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个人见人爱的性格美女
3311500000005

第5章 女人性格好,身体就健康(1)

没有好脾气,就没有好身体,这是不容置疑的健康规律!

医学研究证明,人的性格与疾病关系极为密切,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怨叹忧郁,好嫉妒易发怒等,这些不良性格导致生病身亡的事例屡见不鲜。历史上有为情感而牺牲的林黛玉、茶花女,死因与她们多愁善感的性格有关。?

健康的情绪,比如平和镇定、乐天知命、勇敢坚定以及愉悦,都会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激素以达到最佳激素平衡。这种平衡所产生的效力可能比世界上的任何药物都更加理想。

所以,好性格、好心情才是女人的健康守护神!

1.心理控制生理,好性格才是健康守护神

性格与健康的关系实际上是心理与身体的问题。到底是心理控制身体还是身体控制心理呢?

有这样一则令人笑不出来的真实报道。有两名胃部长肿瘤的患者到医院就诊,忙乱中,医生将诊断书弄错了,胃癌患者被确诊为良性肿瘤,而良性瘤患者被确诊为胃癌。前者,非常高兴,霎时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食欲也逐渐好转起来,睡眠质量也提高了,半年后居然康复了。而后者听完诊断后,非常绝望,忧心忡忡,精神萎靡,而致茶饭不思,身体也逐渐消瘦下去,结果半年后,忧郁而死。

无疑,杀死他的真正凶手,其实就是他听到坏消息后自己情绪和性格的改变。

类似这样的报道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事实都一再说明,在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心理。

心与身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现代健康教育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的观念问题。早在公元前300年前后,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就在《天论》中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唯物主义观点。此观点后来成为我国中医理论“形神合一”学说的指导思想之一。我国中医理论认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其中神是形体的主宰者。对此,我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也早有论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这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和医学家即已明确地认识到,心与身是统一体,两者互相影响,而心又是主导方面。

心理控制生理?

对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人的心与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因而,在研究健康教育和日常保健时,就要充分注意心理与生理两个方面,不能只注意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这也是因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交互影响着的。

例如,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甲状腺的生理功能是分泌甲状腺素,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如果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加速,就会引起个体产生紧张性心理反应,如情绪易激动,注意力分散,焦虑不安,甚至产生妄想和幻觉;相反,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代谢作用减慢,个体心理的智能活动就会减慢,反应迟滞,记忆减退,思维缓慢,常会出现悲观、抑郁等消极否定性的心理状态。这表明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会引起心理功能降低或紊乱。

反之亦然,心境不良也会导致生理病变。比如,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愁和愤恨的心境状态,就会导致食欲减退,胃酸分泌增多,胃壁充血,胃黏膜出现延展,进而使充血部位变得单薄,保护胃壁的作用降低,使胃壁经常处于胃酸的侵蚀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炎、胃肠溃疡等消化性疾病。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任何生理病变,都有可能引起心态消极变化,出现抑郁、悲观、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等消极心态,严重者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伴发性精神障碍。

相反,任何过分的心理反应或异常的心态变化,也有可能导致生理病变,即心因性疾病,医学上称为心因疾病。现代医学将人的病分为身病和心病两大类,身病又分为传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像肿瘤、结石、乳腺增生、青光眼、高血压等种类的病多属心因性疾病,属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紊乱的一组症候群,患者最大的特点是检查不出器质性变化,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符,即只有自觉症状而无阳性体征。

正是在以上医学根据的基础上,我们才总结出好性格才是真正的健康守护神的结论。

好性格是健康守护神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性格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好的性格不仅可以让我们少生病,甚至可以让我们起死回生。例如,癌症不经治疗而自行消失的大都是性格开朗、无忧无虑的人;高血压、冠心病者常会因为心境平和、情绪稳定而好转;性格乐观开朗的人即使得了胃溃疡,溃疡面愈合得也较快;性格脆弱者会因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而发生精神病;性格坚强、凡事处之泰然者则不容易发病。

现在,为了给自己的健康上把锁,大家不惜买各种保险或者寄希望于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殊不知,真正的健康守护神是你自己的心,你的性格。拥有好性格的女人,可以不生病,少生病,康复快,甚至起死回生。求医真的不如求己,养生就是养心、养性格。这一点,望您牢记。

2.七情六欲都会影响健康

我们常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恰恰是这个情字,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处处彰显着生命的律动。尤其是我们女人,天性敏感多疑,是精神动物,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男人的一个眼神,老板的一声咳嗽,路人的一句闲言,都可能会在我们内心掀起惊涛骇浪。这对于自身健康管理非常不利。

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中医科学理论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金匮要略方论》)三条即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毒侵入人体而引发的疾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所伤所引起的疾病;饮食劳伤,是指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引起的病变。)以上说明,七情太过可致病。

太过,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也会伤人致病,如久悲、过于思虑、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皆可积而成病。

喜伤心

喜,指狂喜。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集,使人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病症。《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科举考试从年青考到老,不知考了多少次,一直不中,生活贫困潦倒,被人瞧不起,尤其是他的岳父对他非常之狠,非打即骂,范进十分惧怕他。范进晚年中了举人,但“大喜伤心”,精神失常。一场欢喜反成悲,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忧伤脾

忧,指忧愁、苦闷、担心。表现在情绪上为失去欢乐、悲伤恸哭、气怯神弱。轻者,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少言少语、忧郁寡欢、意志消沉、独坐叹息;重者,难以入眠、精神萎颓、紧张、心中烦躁,会导致咳喘、噎逆、呕吐、食呆、失眠、便秘、阳痿、癫痫等症,严重者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俗话说:“多愁多病,越忧越病”,“忧愁烦恼,使人易老”,“愁一愁,白了头”。事实上正是如此,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才华出众,由于遭到打击,长期被贬,沉闷、忧郁的贬谪生活把柳宗元折磨得形容憔悴、体质虚弱。最终,他得了毒疮又患霍乱,47岁就含恨长逝了。

怒伤肝

怒,指暴怒或怒气太盛。它是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逐渐加深紧张状态,终于发怒,可表现为暴跳如雷、拍桌大骂、拳打脚踢、伤杀人畜、毁坏器物。轻者,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便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位文韬武略、雄姿英发的将才,但好生气发怒。在诸葛亮“三气”之下,他大怒不止而死。当然,若是轻度的发怒,有利于抑制情绪的抒发,有益于健康。

思伤脾胃

思是集中精神考虑问题,但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其中最易伤脾。脾胃运化失职,则食欲大减,饮食不化。故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据《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损伤了脾胃功能,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后经文挚用激怒的方法,令其吐出胃中积食而告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的知识分子,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悲伤肺

悲,指悲伤、悲痛、悲哀,如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或者是失恋,或者是丢失了心爱的珍贵物品,或者是遭劫受灾等。这都会使人感到非常难过和伤心。伤心到极点便会变成沮丧和绝望。总之,悲的产生与失去所追求、所盼望的事物和目的有关;悲哀的程度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有关。若悲哀太甚,可致心肺郁结,意志消沉。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悲则气消。”悲痛欲绝,还能引起昏厥或突然死亡,容易悲伤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或别的疑难重症。

惊伤肾

惊,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变,心理上骤然紧张。如耳闻巨响、目睹怪物、夜做噩梦等都会受惊。受惊后可表现为颜面失色、神飞魂荡、目瞪口呆、冷汗渗出、肢体运动失灵、手中持物失落,重则惊叫,神昏僵仆,二便失禁。常谓之如“惊弓之鸟”。几乎谁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这是由于情绪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血压升高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有人特制了一张靠背椅,一按电钮,椅背便立刻向后倾。让受试者紧靠椅背而坐,并测量血压,随后突然按动电钮,椅背立刻倒下,这人突然受惊,血压便骤然上升。科学试验表明,由惊恐所致血压升高,大多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其机理是心脏搏出的血量增加。

恐伤肾

恐,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精神过分紧张。例如,临深渊、履薄冰、人将捕之等。严重者亦可导致神昏、二便失禁。中医认为,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疼厥。恐与惊密切相关,略有不同,多先有惊而后生恐。故常惊恐并提,然惊多外来,恐常内生。

引经据典这么多,其实只想说明七情六欲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这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就无需为很多不愉快而苦恼。意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那些会引起病态、伤残、痛苦或事故的疾病。

无疑,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职场失志、情场失恋都在所难免,没有人能在这样的事件面前咧嘴大笑,那么怎样分清正常的情绪波动和不良情绪呢?

可喜的现象会引起欢乐的情绪,不愉快的事件或不幸的事情会引起悲哀的情绪。一定的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其情绪反应也应逐渐消失。例如,孩子偶尔不慎摔碎了一个碗,当母亲的可能当时不高兴,事情过后,也就不生气了。如果几天都生气,甚至长期生气,这就是情绪不健全的表现。

3.每种性格都有其易患的疾病

国外的科研机构用38年的时间做了一项心理与健康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每种性格特点都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性格既成为很多疾病的发病基础,又可以改变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扬长避短,把性格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因为性格决定健康。

心理学上把人的性格分成A、B、C、D四种。下面我们就这四种性格类型的人各自倾向于得什么疾病详细分解给大家。

A型性格美女易得心脏病

A型性格的人办事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容易紧张、激动。

A型性格的人,由于对自己期望过高,过于追求完美,以致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给自己造成沉重的负担。她们被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所驱使,抱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坚定信念,不惜拼命直奔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既定目标。由于长期生活在紧张的节奏之中,其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源源不断地产生内部的紧张和压力。

A型人由于一系列的紧张积累,大脑皮层总是受到强烈持久的刺激,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大。她们易患焦虑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有统计表明,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有关。同样,有关研究也表明,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达98%。A型性格的人,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的,要比心平气和的人高5倍。

A型性格的人想要获得健康,就要如此打磨性格:改变自己的掌控欲,过慢生活,改善人际关系,追求合作而不是竞争。

B型性格美女平静长寿

B型性格是比较理想的性格,可以作为A型性格美女的榜样。在一个团体或者公司中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功呢?尽管A型人的工作十分勤奋,但组织中的高层往往是B型性格的人。比如,最优秀的推销员经常是A型人,但高层经理管理人员往往是B型人。为什么?答案在于A型人倾向于放弃对质量的追求而仅仅追求数量,然而在公司中晋升的往往是那些睿智而非匆忙、机敏而非敌意、有创造性而非仅有好胜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