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3292500000048

第48章 蓝色

影片档案

出品:法国MK2、波兰托尔等5家公司联合摄制1993年

类型:彩色片

片长:102分钟

编剧:克日什托夫·皮谢维奇、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摄影:斯拉沃米尔·伊德兹亚克

主演:朱丽叶特·比诺什饰朱莉

伯努瓦·雷让饰奥立维

弗洛伦思·佩奈尔饰桑德丽娜

本片获199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和最佳女演员奖,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女演员、最佳音响、最佳剪辑三项奖。

导演简介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出生于波兰,1969年毕业于波兰洛兹电影、学院。毕业后,他于1970年至1978年在华沙纪录片厂任导演,先后拍摄了《工厂》《小孩》等13部影片。1975年,他执导了首部剧情片《人员》。1987年他凭借《杀人短片》蜚声全球,它及次年拍摄的《爱情短片》蝉联了两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

1988年,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开始拍摄探讨当代人道德困惑的《十诫》系列。在影片中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经济急剧动荡的波兰乃至整个东欧社会的独特思考。从这部影片开始,形成了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具有哲学意韵的导演风格,他个人也成了战后波兰“道德焦虑电影”的代表人物。此后,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前往欧洲(主要是法国)拍片。1991年,他执导了影片《薇洛妮卡的双重生活》。该片在国际影坛上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1993年至1994年间,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完成了《蓝·白·红》三部曲,三部影片依次阐述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主题。1996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于法国巴黎。

剧情简介

在一次车祸中,朱莉受伤,她挚爱的丈夫和女儿不幸身亡。她想要自杀,因没有勇气而放弃,于是选择了与过去的生活隔离:卖掉与丈夫共同生活的房子,毁掉作为音乐家的丈夫生前未完成的《欧洲联盟乐章》的乐谱。

朱莉的逃避并没有让她获得真正的解脱,她随身携带的蓝色灯饰保持了与过去生活的联系。当她偶然间得知丈夫生前还有一个情人,并且这个情人已怀上了丈夫的孩子时,她对生活的态度开始转变。朱莉不再反对丈夫的生前好友及同事奥立维继续写《欧洲联盟乐章》,她开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现实,并开始接受奥立维的爱情。

影片分析

《蓝色》是波兰著名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杰作“颜色三部曲”的第一部。导演取法国国旗的三色作为自己三部影片的主题,分别代表了“自由”(蓝色)、“平等”(白色)、“博爱”(红色)。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是个政治口号,但是在影片中,导演借用“三色”,针对的是个性化、隐私和个人的层面,不是哲学、政治和社会层面,是将政治的主题转化为个人化层面上的讨论。

一、主题

影片的主题是自由,或曰是自由的不可能。《三色》的后期制作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蓝色是自由。当然它也可以是平等,更可以是博爱。不过《蓝色》是一部讲自由的电影:它在讲人类自由的缺陷。我们到底能有多自由呢?从某种意义上说,爱与自由是相矛盾的。要爱就没有自由,你变得依赖你所爱的人,不管他是谁。你爱一个女人,你的价值观就会不同。你失去了自由,你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我们想要讲的故事。”他又说:“自由是不可能的。你渴望得到自由,但却得不到。这就是影片的主题。”

《蓝色》主题的选取,剧情的切入,具有典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特征:所谓自由的获取,巨大的自由的降临,是以一场惨剧,一份酷烈的丧失或剥夺为开端。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原话,那便是:姑“且不论发生在朱莉身上的悲剧及戏剧性经历,我们其实很难想象比她更奢华的处境。”在一场骤临的车祸之中,朱莉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失去了显然为她所珍视、所深爱的一切,但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笔”下,这同时意味着她摆脱了社会性的责任,获得了充分的自由。

但是朱莉并没有获得充分的自由,她反而感觉到了丧失的东西对她的囚禁。同样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本人告诉我们:“《蓝色》中的牢狱是由情感和记忆这两件事造成的。她(朱莉)在电影的某一时刻曾明确表示这一切都是陷阱:爱、怜悯、友谊。”那是朱莉在老人院对显然已丧失了智力和理解可能的母亲的一段倾诉:“我什么都不想要,不想要爱,不想要友谊和怜悯,那都是陷阱。”影片的主要部分讲述的就是朱莉的不断逃离过去带给她的囚禁,但是却无路可逃。

就影片《蓝色》而言,朱莉最终获救。但那并非她成功地逃离了蓝色/囚禁/情感与记忆,而是由于某种似乎荒诞、间或悲惨的遭遇。就是偶然地得知丈夫还有一个情人,这意外的获知,却激活了她生命的愿望,她开始奔跑,开始跟踪,开始行动,终于在不自由的状态中获得了自由。她拿起笔来,重新叙写未完成的交响乐。影片最后,朱莉也接受了奥立维。在生命的这一刻,朱莉或许走出了蓝色——情感与记忆的囚牢,但她没有,也没有人能够走出人类自由或曰不自由的境况。

二、音乐

关于影片的音乐,导演承认:我“对音乐一窍不通,完全依赖我的作曲家。音乐百分之百是他创作的。音乐在开始拍摄前已全部完成。配有音乐的所有场景都是在现场演奏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片成了音乐的图解。”

影片作曲普雷斯纳将音乐和音响相结合来接近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利用音乐音响手段来刻画人物心理的典范。影片中的音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朱莉丈夫派特里斯的怀念主题,包括葬礼上出现的“葬礼主题”和派特里斯未完成钢琴谱的“派特里斯主题”。第二部分是街头吹笛艺人的音乐主题,以及同一风格的街头背景音乐片段。第三部分是《欧洲联盟乐章》的音乐主题,其中包括合唱片段和器乐片段。这三部分音乐统一在同样的调性风格中,但色彩有所不同。它们在影片中穿插进行,参与影片的叙事,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节奏和色彩上与人物的心理走向吻合。在影片的结束段落,由这几个主题片段进行组合与发展,形成以音乐为主导的回顾与总结。

在音响叙事方面,影片采用了大量主观视点下的声音处理,通过音响叙事、音响细节强化和音响对比等手段,将人物的内心感受直接展示在观众眼前。比较典型的段落有:朱莉出院后回家,奥立维来访的过程全部靠画外声音来体现;朱莉车祸后住进医院,朱莉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充斥整个画面等。

三、色调

在影片《蓝色》中,蓝色不仅是一以贯之的影调与色彩基调,而且是一个最重要的视觉形象。在这出近乎朱莉的独角戏的影片叙事中,蓝色时时跟随着她,是她内心深处的恶魔。蓝色从影片的第一时刻便开始出现。序幕开启,载有朱莉全家的轿车疾驶在高速公路上。整个画面中充满了幽暗的蓝色光,这浓重的蓝色调,从第一分钟开始,便使得画面充满了强烈的阴郁和不祥之感。

根据歌德的色彩理论,蓝色是一种能量,它处于负轴,最纯粹的蓝色是一种夺人的虚无。蓝色作为颜色本身是一种冷色,蓝色与阴影是等同的,给人空寂悲凉之感。

影片运用色彩思维对人的内心活动、意识和下意识活动进行深刻表现,色彩在影片中不仅参与构筑了环境空间,其画面影像空间还包含着心理情感内容。这里的色彩结构关系也不仅是单一的色彩表意,而且是一种情绪结构,传达出丰富多义的情感内涵。《蓝色》这个片名表明影片中对蓝色的运用富有象征意味,整个影片有一种忧郁的蓝色基调,蓝色在影片中体现在实景中有朱莉和丈夫房间的颜色,玻璃饰坠的颜色,游泳池水的颜色,朱莉戒指的颜色等。而蓝色又是影片的基调,朱莉心理幻觉空间的颜色也是蓝色,她的爱情也是在蓝色主调充盈画面时进展的,所以又具有表现主义特点。在表现人物内心意识时,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塑造心理幻觉空间的时候,影片没有用画外音、内心独白、闪回等常见的表现人物意识状态的手法,而主要靠色彩语言、音乐、画面暗转等手段真切地透视人物内心意识。在这里,表现性色彩的运用无疑是表现人物内心秘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形成了影片不进入人物内心却能透视心灵底层的风格。

(王万尧)

参考书目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英]达纽西亚·斯多克编,施丽华、王立非译,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