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记录南广
3295900000042

第42章 国际传播系(2)

五、教研室建设

1、专业英语教研室

2005年9月,南广学院国际传播系成立,当时分三个教学小组,英语教学小组在2005—2006学年上学期由张缵负责,下学期开始由姜仁凤负责。专业英语教研室成立时间是2007年3月。专业英语教研室下设年级组: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各年级组负责人分别是陈希、王菲、金蒻。教研室共有35人(包括外教和老教授),其中专职教师30名、专聘教授3名、英语外教2名。30名专职教师当中,在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26名、本科生4名,队伍结构较为合理。除了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名校组织的高级研修班以外,国际传播系还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以及科研水平,以增强专业英语教研室人员队伍的综合实力。针对英语播音与主持以及国际新闻的专业特点,新增设了部分专业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研室每学期都给学生布置去相关媒体实习工作的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非通用语教研室

非通用语教研室成立于2007年4月,其前身是国际传播系非通用语教研组。到2008年底,教研室有专职教师5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专职外教9人,另有兼职外教4人。2005年9月,开设新闻学专业,共6个非通用语方向,分别是:日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2006年9月,开设新闻学专业,共10个非通用语方向。2005年已开设的新闻学俄语和葡萄牙语方向暂停招生,增开了新闻学意大利语、荷兰语、韩语、越南语、泰语、阿拉伯语共6个非通用语方向。2007年9月,开设了新闻学专业(8个非通用语方向),其中新闻学俄语和葡萄牙语方向恢复招生,泰语、荷兰语方向暂停招生,增加了新闻学芬兰语方向。增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3个非通用语方向),原来普通类的新闻学(日语、德语、法语)专业改为艺术类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8年,开设了新闻学专业(3个非通用语方向)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7个非通用语方向)。在增设新闻学专业(印地语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日语、德语、法语方向)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节目主持方向)。

非通用语教研室在招聘新教师时严格遵照学院的要求,分语种对学历要求不尽相同。2005年,日语、俄语、法语3个语种均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德语要求优秀本科及以上学历。2006年,日语、法语、德语、韩语招聘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越南语、泰语招聘优秀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2007年,日语、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韩语招聘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越南语、阿拉伯语、芬兰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招聘优秀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2008年,所有语种均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3、公共英语教研室

2005年8月成立公共英语教研组,由新招来的20名教师组成(不含校本部派来的研究生及兼职代课教师),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10余人。由吴隽然老师担任教研组组长。2007年4月,公共英语教研室建立,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出两名教研室主任:吴隽然和赖敏。

六、党务工作

国际传播系党总支前身为国际传播系党支部,成立于2005年8月,党支部委员会成员是吴雷、程豪和王馥琼,分别担任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2007年10月16日,经院党委批准改建为国际传播系党总支。党总支委员会成员是王建中、直长亮、程豪、王馥琼、吴雷,分别担任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青年委员。2009年3月,党总支书记由李战国同志担任。国际传播系党总支下设专业英语教研室党支部、非通用语教研室党支部、公共英语教研室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共有党员113名。

七、共青团工作

2005年8月至2009年,国际传播系分团委在系党总支和院团委的领导下,已从一个仅有5名成员的国际传播系分团委组织成长为一个拥有24名成员的组织。国际传播系分团委加强对学生团支部工作的指导,规范团支部工作,促使主题团日活动正常化。选拔得力的学生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对支部书记进行重点培训,定期召开支部书记会,及时把握各支部情况,充分支持支部工作。国际传播系1—3年级的各团支部在团费收缴、支部组织生活、定期组织理论学习等多方面实现了正常化,有数个支部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有些支部还自发开展了特色活动,基层团支部活力进一步显现。每年,国际传播系分团委都会进行优秀团支部与标兵团支部的评比,各支部也会以PPT等形式向领导、老师及同学们展示一学年中支部所举办的活动。

系学生会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学生组织。自成立以来,本着学生会是同学利益的代表,是校园文化的代表,是校园社会实践的代表的出发点,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勤奋学习,勇于实践,锐意创新,按照学校党委指导的方向积极工作。学生会上下齐心协力,在思想建设、学风建设、维护学生权益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的活动。在学生工作新的形势下,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生会下设主席团、秘书处、学习部、文艺部、宣传部、自律部、女生部、生活部、外联部、体育部共10个部门。

八、工会建设

国际传播系分工会于2008年1月成立,由系副主任直长亮任分工会主席,下设4个分工会小组:非通用语组、专业英语组、公共英语组和系办公室组,李卓群、仵林、郭艳萍、金鑫分别负责这4个小组的工作。

九、毕业生就业

在语言和新闻业务学习的同时,国际传播系坚持实践教学。一批学生走出学校,分别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九套英语频道、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法语频道、上海东方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电视台英语新闻中心、《上海日报》等主流媒体实习。毕业生就业情况喜人,其中2008届英语播音专业25名毕业生中,有15人分别被我国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纽约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大学录取,其余学生均在国内各级各类媒体、高校、企事业单位就业,且反馈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