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3293700000079

第79章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上下求索踽踽前行——访美国媒介素养联盟创建者 天普大学教授瑞尼·霍布斯(1)

刘晶晶、张玲

媒介素养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与教育学交叉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人们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33年出版的《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一书中。至今,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有了七十余年的发展史,其中走在前列的是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美国后来居上。亦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及研究的一个范本。

应中国传媒大学的邀请,美国媒介素养联盟(Aliance for a Media Literate A-merica)创建者、天普大学教授瑞尼·霍布斯于2007年10月18日访问北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媒介素养教育学术交流活动。交流期间,霍布斯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理论概念框架》的演讲,并与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及高教所传媒教育硕士点的师生进行了座谈,探讨和交流了当前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及中美媒介素养教育的差异等问题。

瑞尼·霍布斯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媒介素养是素养的延伸概念,强调用多种形式使用、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其所创建的美国媒介素养联盟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所有年龄段的人发展质询的习惯和表达的技能,这是他们要成为今日社会中批判的思考者、有效的传播者和积极主动的公民所需要具备的能力。霍布斯教授不仅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关键问题,同时也介绍了美国最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及相关实践活动。讲座过程中霍布斯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节目,并展望了媒介素养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动向。为了进一步了解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动向,座谈之后笔者对瑞尼·霍布斯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现将访谈结果整理如下:

问:在上世纪30年代,媒介中的性和暴力等问题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并且佩恩基金会还资助进行了著名的电影与儿童研究,但美国媒介素养运动并没有就此兴起。您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答:很有趣的是,那个时期进步教育运动正在实施。教育迅速发生转型,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向新的教育方式。在新教育中,学生主动性更强,更积极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合作与互动学习的方法更加受到推崇。但是我想,30年代仍然是文化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时期。在文化等级的最上层是文学、诗歌、戏剧、小说,接下来是严肃的散文,更低一点是新闻,再低一些就是好莱坞的电影,最底层是广告。所以,30年代的文化等级体系还是非常严格的。我怀疑当时的教育当权派是反对将流行文化带入课程中的。我认为佩恩研究可能增强了(将媒介)“搁置于一边”的观点,这种观点主要是说媒介不好,我们需要多研究文学,多研究严肃的艺术、人文科学、学术等等,而不是将流行文化引入课程中。这个问题很好,可以做成一篇很好的论文。我没有看见过探索教育家是如何对佩恩研究做出反应的学术成果,所以我们欢迎这样有原创性的论文来丰富我们对媒介素养教育历史的认识。

问:我们发现美国很多媒介素养教育教师都来自其他领域,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你们有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却没有特定的专业媒介素养教育教师、教授?

答:这个问题是我1998年发表在《传播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七大争论之一:媒介素养教育是应融入到已有课程中还是应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大学层面,它通常是一门独立课程。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环境中,却很难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独立课程,虽然在美国高中有这样的独立课程,但实际数量很少。如果在1998年,有人问我媒介素养教育应融入到其他课程中还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我会肯定地回答“融入课程”,并且对此非常有信心。但是现在,我相信两种模式都可以。独立课程的优点是教师专业性强,他们可以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具备相应的资格,质量较高。缺点是教授学生的范围有限,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培养足够多的高质量教师来教授所有学生。融入方法在这点上就很有效,它可以教授更大范围的学生,尽管教授的质量可能不是很高。

问:在美国,有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有为家长准备的媒介素养教育,那么这些是一步步进行的还是同时进行的?

答:美国是个大国,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所做的都不同。追溯过去,20世纪60年代,尼尔·波兹曼开始在高中英语课中教授媒介素养,所以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高中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时间最长。自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家长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出现,同样还有了宗教教育团体,从事家庭和社区方面的工作。相比而言,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最不充分。只是近期才进入初等教育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是把老师们聚集在一起给他们教授几节课就可以的,它需要时间。

问:有句话叫“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您怎么看待对家长的媒介素养教育?

答:对家长的媒介素养教育最为重要,但也最难实现。你们中国有一些机构可以进行家长教育,比如你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指导方针,广播体系如中央电视台来进行。所以,你们有向家长传授媒介素养的途径,但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机构。对于我们来说,当我们进行家长教育时,我们就面临着困难。我们有一个习语叫做“preaching to the choir”。当你向唱诗班的人布道时,他们是最虔诚,最圣洁的,不需要别人再向他们布道,他们已经在做了。来参加家长媒介素养教育项目的人就是这样,他们已经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对此充满兴趣和热情,不需要再接受媒介素养教育训练。当然,我很高兴他们能来参加,但我在想谁能动员到其他的家长,那些没来参加的家长呢?那些没有来参加媒介素养教育项目的家长才是我们应该训练的。所以,家长教育非常棘手,因为只能通过家长们主动选择参与媒介素养教育项目来进行,而选择参与进来的却通常不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相反,那些选择不参与的人却是我们最应动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