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3297200000052

第52章 即兴幽默——训练目标:出口成趣 妙语连珠(5)

认“一”字

有个人教儿子认字。他用笔在纸上写一横,教儿子认,又写了几遍,儿子认识了,他很高兴。第二天他带儿子上茶馆向别人说他儿子能认字了,说着就用手指头蘸着茶水,在桌上画了一大横让儿子认,儿子横看竖看却不认得了。那人气呼呼地责骂儿子:“太笨了!这不是昨天教的那些个‘一’字吗,过一夜怎么不认识了?”儿子一听,很委屈地说:“我不明白,这个字过了一夜怎么长得这么大、这么粗了?”

蛤蟆鼓儿(对口相声)

甲:我有件事不明白,想跟您打听打听。您要知道,您可要告诉我。

乙:好,您说吧,只要我知道,我一定告诉您。

甲:昨天,我上北海玩儿去啦,在水边看见一个怪物。

乙:怪物?什么样儿?

甲:这么大(手势),四条腿,白肚皮儿,花脊梁背儿,金眼圈儿,大嘴巴,一叫唤呱儿呱儿的。您说说,那是什么东西?

乙:咳,那不是怪物,那叫蛤蟆。

甲:蛤蟆?那叫出来的声音怎么那么大?

乙:因为嘴大脖子粗,叫出来的声音就大,懂了吗?

甲:噢,万物都是一个理儿?

乙:是啊,万物都是一个理儿。

甲:只要嘴大脖子粗,叫出的声音就大?那我们家的字纸篓子,嘴大,脖子也粗,怎么不叫唤啊?

乙:字纸篓有叫唤的吗?字纸篓是竹子做的,怎么叫唤啊?

甲:竹子做的就不响?那和尚吹的笙也是竹子做的,怎么响哪?

乙:你没有看见上边有窟窿吗?竹子有窟窿就响。

甲:噢,竹子有窟窿就响,筛子那么些窟窿,我吹半天怎么不响哪?

乙:有吹筛子的吗?筛子是圆的扁的,圆的扁的不响。

甲:噢,圆的扁的不响,那戏台上打的锣,也是圆的扁的,怎么响哪?

乙:锣不是有脐儿吗?有脐儿的就响。

甲:噢,有脐儿的就响,我们家的铁锅,这么大的脐儿,怎么打了半天也不响哪?

乙:锅不是铁的吗,铁的不响。

甲:噢,铁的不响?庙里挂的那口钟,也是铁的,一打怎么响哪?

乙:钟不是挂着吗?铁的挂起来就响。

甲:我们家那个秤砣挂三年了,一回也没响过呀?

乙:秤砣不是死膛儿吗?死膛儿的不响。

甲:炸弹不是死膛儿,怎么响哪?

乙:炸弹里面不是有药吗?有药就响。

甲:药铺怎么不响哪?

乙:药不是入口的吗?入口的不响。

甲:那泡泡糖、口香糖怎么响哪?

乙:泡泡糖、口香糖不是有胶性吗?有胶的就响。

甲:胶皮鞋怎么不响哪?

乙:胶皮鞋不是挨着地的吗?胶皮挨着地的不响。

甲:自行车挨着地,车胎放炮怎么响哪?

乙:这……你有完没完哪?

电话里的一出戏(单口相声)

丁零零——电话铃声响了。

“喂,找谁?”

“李科长在吗?”

“我就是。”

“李科长,我们四大队值班,夜里冷,想领几床毛毯……”

“不行,库房里早就没有毛毯了。”

“科长,您不能看着咱们一夜冻到天亮吧?”

“天亮了,不就暖和了吗?”

“可三更半夜,寒气逼人……”

“我管不了那么多!”

咣当,电话挂上了——刚拿根香烟要抽,电话又响了。

“讨厌,一刻也没有安宁!”李科长不耐烦地拿起话筒。

“闹什么,你闹什么,没有,没有毛毯……”

“你是老李吗?”

“是,你是……哦,哎呀,您是严局长呀,对不起,我……”

“库房里有毛毯吗?”

“啊,毛毯……毛毯……有,有,要多少?”

“要三床毛毯,你马上送到四大队去!”

“四大队,这个……”

“什么,有困难吗?”

“不不不,没有困难,我马上就送,马上!”

“好的,办事就要这样迅速。”

“局长您过奖了,您亲自过问的事,我坚决照办。”

训练提示

1.“趣说自己”可以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趣事,也可以用漫画方式介绍自己的性格、脾气、爱好,说说自己的缺点、弱点,说说这些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或值得汲取的教训,还可以说说自己一段有惊无险的经历。

2.说相声要会抖“包袱”。对方“包袱”甩出来,马上就要“搭桥”、“垫砖”,或者“顺杆儿爬”(“接腿”),有时故意“打岔”,运用类比“平肩膀”,在一逗一捧之中抖开“包袱”,而且要淡入淡出,才有趣味。

3.说笑话、说相声全是“说”的技巧,语流要轻快、活泼,最好不让人感觉是在说笑话。要让别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对故事情节的关注,渐渐地引向高潮。要重视笑话的结尾。结尾是致笑的关键部分,要讲得清晰,结得干净利落。就像烧饭一样,要“不到火候不揭锅”,切莫“一步到台口”。

4.《蛤蟆鼓儿》是对口相声,逗哏显得自以为是、好为人师,捧哏要有点儿故意“抬杠”的劲儿,趣味全在环环相扣、句句相接的斗嘴;单口相声《电话里的一出戏》需要仿拟李科长接电话面对不同对象时的不同语调和语态,可以适当运用对比性夸张,以活画出这类欺下媚上官员的嘴脸。

本节部分训练题答题参考

“说俏皮话训练”第1题“接对歇后语”答题参考:

(1)装蒜;(2)一窍不通;(3)好景不长;(4)里外受气;(5)里外不是人;(6)寸步难行;(7)不知深浅;(8)小露锋芒或里戳外捣;(9)眼高手低;(10)引火烧身;(11)七扯八拉;(12)自讨苦吃;(13)一箭双雕;(14)“留一手”或“露一手”;(15)牵须(谦虚);(16)咬文嚼字;(17)自己恭维自己;(18)大材小用;(19)走着瞧;(20)一清二白。

第2题“说俏皮话”答题参考:

(1)开中药铺;(2)穿连裆裤;(3)铁公鸡;(4)爆竹脾气,一点就着;(5)开顶风船;(6)开空头支票;(7)酒肉朋友;(8)芝麻绿豆官;(9)花岗岩头脑;(10)扳倒了醋缸;(11)开无轨电车;(12)绣花枕头;(13)定时炸弹;(14)狐狸尾巴露出来了;(15)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16)踢皮球;(17)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18)过了河的卒子;(19)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20)买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择语俏皮,案例赏析”中那位女教师的公开课受到同行赞扬,她的回答既包含“启发式”不够的自知之明,也是得体的自谦。因为她顺便“拈”了两句民谚俗语在里面,所以风趣而俏皮。

“幽默构成研究”答题参考:

在这一则幽默中,教师首先摆出对比强烈的画面:“清清的池水”、“黄黄的浓痰”,客观描述,不作评论以构成悬念;接着用反语渲染,强化悬念效果;而从“很讲卫生”到“不懂卫生”是反转;最后一句“在大痰盂里游泳”是突变,用跌衬的手法显示透视生活的幽默和风趣。

“幽默对话设计”答题参考:

(1)“喂,注意保密呀,悄悄话别让别人都听到了。”(2)“小孩可能饿了,带出去买点吃的吧,这也是优生优育呀。这么小就让他接受计划生育教育,精神可嘉,但也为时过早了吧?”(3)“想自己的作品收藏图书馆,得先把图书馆放到自己的作品里。”(4)“是啊,正因为只喝了一点点酒,才只拘留三天呀!”

“幽默案例研究”答题参考:

(1)陈毅弥留之际仍然如此幽默,说明幽默语言风格植根于人的性格,这就是“性格语言”有的人至死不变。(2)这是带点戏谑的幽默,却有点粗俗,如果正话反说“你怎么越来越苗条了”就有些雅趣了。

“走题岔说”答题参考:

(1)猪还可以用来骂人。(2)您只要拿块石头把商店的玻璃窗砸碎,就知道怎么走了。(3)“哦,马克思有时也会搬家的。”包含对战士善意的批评。(4)你看出我有砂眼了吗?真是好眼力!(5)你买了苹果不进“口”?

“顺推成趣”答题参考:

(1)然后你就用那条大鱼来钓我……(2)对不起,蜗牛是行动迟缓的动物。(3)那就等幻想变成现实再借吧!(4)皇上弄块手表戴戴,不必大惊小怪!(5)来,学生也打瞌睡,老师把他们叫醒,问为什么睡觉,学生说我们去见孔夫子了。老师问,孔夫子说什么了?学生说,孔夫子说,他没有见到您呀。(6)不,臭气是会打弯儿的。

“幽默案例分析”第2题答题参考:

(1)马克·吐温道歉说:“美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只将原话加一个字,“有些不是”也就意味着“有些是”,表面上转了180度大弯子,但实际内容并没变。(2)吉田茂回答:“过去还有些想法,见了你,什么想法都没有了。”这个幽默进攻性太强了,贬损对方,有人称之“幽默炸弹”。节目主持人不能运用这样的幽默。

“‘停顿’幽默训练”答题参考:

(1)在“男人肚子大起来”处作停顿。(2)在“老婆就会知道”处作停顿。(3)在“点了点头”处作停顿。(4)在“刚才”处作停顿。

“‘自嘲’案例赏析”答题参考:

(1)姚教授的自嘲,是与他的学生共同完成幽默,是尴尬境况中的应变,体现了一种大智若愚的通达和超脱,也使学生对他产生高山仰止的尊重。(2)将军是拿自己的缺点开玩笑,诙谐中透着真诚和宽容。(3)徐寅生是拿自己的优点开玩笑,用幽默的移就表达自己的谦虚和清醒,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