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3297200000026

第26章 即兴听悟——训练目标:听知听悟 用听交流(2)

3.每人将下面的材料朗读一遍,大家听后填表。

考场上安静得很,只能听到刷刷的写字声和翻动试卷的声音。监考老师是今天考试科目的任课教师,她静静地站在讲台旁看着她的学生们。她发现坐在最后排的张明停下笔,一边盯着试卷,一边将笔放在手指间旋转;他前面的李敏猛然抬起头看着老师,若有所悟地微微点头,又埋头飞快地书写起来;平时有些淘气的王文手忙脚乱地一会儿写一会儿涂改,后来又用橡皮擦……赵宁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两眼无神,好像在打盹儿;王文前面的刘群好像已完成答卷,在逐题检查,检查到试卷下端时他将卷子举得高高的,王文趁机看了几眼,监考老师快步走了过去,用手指在课桌边敲了几下……

听后填表:

4.快速传话练习。训练方法:进行游戏性集体训练。第一人对第二人用耳语讲一件趣事,然后一个接一个地用耳语传下去,最后一人宣布所听到的内容,请第一人评议。

(二)听辨语脉训练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人,说起话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条理,听不出他所要表达的语路、语脉,与之交往是很困难的。

训练方法1:试找喜欢用“散点式”表达方式说话的人聊天,或者设计一段杂乱无章的话,大家静静地听,为这段话梳理线索,归纳要点。

训练方法2:听几段别人的讲话录音材料,听过以后立即将其内容讲述出来,然后与原录音材料对照,并进行评议。

(三)归并概括训练

在动态语境中,尤其在节目主持现场,如何通过认真的“听”对嘉宾和参与者杂乱的、大段的讲述进行归纳、归并,将各种观点组合起来,以顺势推动节目的进程,这是节目主持人的重要基本功。下面是《实话实说:其实不想走》的一个话轮。如果你是主持人,你如何接语?

费教授:是的,要敏感,因为大部分自杀是别人不知道他有这种心情而出现的,应该注意自杀的征兆,到底哪一些现象表示这个人可能有这个想法。另外,如果是你的家人或好朋友,你应该跟他谈,不是跟他理论,说你不应死,因为你有这个责任、那个责任,首先是倾听,让他说心里的不舒服、不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你应该知道自杀的人他的心理是不稳定的,一方面他想死,一方面他想活,应该把想死的念头减少,把想活的念头加强,那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同样,你得评估到底他的自杀危险有多大,国内外都认为不应该提你是否想结束你的生命这样的话题,我们觉得不好意思说,这个话专家意见说明这个不会刺激他去自杀,这样的话题可以说明你确实是非常关心他,你关心他是否到这个地步,他想结束生命,你先给他机会可以讲他自己的痛苦。

主持人(和晶):……

训练提示

1.听觉材料以连续的线性方式刺激人的记忆,稍纵即逝,要想准确说出就必须防止偏听、误听、漏听;快速地反馈内容,记忆力很重要。人脑分为四个脑叶,与记忆相关的是颞叶。颞叶有很强的选择功能,通过综合理解与判断,让最新的、最重要的信息进入意识。因此,听的时候要指向鲜明,抓住最有用的刺激信号。说的时候不一定按原句或原结构说,但要完整准确、语流顺畅。

2.在《实话实说:其实不想走》的话轮中,主持人(和晶)的接语是这样概括的:“啊,第一是要敏感,关心、注意这样的人,接下来是倾听他的痛苦,然后是评估他到什么程度了,就像费教授说的,我们还可以直接问他最关键的问题。那么,费教授,怎么让他放弃这个念头呢?”

3.转述别人的话时,要防止“过度概括”的现象。因为话语的覆盖能力是有限的,由于心不在焉,听得不仔细,用很抽象的概念化语言归纳别人的话,就是“过度概括”,但是它不能“覆盖”别人的原意,所以应该避免。

第三节 提高听悟力的途径

“TQLR”听辨法从听知、听记、听悟三个方面揭示了言语交流中听辨的基本规律,它也提示我们,培养自己的即兴听悟能力,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训练听辨注意力。注意力是听知的基本能力。必须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把思维“调”向信息源,并且毫不分心地抵御干扰,精确了解话语内容。具体地说,听人说话的时候,要控制注意指向,快速捕捉对方的表述要点,对于话语的特殊语调、语气尤其要留意。

第二,训练听辨记忆力。听辨记忆多为暂留性记忆。因为后面的内容要与前面的内容连贯起来作整体性思考,这样才能悟出其语意所在。具体地说,要根据别人话语的结构、关键词、语速、重音甚至态势语,归纳对方的讲述要点。所谓“不知所云”常常是忽视听辨记忆、无法进行准确判断造成的。

第三,训练听辨理解力。言语所表达的信息随语音的消失而流逝,理解跟不上,就会越听越糊涂。要听出别人的思路和语意,就要有快速的理解力。言语的表层意思与内在含义常常并不是一致的,因此,要听出哪些是题内话,哪些是题外话;哪些是正确、真实的话,哪些是错误、虚假的话;哪些是友好、赞扬的话,哪些是不怀好意或发牢骚的话;哪些是直率坦诚的话,哪些是试探性、带有言外之意的话。这些都可以在言语交际实践中随时训练。

但是,仅仅有了“听”的方法还是不够的,因为“听”不仅是一个感知过程,更是一个心理过程,从这个方面提升“听”的素养才是全面的。

第四节 听话是人生的艺术

“听”是一种“无声的交际”。英国有句民谚说“无言也是美丽的”,就是对这种交际风格的赞美。但是这样的交际风格正在逐渐被人们忽视。

一、美国前总统提出一条交际规则

美国前总统布什出了一条交际规则,叫“Read my lip”,译成中文就是“请读我唇”,他提醒人们在“言语的瀑布”一泻无余之前,先听听别人说了些什么。他的话是针对美国一些人的言语交际现状而说的,那风格简而言之就是“高度卷入”:一人没说完,另一人接过话茬儿就说起来,而另外一位又横插进来“踩”上别人的话头就“侃”——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也不少见。

二、“听”是一种重要的交际行为

出现如上这些情况的根源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交际原理:“听”处于人际交往的情境时,是一种很重要的交际行为。主持人就经常用“听”交流、用“听”主持节目。言语交际作为一种互动的过程,如果双方都处于“高度卷入”状态就损害了交流的质量,其实“卷入”除了话语方式还可运用情绪方式,即“让对方感到一种内在的甚至情感的联系”,这就是“读唇”,即言语交际中的“洗耳恭听”,运用受话反应方式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富有智慧的交际“卷入”,甚至是一种很有深度的“卷入”。

这样,就可以拓展“听”的功能了。比如:

——始终看着对方的脸,体现对对方表述内容的关注;

——用一种很得体的姿态听别人说话,体现一种尊重;

——边听边看着对方,用目光的接触,体现理解与认同;

——面部浮现一种神采或表情,体现欣赏或浓厚的兴趣;

——用简单的插话接引,或者用一两句话附和,维系良好气氛。

三、说话是人生的需要,听话是人生的艺术

“听”不仅是为了听懂别人的话、获取信息,它还应该体现出对别人的真诚关注和尊重,体现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超越技巧的。在这样的氛围里,自己也会感到一种交流的满足并获得教益。

例话

“听”来的钢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叫亚德里安的美国将军,利用战斗间隙到战地医院探望伤员。他走进病房,静静坐在病床边,倾听每一位伤病员讲述自己“死里逃生”的经历。其中一位炊事员说,他听到炮弹呼啸而来,就不假思索地把一口锅扣在头上,虽然弹片横飞,战友倒下一大片,他却幸免一死。听到这里,亚德里安将军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走到这位炊事员床前同他握手,脸上露出赞赏的微笑。后来他发布了一道命令:让每个战士都戴上一口“铁锅”。

于是,在人类战争史上,“钢盔”这个重要发明,就因为一位将军有耐心和雅量倾听一个炊事兵的“唠叨”而诞生了。据说,这个别出心裁的“发明”使七万余名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免于战死。

将军诚意地倾听,表达的是对战士生命的关注。同时,他满足了对方倾诉并获得尊重的愿望,而自己也在倾听中获得了创造的灵感。由此可见,一切诚意的倾听,在人际交往中其实是“互惠”的。

这就印证了一句格言:“说话是人生的需要,听话是人生的艺术。”

训练设计(28)

(一)听辨指误训练

训练方法:试留心说话时常出现疏漏、偏颇的人的讲话,不妨吹毛求疵地暗地挑剔,辨析其细微错误。你能指出下面几段话中的不妥之处吗?

(1)一位专横跋扈的厂长这样说:“我是厂长,厂里大事小事当然都得由我说了算。这同开火车一样,我是火车司机,启动机车,把握方向,掌握快慢都得由我决定,你们各位如同司炉,只管给锅炉添煤就是了。如果你们要民主,都冲我又喊又叫,要我这司机干什么?……”

(2)2006年3月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脱口秀”主持人布赖恩·詹姆斯说,解决亚利桑那州移民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在那些人越境时就枪杀他们。他说:“我们只要每周随机选择一个晚上,我们可以杀死任何越境者……只要你跨过来,你就死,你必须考虑今晚你是否够幸运。我觉得这样做更有趣。如果我在那里,我会抱着高性能步枪和夜视镜,愉快地蹲守在边界线隐蔽的地方,杀死那些非法越境者。我建议,每射杀一名非法移民,应该得到100美元奖励!”

(3)江苏交通广播电台《非一般音乐空间》主持人吴继宏随意评论别人的画作和《超级女声》参赛选手。发表在《新周刊》的几则“吴继宏语录”是:

“这是一个愚蠢的画家,他的每张作品都是狗屎”;“当时张含韵像一颗巨大的老鼠屎降落在舞台上!”;“我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台长特别喜欢我。他对我的评价就是才华横溢啊……”

(二)听辨悟情训练

训练方法:试留意听别人的说话,悉心听对方说话的遣词造句和语情语态,判定其思想感情或情绪色彩,分析表述者的性格特点。

下面几种说法,一般反映了表述者什么样的内心状态与性格特点?

(1)“趁我没忘记,我说一下……顺便提一下……”

(2)“我听说……听别人讲……好像有人说……”

(3)话里嵌入较多的“老实说、真的、不骗你……”

(4)话里嵌入较多的“你懂吗?你懂不懂?我不客气说……”

(三)听辨隐意训练

试说说下面表述的言外之意:

(1)某商店为配合夜市,准备让职工晚间在路边设摊推销商品,开会请大家发表意见,献计献策。一位中年女职工这样说:“我建议,这个活儿我们干不了,可以到寺院里请一批和尚来担任夜市营业员。”

(2)里根担任美国总统时,提出削减预算的方案。议员们议论纷纷。里根笑着说:“有人告诉我紫色的软糖都是有毒的。”然后拿起一粒紫色的软糖塞进嘴里。

(3)阿凡提与皇帝一起洗澡。皇帝问:“凭我这模样到奴隶市场能卖几个元宝?”阿凡提说:“10个元宝。”皇帝火了:“胡说!光我那条绣花围巾就值10个元宝!”阿凡提说:“正是呀,高贵的陛下!”

(4)甲:我很爱看琼瑶的小说。你喜欢吗?

乙:很有意思……

(5)甲:你看看,小李一当上先进就……

乙:——啊,今晚有个音乐会,你去吗?

甲:音乐会?那不是对牛弹琴吗?

训练提示

1.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难言之隐往往是通过双关、借代、仿拟、反语、婉曲等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而且与特定语境有密切关系。要周密观察、细心演绎,才能作出正确推断。

2.生活中有人喜欢转弯抹角地说话,并且话说得也很俏皮,多听他们讲话,可以辨析出他们的弦外之音。例如日本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被我国棋圣聂卫平击败,他信守诺言将头发剃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削了发,脑袋怪冷的,但清醒多了。”这就是婉曲双关的说法,言外之意是:挫折使我注意到中国棋手不可轻视,我要认真对付了。

本节部分训练题答题参考

“听辨指误训练”答题参考:

(1)厂长的说法是机械类比,因为厂长与司机相似但本质上并不一致。

(2)“震撼大侃”詹姆斯的话引起轩然大波,亚利桑那州司法部长特里·戈达德指出,非法移民违背《移民法》但仍有基本人权,枪杀非法移民是犯罪行为,詹姆斯发表的是不负责任的危险言论。

(3)吴继宏说的话是在大众传播媒介肆意侵犯别人名誉权的行为。

“听辨悟情训练”答题参考:

(1)“顺便提一下”常常正是要讲的重点。

(2)不肯暴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话有余地,可能是处世圆滑的表现。

(3)担心误解或想博取信赖;性格有些急躁,有时是不坦率的表现。

(4)过多地强调“我”很有点自以为是,甚至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听辨隐意训练”答题参考:

(1)是牢骚话。晚上设摊,不顾家庭,只有光棍和尚能担此任。

(2)里根态度强硬,不管遭到什么反对,都改变不了他的决断。

(3)阿凡提的言外之意是:皇帝一钱不值。

(4)听来似乎是琼瑶小说“很有意思”,其实要说的话是:“那样的小说也有人喜欢?真有意思。”

(5)乙的回答是故意打岔,对甲说的话不以为然。而甲对乙的故意打岔显示强烈不满,暗指对他说话才是“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