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3297200000004

第4章 即兴语流——训练目标:知而能言 言之能顺(2)

二、推动言语顺利生成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人在特定的现场都会有言语的生成,但“语不成句”不能算数。为什么有的人“知而能言,言之能顺”甚至“言之成篇”呢?这是由于:

第一,把话语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没有限制就不可能有语脉清晰的表达;同时,选取的角度宜小,议论应求准求精;

第二,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对话题作快速反应,重在一个“快”字,说话时要准确地牵住语脉线索,然后思维与表达同步进入讲述;

第三,现场言语生成不是信口开河,不是“生产”语言垃圾,应该清醒地把握语脉走向,既注意不同意义层面的展开,又要注意纵向的语意深入,做到言之有物,有一定的信息密度;

第四,语言表达的本质是沟通与交流,因此需要积极、沉稳的情绪,更需要与语境的“同化”,审时度势地根据现实情况作应变性调整。

训练设计(2)

(一)触媒刺激的训练

请以下列几个物件作为连缀的触媒,发挥想象力,感悟某种事理,说一段有一定内容的话。

题例:触媒性连缀物件——蘸水钢笔、一副老花眼镜、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以此作即兴言语生成练习,可作如下表述:

“这极平常的三样东西,使我想起一位乡村教师。他至少50开外,架着老花眼镜,在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乡村偏僻供电不太正常,桌上的台灯突然灭了。他摸索着找到火柴点亮了蜡烛。在昏黄黯淡的烛光下,他批改到一位大有长进的孩子的作业,欣慰地笑了。啊,烛光是知识之光,它照亮了孩子的心田;烛光是生命之光,由人民教师心血点燃,人民会永远记住教师的功绩!”

试用下面的触媒性连缀物件说一段话:

(1)一封信、遥控器、葡萄干

(2)电池、暴雨、香烟

(3)雪花、身份证、饼干

(4)请以“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为主题,将“废电池”、“易拉罐”、“塑料袋”、“一次性木筷”连缀起来,说一段话。

(二)即兴续讲的训练

下面是几段即兴讲述的开头,虽然只起了个头,但话题已经提出,请接着往下讲,使其成为完整的语段或语篇。

(1)幸福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古往今来多少人追求、探求,但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对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是不尽相同的……

(2)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我们青年和祖国的关系?我认为这种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根”字……

(3)男人的视野是宽阔广袤的,他可以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可以征战疆场、马革裹尸而无悔……

(4)伟大诗人歌德曾有一句著名的诗句:“生命之树常青”,是的,生命是阳光带来的,我们应该在阳光下生活……

(三)即兴接龙的训练

几位同学就下面的话题一人讲两分钟,要求接着讲的内容能够承接前言、前后照应,尽量言之成理,使话题有所拓展。

(1)我们需要“**精神”

(2)口才是现代社会的必备之才

(3)成熟的标志

(4)在生活中发现“美”

(四)丰富语汇的训练

“滚雪球”

训练方法:先确定储词范围,平时有意识地进行搜集,定期分类积存于“储词本”上。例如确定积累用“ABB”的叠词方式表达欢乐和喜悦的词,过了一个阶段后,就可能积存到这样一些词:

喜洋洋、喜滋滋、兴冲冲、乐呵呵、乐悠悠、乐陶陶、乐颠颠、乐融融、笑呵呵、笑眯眯、笑哈哈、笑吟吟……

“堆宝塔”

训练方法:进行趣味储词训练——几个朋友在一起,就一个储词范围每人说一个,一轮一轮进行,看看能积累多少个词。

题例:要求每人讲一个带“步”的成语或短语,可能提出这样一些词:

步伐矫健、步入疑阵、昂首阔步、扶床学步、寸步难行、大步流星、步履蹒跚、健步如飞、高视阔步、闲庭信步、步人后尘、亦步亦趋、步入歧途、一步登天、步入险境、步步为营、移步就位、举步维艰、五十步笑百步……

1.请作连锁接成语的练习:

包含“自”的成语: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包含“一”的成语:一言为定、万无一失……

包含“不”的成语:美不胜收、贪心不足……

首字为序的成语:一步登天、二龙戏珠……

末字连锁接成语:喜从天降、降龙伏虎……

2.快速说出下列每个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3.在2分钟内说出10个包含“看”的意思的双音词,如“观察”……

在2分钟内说出10个包含“看”的意思的单音词,如“看”……

在2分钟内说出10个包含“死”的意思的近义词,如“去世”……

训练提示

1.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说:“只有对语言着了魔的人,才能登堂入室,成为语言的富翁。”在即兴口语训练中要“着了魔”地丰富自己的语汇;

2.言语生成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坚持经常进行;

3.续讲训练,提供的只是这个未完成语段的铺垫,可以依据所提供的语言线索,重新立意。注意不要在中心语义没有确定前开讲。

第三节 坦率真诚表述

即兴口语的流畅表达,首要解决的是表达心理、表达态度的问题。

良好的表达心理和表达态度是怎样的呢?

张颂教授指出:“所谓即兴口语,绝非‘信口雌黄’,更不是‘口是心非’。我们要坚持的是‘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杜绝一切虚假和造作。”这表明“朴实真诚”是即兴口语应有的心理定位。

一、记住苏格拉底的教诲

公元前4世纪,雅典有许多教人说话的修辞学校,其中最有名的是苏格拉底办的学校。苏格拉底经常强调,指导如何说话,不只是用来作法庭辩论或公开发言的技巧,而是一种能帮助公民秉性和德行成长的普适教育。

他强调指出,光教人说话而不教人说真话,会把受教者引入歧途。学说话要有进步,不光是动嘴的天赋,重要的是说话人的自然秉性,要真诚地说话。

我们常说“艺高人胆大,胆大艺自高”,这里的“胆”其实就是心态,一种朴实真诚的心态。这个心态是语流顺畅的前提。

例话

从内向羞涩到镇定自若

据报道,2006年至2008年广受欢迎的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调任语文出版社社长,引起网民的热议。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离岗后,这位在记者面前言辞畅达的发言人坦陈自己原是个“内向、羞涩”的人。

当时组织上决定他担任新闻发言人,参加短期培训班后就匆匆上岗了。他坦言,他没指望他的工作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扬。他说,在2006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他把“紧张埋在心底”,但是他坚持坦诚率直,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反应敏锐,镇定自若。

比如,在接受白岩松采访问及“范跑跑事件”(范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丢下学生最先跑出教室的老师,后被网民戏称“范跑跑”)时,王旭明脱口而出:“人可以不崇高,但不可以无耻!”

王旭明朴实真诚的言辞,剀切中理,流传甚广。

这也说明,勇气来自正直坦诚,坦诚不仅有助流畅,也可以赢得观众。因此,说话不要吞吞吐吐,要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声音要响亮一些,这有助于心理稳定,也有助于思路先行,这时,表达可能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消除不必要的表达焦虑

当然,表达的心理、表达的态度不能决定一切。表达者还需克服“表达恐惧”和“表达焦虑”。如果讲述时无可挽回地语不成句了,也不必慌张,要相信听众是友好的,他们对一个“无可挽回”地陷入窘境的人是宽容的,甚至会赞赏他的诚率和真实。因为在这个到处充斥“语言表演”的世界,真诚的、真实的表达可能会受到意外的尊重和欢迎。

例话

拉里·金的麦克风恐惧症

拉里·金(Larry King)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谈话节目主持明星。其实他没什么“学历”,1951年他18岁时高中毕业,因成绩太差没能进入大学,打了四年零工后进入电台当DJ,却发现自己有“麦克风恐惧症”。但是经过14年的奋斗,他成为广播电视界的世界级明星。

拉里·金至今还记得最初进入一家电台工作时的情景。

当时电台经理西蒙对他说:“好的,你叫拉里·金,你主持的节目叫‘拉里·金秀’。”拉里·金庆幸终于有了一份工作,一份他向往已久的工作。

他匆匆上岗值班,正襟危坐在播音间开始节目直播。可是,放完开始曲后却说不出话来,“嘴巴干得像塞了棉花一样”。于是他只能一遍一遍地放开始曲,一次一次面对话筒张口无声,他紧张得大汗淋漓。

拉里·金记得,当时他脑子里想的是“拉里,你太抬举自己了,你不过是个口齿还算伶俐的家伙,根本没见过大场面,你真的行吗……”后来当开始曲进入尾声,他就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这时,播音间的门被经理西蒙一脚踹开,大声吼道:“拉里·金,你听着,这是传播事业!”说完,西蒙经理把门重重地关上,走了。

就在那一刻,拉里·金“奋不顾身”地倾身对着麦克风开口说出毕生头一回主持节目的开头语:

“各位早安,我叫拉里·金,今天是我这辈子头一回来主持广播节目。我一直梦想成为广播节目主持人,也花了整个周末的时间准备,15分钟前电台给了我一个节目的名字,我也选了新的开始曲,可是我的嘴干得不得了,我紧张得要命,刚才我们经理一脚把门踢开,对我说‘这是传播事业’……”

这是拉里·金头一回靠嘴巴吃饭的经历。未曾想到的是,电台很快就接到许多赞赏这位结结巴巴主持人的电话,说“这是真诚可信的声音”、“我们希望天天听到他的声音”。从此,他信心倍增,“一发而不可收”,渐渐走向成功,直至1978年重金受聘于共同广播公司(MBS)主持夜间广播谈话《拉里·金节目》,从25个电台到250多个电台加盟,听众达500多万,最后推向全国,成为一位将政治与娱乐、电视新闻与谈话节目结合起来的传奇式节目主持人。

第四节 语料转化语流

将提供的语言材料转化为语流,是复现性口语训练。其实,语料复现大量地渗透于我们的语言生活之中,这种复现以“元语言”(metalanguage)的形式,随处可见。所谓“元”(Meta)这个前缀,在希腊文中是“在后”的意思。所有对语言、语意不同方式的重现,例如我们比较准确地转述(复述)别人的话、引用别人说的话、解释或加工别人的话、简化浓缩别人的话、翻译别人的话等等,都属于“元语言能力”,主持人“文本操作”式的语言加工或复制需要这个能力。为了准确体现媒介意志、体现节目意图和主旨,提升“元语言能力”是必要的。

一、“元语言”是主持人常用的表达方式

“元语言”的常见形式是“复述”,也是主持人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严格地说,我们说话都离不开复述,只不过它出现的形式不同罢了。它运用特定的语言文字材料,将语料转化为语流,所以是语流训练的重要方法。由于复述者总会对复述的事物注入某些主观因素,因此复述不可能“不走样儿”地保持原貌,但这并不妨碍接受者对事物的了解。主持人复述应注重对现有材料的加工,或详细,或简要,或变换人称,或变换顺序,或渗透自己的体验和想象,使复述更切合语境、更有吸引力。

从文字材料转化为话语表述,需要理解和记忆,除了机械记忆外,有时需要运用“速记”的方法。其中著名主持人叶惠贤经常运用的“记意法”值得借鉴,那就是:通读全文→理解大意→强记要点→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元语言”是主持人话语的一般形式

1.详细复述是对原材料作“不走样”的复述,一般出现在新闻、科技等节目中,忠于原材料的内容和结构,将其转化为口语。

2.概要复述是简明扼要地复述原材料,比如“说新闻”、转述一个论点或事实等。它的要求是:把握总体,理清线索,抓住中心,舍去旁枝,保留主干,既反映全貌又缩减语量。

3.扩展复述是对原材料作适当丰富扩充的文本复述。它在不违背原意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再造想象,有重点地加以扩展,通过渲染、描摹,使讲述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4.变式复述的特点在于复述中的变化,一般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变换角度、变换人称、变换结构(如顺叙变倒叙、增设插叙或悬念、作有详有略的随机性处理等);有时需要变换语体。

5.加工复述这类复述走出“机械复制”的模式,注意对原有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改造,以利于体现自己的表述风格。尤其是主持人,经常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节目语境的需要,对文本进行加工。

训练设计(3)

(一)坦率表述的训练

请分析,倪萍这个朴实无华的讲话为什么会受到欢迎?请你也像倪萍那样,作一次袒露心扉的讲述,放胆畅言,说说你对未来的憧憬,说说你的困惑或无奈,说说你对某个问题的真实想法。

主持人倪萍到北大

……倪萍走进北京大学礼堂,看到礼堂上方挂着醒目的横幅:“成功女性系列讲座”,她微微一笑——倪萍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在这个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面对莘莘学子,她作为一个主持人、一个演员,长期的疏于学习,自己的水平和“底细”都在节目主持过程中“暴露无遗”,还能对他们说出什么“成功的秘诀”、提出什么高深的观点呢?这个“讲座”不太好讲啊。

但是,她的讲话获得了同学们的欢迎和赞许。

倪萍开头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我实在没有资格来讲这个题目,因为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女性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一是她建造了一个成功的家庭,第二是她有成功的事业。一个三十六岁的女人了,还在婚姻的跑道上转圈儿,我怎么能说是成功的女性呢?”她的坦率和亲切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倪萍继续说:“我其实是一个更适合做家庭妇女的人,有个丈夫,再生个健康的孩子,养上些鸡鸭狗兔,搞块小自留地,那样我一定活得更出色。我向往自己是个母亲,虽然我已经体味到了母亲的全部光辉在于奉献,但我依然钟情母亲——这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角色……”

接着,她感叹自己的生活节拍总是跟不上时代。

这个“成功女性”的演讲不仅受到欢迎,也引起了热烈的议论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