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最爱问的经典科学迷题
3318600000193

第193章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赛龙舟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在古代,“午”和“五”是通用的,而“端”则是开端,端午节由此得名。包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这还得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说起。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因其德才出众、忧国忧民而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也引起了上官大夫和公子子兰的嫉妒。他们屡次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因此,楚王开始疏远屈原,不再信任他,最后还把他放逐到偏远的地方。屈原满怀悲愤地离开了国都,后来,楚国沦陷,他听说后悲愤至极,于五月初五这天含着对国家的怀念和亡国的悲痛,怀抱石头跳进滚滚汩罗江中,以身殉国。楚国的百姓听说他投江后悲痛极了,都到江边去悼念他。人们担心他的尸体被鱼虾咬坏,一边划着船去打捞,一边往江里面扔粽子等食物。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赛龙舟,来表达对屈原的爱戴和纪念,并流传至今。

(1)历史最悠久的粽子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其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2)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1000克,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3)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