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3297200000017

第17章 即兴描述——训练目标:具象可感 言之有物(1)

在即兴口语表达中,描述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易经》有“立象以尽意”之说,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或说明论证某事物的特征时,都离不开描述。譬如在即兴交谈中,我们常常要把耳闻目睹的情况告诉对方以增加谈资;在即兴演讲中,我们有时需要在讲述中将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以吸引听众,引起共鸣;在论辩中,有时需要运用描述作为论证的支撑,以增强说服力;在即兴主持中,主持人的语言形象生动也离不开描述……

一、描述使语言成为一支彩笔

描述是对原材料注入主观想象与感情色彩的叙述。在描述中,表达者运用具象语言着力塑造栩栩如生的听觉形象,以增强口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加里宁曾说:“首先要注意语言的内部含义,不要把语言变成不结果的花。”要语言像“花”那么色彩斑斓就要描述,描述是保证语言有血有肉、言之有物的重要手段。

描述运用的语言不是抽象语言,而是“显像语言”或曰“具象语言”。例如在魏巍的著名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中,有这样的句子:

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战场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里的几个排比句用了显像语言,让我们耳闻目睹、身临其境,诱发我们的想象,刺激我们的“内视觉”,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口语描述的基本要求

第一,准确。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不应为追求生动形象而肆意夸张渲染。

第二,鲜明。注意观察,抓住特征,抓住细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生动。注意词汇的选择,注意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段的运用。

必须指出,在我们的口语表达中,描述一般不会孤立存在,它们存在于叙述之中,有的还包含着一些议论或抒情。

例话

请原谅我的偏见和误解

毕业典礼上,一位老师在即兴讲话中叙述了自己思想的一段经历:

“……那天在成教班上课,我又注意到这位心神不定的女同学——职业的直觉告诉我,其中必有隐情。果然,下课铃一响,她如释重负吁了一口气,站起身急匆匆赶在我前面离开了教室。我生气了:成教班混文凭有这么混的吗?是哪个‘白马王子’撩得我的学生没心思听课?不行,我要干预!

“我立刻尾随她下楼,她果然站在校门口,踮着脚翘首张望。不久,果然一位‘白马王子’骑着自行车笑嘻嘻地来了。腿一骗下了车;一转身,没想到他背后还背着个娃娃。透过传达室窗玻璃,我看到,她小心翼翼地从丈夫的背上卸下一个小脸烧得通红的孩子。我看到,她心疼地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滚烫的面颊上,眼里涌出了泪花。

“同学们,我为我的粗率、多疑感到负疚,我没有想到,你们柔弱的双肩,原来是挑着繁重的学习、工作和哺育子女这几副沉重的担子呀……”

这段叙述,由于有了生动的描述,凸显了“请原谅我的偏见和误解”的主题,赞美了这位女同学为追回蹉跎岁月付出的艰辛。

一个人的描述能力,有言语技能的问题,也有语言习惯的问题。尤其在即兴口语表达中,由于人们只想把意思说出来就满足了,不注意适当的描述,这样说出来的话就显得干瘪。我们应当注意这方面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第一节 描述:口头写生

所谓“口头写生”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生动传神的描述,它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反映的融合。说话人对近在眼前、身边的事物作细致观察,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讲出来,这时,我们的即兴口语就相当于一台摄像机、一支高明的画笔,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画面。

例话

自贡一条街

清晨,天蒙蒙亮,我在自贡一条普通的小街漫步。街两旁是独具四川特色的木房,黑黝黝的木梁、粉白的墙。街的中段有个小茶馆,两层小楼,一色红漆桌凳,一个镏金的“茶”字嵌在黑漆漆的木板上。晨雾还没散尽,临街的一口黑锅已经翻腾着热气。一把黑漆漆的大铁水壶比煮饭的锅还大,伙计提着它楼上楼下窜,黑布鞋踏得楼板蹬蹬地响,吆喝声却毫不打颤,依旧是热辣辣地道的四川话:“茶——来了!”

紧靠茶馆的是一排小吃摊。临街搭几张芦苇席,排几张桌子、几条长凳,架几口大锅就做起了买卖。热气腾腾的“抄手”(馄饨)一个个圆滚滚的,浇上一瓢红红的辣椒油,吃得人满头大汗。那砧板上的凉粉洁白如玉,厨子熟练地把它切成小丁,倒上酱油,浇上一瓢红辣椒,撒上绿油油的葱花,白、绿、红色彩相间,吃起来清凉爽口。

远远有个货郎挑卖担担面。扁担一头是小炉子和柴禾,一头是些小碗和作料,还有细长细长的面条。货郎不吆喝,从小街刚走过,大人小孩一个个就跟了过来。货郎不慌不忙拣一处干净地儿停住,放下挑子,燃起炉子。一碗担担面不过一两多一点,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

“食在广州”?我看“食”也在天府。

训练设计(18)

(一)口头写生训练

对近在眼前的事物先作观察(比如站在窗口看外面的事物),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有点有面地、不同角度地讲述出来。当然,也可以来几句抒情或议论。这时我们的口头语言就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一幅幅现实生活的画面。

(二)现场目击新闻

请以“大街上发生的事情”为话题,说说你的“现场目击新闻”。

现场目击新闻

早晨,喧闹菜市场的一角。

一位身穿笔挺西服的时髦男子手里捏着几根大葱,在人丛中潇洒地走过来,突然一枚一元硬币从他的指头缝儿里当啷掉在地上,蹦了两下,连转了几个弯儿之后一头扎进街边的阴沟泥里。西服男子随即追到沟边,只见硬币直愣愣地在黑乎乎的淤泥上嵌着。他暗暗转过脸快速扫视周围,见无人注意,便迅速屈膝俯身,对准沟里的硬币伸出两根长长的手指插了进去。不料插得不准或是用力过猛,反而将硬币推进污泥里,糊了满手的臭泥。西服男子咬咬牙低声怒骂了一句,索性叉开五指直插下去,力图一举将硬币擒获。然而如此围剿了几次均未成功,他只得立起身,刮掉手上的污泥,悻悻而去。

西服男子刚一离开,旁边卖豆腐的妇女赶忙回家提来一把锄头,小心翼翼地把沟里的淤泥一锄一锄地掏到沟沿上,用手细细地揉捏。原来,西服男子刚才的举动都被她冷眼看了个清楚,她从那男人的衣着举止、神情气韵上看出,掉进沟里的必是金戒指之类无疑,但“金戒指”却深藏不露,妇人下了狠心,拓宽挖泥范围,大有深挖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

很快,两个在旁边瞧出蹊跷的妇女,不约而同地回家,心照不宣地提着铁锹来了;又有几个妇女互视两眼,神秘一笑也上阵向污泥开战了。

围观者越来越多,都伸着脖子不解地研究臭味扑鼻的污泥,心眼活络的人忽有所悟,悄悄回家拿来工具,挽起裤腿跃进沟中。下沟掏泥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人们并不知道要找什么,但大家都认准了:要找的东西一定很值钱。

买菜人中有一位报社记者。他听说那边干得热火朝天的掏阴沟的人,并不是环卫站的职工而是附近居民,立即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碰上了一个好材料,于是上前看了几眼,菜也不买了,赶回家写了篇“现场目击新闻”。新闻很快见报,并加了一段“编者按”,号召人们学习这种可贵的“奉献精神”。

人们看了这篇报道都将信将疑。因为人们从来没有觉得阴沟堵塞,更没见谁发扬什么“奉献精神”,而阴沟边沿东一堆、西一堆的污泥也没人运走,至今还被烈日暴晒着,在那里发出阵阵臭气。

训练提示

这个真实故事的描述相当生动。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语言的形象性很强,运用了“影视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绘,切分组合十分丰富,构成了情节完整的故事。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的,但特征的勾勒、细节的展示、气氛的描写都蕴涵着辛辣的讽刺,令人忍俊不禁。

第二节 描述:追述示现

“示现”是一种口语修辞手段。它通过写意式的描述,寥寥几句就活生生地勾勒出早已过去或者未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常言道“示之以形,方能动之以情”,主持人如果具备即兴示现能力,有助于调动受众的持久注意,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传播与接受处于同一感情氛围之中。

所谓“追述示现”,是指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描述得如同眼前正在发生的事一样,属于回忆性描述。听的人虽然没有看到所描述的景象,但是由于说的人生动传神的描绘,就会诱发其联想,调动其想象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示现”的运用以拥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前提。应注意在生活中、在文艺作品中留心观察、捕捉,将其浓缩存于记忆。当具有感情负载的意象描述纳入合理的逻辑框架时,那样的即兴口语表述一定是感人的、令人难忘的。

例话

林雨:风雨见真情(片断)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我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出门,不巧下起雨来了,我们只好躲在一家商店的屋檐下。这屋檐下原本已经有了几个人,我们进去避雨,地方已经不宽裕了,只能勉强容身。雨哗哗地下着,为了不让孩子淋到雨,我只好替她用身子遮挡风刮过来的雨。这时,旁边一位中年男子突然把自己的自行车推出去,啪的一声横在了雨里,然后示意我们母女往里面靠。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说了什么感谢的话,只记得心里的沮丧和风雨带来的坏心情一下子就消失了。于是,这雨夜里的一份温情,便一直保留至今。我想,可能谁都会有这样的温情回忆。它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需要。这种温情调节着我们疲惫的身心,使我们感到生存的尊严、生存的价值,感到生存的美好。

《林雨一刻钟》是山东经济台的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林雨热爱生活、领悟人生,她在节目里用身边的见闻做“由头”,引发对生活的切身感受,传达美好的情感。主持人运用“示现”的修辞手段,使她“风雨之中见真情”的独特感受更具体化了,这样的“追述示现”很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

第三节 描述:说X,不说“X”

不善于表达的人,喜欢用反映事物特征的某一常用词说话,不愿选择同义的、近义的词或短语来表现事物的细微差别。例如说到天气寒冷时,就只会反复地说“冷、很冷、冷极了”,摆脱不了“冷”这个惯用词语;说这个人很好就反复地说“好、真好”这些概念性词语,这样的语言就很干瘪、无味。

我们说话时如果有意识地避开特定的惯用词或概念词,而用其他的同义、近义的词或短语去描述某一事物,比如说到“冷”偏不出现“冷”这个词,说到“热”偏不出现“热”这个词语,那样说出的话就会生动具体得多。

我们将其简称为:“说X,不说‘X’”。

例话

说冷,不说“冷”

冬天一大早,西北风打着呼哨很刺耳,寒气凉飕飕扑面吹了过来,直往我衣领的缝隙里面钻,浑身感觉彻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针刺,像刀割。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雪末儿飘到我脸上,冰凉冰凉的。屋檐下面挂着一尺多长的冰锥子;公园里的湖面结了冰如同一面镜子,闪着寒光……四处静悄悄的,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像给严寒冻凝固了似的。我浑身打颤,哈出的热气沾到眉毛上结了白花花的霜,眼睛冻得睁不开。地面到处是硬骨骨的冰凌、冰碴,走在上面滑溜溜的,像踩上牛油一般——哎哟,一脚没留神儿,一个骨碌狗啃泥,我掉进了大雪坑,浑身颤抖,像泡进冰水,哎哟,我快成冰棍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