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3297200000007

第7章 即兴语流——训练目标:知而能言 言之能顺(5)

(二)把握言语定势训练

1.试对自己的一段讲话录音,并对其句与句间的依存关系进行说明。

2.试分析下面一段话的句句依存关系:

(1)我们班视力不好的人很多(2)我也是其中一个(3)我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4)只好借助镜片了(5)戴上眼镜以后活动很不方便(6)别说跳啊跑的了(7)就连喝水也很不方便(8)茶杯刚端到嘴边(9)眼镜就弄得雾蒙蒙的了(10)眼睛好的同学就不会受这份罪了(11)所以我劝大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12)“四只眼”毕竟比不上两只眼方便啊!

(三)续讲训练

续讲训练可先由一人就一个话题进行表述,然后另外一人沿着他的思路接着往下说,力求组合合理。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语言的中心语义定势稳定,表达语脉连贯。也可以将别人说了一半的话接着说下去。

下面这段话讲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请以此为题例,作续讲练习:

“我曾经在一家医院做助产士。每当亲手托起一个个幼小的生命,每当亲耳听到一声声嘹亮的啼哭,我心头滚过的喜悦绝不亚于他们的父母。我曾为自己从事迎接新生命诞生的工作而感到神圣与自豪!然而,随着阅历和学识的增加,我的这份自豪逐渐变得沉重起来。的确,每次从产房出来,我都会感觉这种沉重:我们这个国家人口太多了!我们这个世界人口太多了……”

训练提示

1.不善于表达的人说话时语句表意往往不明晰,上下句之间的关系含糊,经常形成语流的断档。为了使语流连贯,应经常进行“句句依存”训练。口语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有:解说式依存、替代式依存、添加式依存、对比式依存、融合式依存、举例式依存、点睛式依存、连锁式依存、意念式依存、因果式依存、归纳式依存、省略式依存等等。

2.“句句依存”中“依存”类别的划分,可以从语法、逻辑、修辞、表达意念及语言环境等多方面说明,划分的标准可以模糊一些,只要说得通就允许成立。因为一说“通”了,语流就会显示出环环相扣的顺畅了。规定得过于拘板反而使语言僵化起来。特别要留意的是,在我们的交际口语中,“省略式依存”特别多,这是口语表达中的“脱落”现象,并不是句与句之间没有依存。要注意结合语境对句句依存关系加以判定。

第八节 适度运用追加

即兴话语往往比较粗糙,尤其在刚尝试作无文稿讲述的时候,容易出现表述不周的情况,这时在不妨碍整体表达的情况下,可以运用“追加”这种修辞方式。

一、“追加”是对信息存在方式的调节控制

所谓“追加”是根据语境的需要,对说过的话做追补或加工。它与说话啰唆不同,适度追加是积极调控意识支配下的修辞手段。它的修辞功能是:

——强调重点,引起对传播信息的关注;

——整理不规则表达,使之更完整;

——补充前述遗漏的地方,使之更周密;

——排除语境干扰,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对某些表述作即时的更正,以免造成误解。

二、即兴口语表达中“追加”的类型

1.重复性追加。即对说过的话不作什么改动,在适当的地方再强调一遍。包括连续性重复追加、间隔性重复追加两种。

2.复释性追加。即对说过的话换一个角度或方式加以解释或强调。它不是同语反复,而是换一种说法(如“也就是说……”)以使语意表达更明确。

3.归并性追加。即对说过的话为了强化印象进行的有选择的类聚和归纳。

4.增饰性追加。即对于刚说过的话,随即补说几句,增添一点被忽略或遗漏的内容,或做一点必要的强化修饰。

5.自纠性追加。即在表述出现不妥时所作的补救性追加,有时也可立即更改说错了的词句。当然,这种追加应适度控制,尽量减少。

6.示错性追加。在某些情况下,故意把话说错,然后自己纠正。这种追加,以“示错”修辞方式出现,半遮半掩,以形成幽默的语用效果。

三、“追加”修辞运用须适时适度

使用追加不是主张下意识的重复,更不是用追加制造冗余,填补语流的空隙。那样单调的惯性追加,没有任何修辞意义,只可能是语言能力低下的表现。追加应是积极修辞的手段,是为了体现语意表达的缜密和“侧重面”的强化。结合语境,运用多种方式的追加是对信息存在状态的一种控制。因为在即兴语流中,很难说得很全面、很缜密,这时就需要恰当运用追加来完善表述。但追加这一修辞手段的运用必须适时、适度,不可滥用。

第九节 动态语境适应

当表达进入动态语境时,人的思维流畅性、心理稳定性和言语知觉的清醒度都会受到影响,动态语境适应力弱的人,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言不逮意等失畅情况会经常发生。因此,表达失畅的矫治,要从表达心理、表达意识入手,加强表达过程中的心理调节,加强内部语言的控制、组合、调节训练,这样才会有质量较高的流畅表达。

一、适应动态语境应注意的问题

1.强制稳定心绪。说话心境不稳定,甚至感情冲动,容易出现思维与表达“接不上茬儿”的情况,这时说话就“口将言而嗫嚅”了。因此,在动态语境中必须保持从容自信的表达心理状态。

2.适度控制语速。性格比较急躁,想一股脑儿把话全说出来,这样思维意向未定、思维语言编码紊乱时就随口说了起来,就会越说越不成“话”了。因此,在即兴说话时,要将语速放慢一些,以争取一些调整思路的时间和空间。

3.舍弃文本意识。强烈的“文本意识”会使表达被“捆绑”在几页讲稿上面,但是动态语境出现的情况往往与文本话语产生矛盾,在“依据文本”和“依据语境”两者之间处于“两难”境地时,话语必然失畅。因此,应将“文本意识”置换为“现场意识”,一切服从语境,让文本为现实语境服务。

二、怕出笑话是自己在制造“笑话”

在公开场合说话有畏怯感,或者顾虑很多,犹豫不决,生怕用语不当得罪人、别人笑话,这样说起话来就会吞吞吐吐了——其实这些表达焦虑是多余的,越怕别人笑话,越是自己在制造“笑话”,倒不如丢掉一个“怕”字,换上一个“敢”字,壮着胆子坦率地说起来。

例话

萧伯纳:我固执地当众出丑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练“说”先要练“胆”,有时甚至要“胆大皮厚”才能渐渐学会流畅地“说”。自卑与胆怯是思维障碍、语流阻滞的温床,它所形成的“表达焦虑”和“失败心理暗示”是很难逆转的。练即兴表达,就一定要冲破它,要豁出去,有放胆畅言的信心和勇气。这里举个例子:

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的口才是有口皆碑的。但是,他年轻时却很胆小木讷,拜访朋友都不敢敲门,有时“在门口徘徊20多分钟”怯于开口。后来他鼓起勇气参加了“辩论学会”,不放过一切机会和对手争辩。他练胆量,练语言,练机智,千锤百炼终成口才家。他的演说,他的妙言,传诵至今。

后来,有人问萧伯纳是怎么练口才的,他这样说:“我是以自己学溜冰的办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一味地让自己当众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