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3295700000028

第28章 2008重大传媒事件(2)

七、南方“雪灾”呼唤政府与媒体共建预警机制

事件回放: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南方发生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社会经济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正值春运期间,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旅客滞留站台。灾情严重的广州,有200万人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以及周边地带。京珠高速公路因大雪积盖,致使上万辆车在路上无法动弹。政府部门和媒体互相配合传递信息,发布气候和春运积压状况,引导群众理性地选择交通工具,并传递政府和企业的关怀,号召和组织外来人员留在本地过春节。抗灾救灾取得重大胜利,但在某些阶段、某些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明显的是预警机制不足,信息传达不到位,造成某些方面的被动。

点评:反思南方雪灾,我们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应对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在传播信息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和大众传媒共建预警机制十分重要。两者对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应充当重要的角色。异常的环境会使信息传递变得困难重重,这需要先进传递手段,也需要传统的传播手段。这次雪灾,“衰退”的广播竟大显身手,给被困高速公路的司机、乘客通报信息,协助有关部门疏导交通。如果我们只是习惯于常见性的灾害预警,没有从高难度考虑灾害的发生,会造成很大被动。政府部门应将发挥各类传媒的功能纳入预警机制,开发传统媒体的空间,挖掘新媒体的潜力,与媒体共建灾害预警机制。

八、“艳照门”拷问媒体的道德底线

事件回放:2008年1月26日起,网上传出陈冠希与一女明星的不雅照片,随后众多女星被牵扯。随着传统媒体的不断报道,事件的影响力日趋扩大,数百张艳照公之于众。“艳照门”带来了一场低俗的“网民狂欢”,成为互联网上点击率最高的关键字,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也第一时间迅速跟进。某知名论坛社区赫然出现回复量高达2000万以上的帖子,多家新闻网站都做了专题策划关注此事。香港警方先后逮捕9名犯罪嫌疑人,并警告传播照片的人将会被起诉。最终,随着陈冠希出面公开道歉,并宣布退出香港娱乐圈,事情暂告一段落。

点评:“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中,负责任的媒体对这一热点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并发出抵制不雅照片传播的呼声。有的媒体虽然也刊发了某些照片,但有严格的限制和掩盖。然而相当一部分媒体报道行为失范,大暴露的照片出现在版面上,网络更是泛滥成灾,忘记了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在现实中,网络比报纸更为开放,受众也对网络更为宽容,但是这种开放和宽容也是有底线的。媒体所坚守的责任和道德底线怎能突破?!

九、舆论热议“许霆恶意取款案”推动重审改判

事件回放:2008年3月31日下午,广州市中级法院对“许霆ATM机恶意取款案”作出重审判决,认定许霆盗窃罪名成立,但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改判5年有期徒刑。事发2006年4月21日,许霆在银行ATM机取款取出1000元后,银行账户只被扣了1元,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回到住处后告诉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前往连续取款。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郭安山于2006年11月7日投案自首。经天河区法院审理认定其构成盗窃罪,考虑到其自首并主动退赃,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许霆则潜逃一年将赃款挥霍一空,广州市中院以盗窃金融机构罪判处其无期徒刑。一时舆论哗然,焦点聚集在“量刑是否过重”上,大多数传媒客观报道了不同观点的交锋。最终,许霆案被最高法院发回重审,改判了一个各方基本能接受的判决。

点评: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传媒公开报道讨论,施加影响,许霆一审的判决也许已成定局。有些人总爱用“干预司法判决”、“媒体审判”来指责媒体。其实,一个成熟的法制社会,司法是独立办案的,媒体有其议论的权力,但司法怎么判是司法的权力,并不受其他权力的干预。如果媒体舆论影响了案件的判决,也许就是因为原有的判决不当。如果判决适当而迫于媒体的压力改判,只能说明“独立办案”的观念树得不牢。只要明确了媒体与司法各自的权力和责任,让媒体热议一些案件,能促进司法更加透明、公正和更准确办案。

十、“周老虎”已现形,舆论责疑迟迟未消停

事件回放:随着2008年9月27日陕西省旬阳县法院对周正龙案的公开审理,“周老虎”已完全现形,但“虎戏”的台前幕后仍疑点重重,媒体及社会舆论欲罢不能,责疑背后有无指使者、参与者。“周老虎”事件起于去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了镇坪县文彩村周正龙于10月3日拍摄到野生华南虎照片的消息。10月15日互联网责疑这是假新闻,陕西省林业厅予以驳斥。周正龙宣称“拿人头担保”。10月22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傅德志指出虎照有假,并称要和周正龙“赌脑袋”。此后,随着年画虎的出现、六方专家鉴定的出炉,舆论普遍认为关于虎照的真伪之争已明朗,但曾称虎照有假就辞职的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称“不后悔”。

点评:其实,“周老虎”早在去年就现形了,众多由专家、网民组成的民间“打虎派”早就揭穿了虎皮。只是官方迟迟不作为、不表态,甚至某些政府部门的官员仍强硬“挺虎”,致使“周老虎”一再逃脱。政府诚信缺失,加上周正龙作案的台前幕后的确疑点重重,这就怪不得舆论一再责疑,使“虎戏”难以落幕了。

十一、西丰警察进京挑战上级主管的舆论“喉舌”

事件回放:2008年1月1日,中央政法委主管的法制日报社下属的《法人》杂志,刊登了记者朱文娜一篇题为《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的报道。文中叙述了辽宁西丰女商人赵俊萍因不满西丰县政府对其拥有的加油站的拆迁补偿处理,编发短信讽刺县委书记,被判诽谤罪。1月4日下午,西丰县多名警察来到杂志社,称朱文娜的报道涉及西丰县县委书记,涉嫌诽谤罪已被立案,要将其拘传。7日被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中国记协在听取朱文娜的陈述后,表示“要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9日下午,西丰县委派人赴京向朱文娜和其单位表示道歉,西丰县公安局做出了撤销对朱文娜的立案和拘传的决定。2月5日,辽宁省铁岭市委宣布西丰县委书记在“进京拘传记者”事件中“法治意识淡薄,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西丰县委书记被责令引咎辞职。

点评:非法进京拘传记者,无非是想封住不利于自己的舆论喉舌。按传统的说法,《法制日报》应是中央政法委的“喉舌”,法制日报社下属的《法人》杂志也应该是个小“喉舌”了,系统内的最基层警察竟然敢进京去封最高主管部门的“喉舌”,可以说胆大妄为。当然,警察是按指令行事的。这很难不使人怀疑,在远离京城的地方,这些下指令的人不会干出比“封喉”还愚昧的事出来。

十二、真假记者齐领“封口费”

事件回放: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一名矿工在矿内被闷死,矿方未及时向上级报告。9月25日晚,《西部时报》驻山西工作人员戴骁军在干河煤矿拍下了各地真假记者云集、领取矿方发放所谓“封口费”的场景。该消息经媒体刊登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派出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并于10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初步掌握的情况做了通报。领取“封口费”的除了真记者外,还有不少混迹其中的假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将继续进行调查,对于新闻单位的记者和工作人员收受钱财或进行新闻敲诈等行为将严肃处理,直至清理出新闻队伍;对于管理不严甚至鼓励记者搞“有偿新闻”的单位要发“黄牌”,停业整顿;对于假记者要加大打击力度,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点评:在这一事件中,不管真假记者的比例各有多少,有真记者参与是肯定的,而且类似的事已发生多次。透过假记者的行径,也可看出我们传媒队伍中的真问题。那些假记者的手法是从哪里来的?先有媒体人的不检点和道德的败坏,让他们看到打着记者的名义竟然能诈骗到钱财。我们如不加强队伍的建设,严处内部的道德败坏者,还会有更多的假记者跟随而来,打着真记者的名义诈骗。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