳·弗雷斯特相关的一篇报道标题。根据范·戴克(van Dijk,1991)理论,如果把一条新闻各个部分按显著程度排成一个金字塔,那么标题无疑位于金字塔的顶端。读者常常只是一扫标题,觉得有兴趣才会继续阅读,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标题。这样,一个愤怒的但不值得同情或尊敬的政客形象跃然纸上。

加拿大新闻记者珍·戈度(Jenn Goddu,1999)研究多家加拿大报纸于1980至1995年间对三个女性游说团体被检测的报纸包括《卡尔加里先驱报》(the Calgary Herald),《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哈里法斯纪事先驱报》(The Chronicle-Herald),《蒙特利尔公报》(The Gazette Montreal),《多伦多星报》(The Toronto Star),《温尼伯自由报》(the Winnipeg Free Press),和《温哥华太阳日报》〔the Sun(Vancouver)daily newspapers〕。三个女性组织是加拿大妇女地位咨询委员会(CACSW,the Canadian Advisory Council on the Status of Women),全国妇女地位行动委员会(NAC,the National Action Committee on the Status of Women),加拿大真女人组织(REAL Women of Canada)。的报道。他发现,当三个女性组织卷入冲突时,报道量顿时明显增加,描述多使用夸张的戏剧性语言。这固然与新闻价值取向相关,但对女政治人物的描述明显更加毫不留情。《多伦多星报》1991年6月18日的头版标题是“愤怒的女权主义者咆哮国会,要求面见莫罗尼(Mulroney)”。1994年,在加拿大改革党(Reform party)拒绝其中一个女性组织年度游说后,该组织又一次获得醒目报道——“袭击曼宁(Manning)办公室”。

再一个模式就是通过选取特定角度,新闻报道把女政治人物架构在私人或家庭领域。对待超出传统界限的形象,新闻的常规方法是控制其形象,同时吸取其中能够融入到主流定义和形象结构中的部分,把其他的特质边缘化。一个常用的方式就是通过展示女性领导人的个人细节,突出她们的女性特质,如柔弱、温柔,强化她们的私人领域角色,同时遏制她们在公共领域的角色。

珍·戈度的研究同样发现新闻记者倾向描绘这些女性政治人物的家庭生活和私人习惯,如“在包里放高跟鞋”或者“在下午小睡”,评论她们“已经不在乎是否被认为像不像个女士”,而对她们的政治观点则很少关注。

对CACSW的深入报道几乎都是关于领导人的个人描绘。报纸不断地用“优雅”一词形容该组织领导人露茜·派平(Lucie Pepin)。《全球邮报》中有篇文章标题看似暗示文章将谈论派平(Pepin)风格之外的东西,但文章仍然集中讨论她的外表如何影响她和女性主义者关系这一点上。

对NAC领导人的报道同样如此。《全球邮报》报道该组织领导人查维娃·霍塞克(Chaviva Hosek)发表的一篇演讲时,对其演讲内容不太关心,倒是花了不少笔墨描述她本人外貌,如“纤细的身材”、“厚厚的黑卷发”、“大眼睛”等。读者对Hosek的外表和演讲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要是问她演讲内容和政治纲领是什么,恐怕就茫然了。

体育报道同样充斥着这样的话语。《多伦多星报》报道1992年冬奥会金牌得主俄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夫妻克利莫娃(Marina Klimova)和波诺马连科(Sergey Ponomarenko)时,先是细致描绘了克利莫娃的服饰,然后这样写道:“你不禁奇怪,为什么一个男人愿意看见他的妻子穿成这样出门。”

综上观察,面对社会女性思潮对传统男权的挑战,媒介常常把女性限制在可接受的女性特征范围内,分离那些不符合女性特质的女性。对于女性领导,媒介更加关心她们的私人领域——个人外表和私人生活,使她们个人生活好像就是她们的政治生活,同时也忽略了或贬低了女性在公共领域取得的成就。

案例分析:贝琳达·施特罗纳克的媒体形象

贝琳达·施特罗纳克(Belinda Stronach)是加拿大2004年保守党领导竞选中的风云人物。之前在其父亲创立的大型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无从政经验。这位年轻的(37岁)公司行政总裁被描绘为“充满魅力的,和国际名流、世界领导人(包括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具有广泛社交关系的百万富翁了。贝琳达于2004年初出人意料地宣布竞选新成立的政党加拿大保守党主席,这一决定顿时在媒体和公众中造成轰动。保守党是进步保守党(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Party)和加拿大联盟党(Canadian Alliance Party)为了防止选举投票分裂的情况于2003年合并成立的新党。成为一名“优质”候选人须具备三大条件:金钱、外表和政治经验。贝琳达唯一缺乏的是最后一项。尽管在第一轮投票中败给加拿大联盟党前主席哈珀(Stephen Harper),但她凭借资金充足、组织良好、人员精干的竞选团体,赢得党内大量支持,以35%的支持率高居第二,远远高出排名第三的竞选者托尼·克靳特(Tony Clement,他仅获得10%的选民支持)。2005年5月,贝琳达决定改换门庭从保守党变成自由党人,结果招致媒体狂轰滥炸。

政治领导阶层是明显存在性别歧视的领域。无论是加拿大还是世界其他地方,政治主要还是男人的游戏。政党竞选标语中充满着男性价值观,这些又被媒体复制和强化。

新闻媒体对政治人物的性别化处理过程大概分三条轴线进行:曝光率、架构和评价。

曝光率指报道数量。

基本架构如下:

1.竞选就是比赛。

2.过度关注女政治人物的外表和家庭角色,加强性别刻板印象。

基于客观原则,新闻记者虽然会尽量避免直接评论,但对候选者的评价可从文章描述性语言和总体语气中表现出来。按照评价等级,可分为1)负面;2)中性;3)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