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3324900000028

第28章 生活中的催眠诡计(15)

相反,彼此耿耿于怀,各朝各的方向发表议论,双方在心情上都会有一种蒙受了损失的感觉,于是相互抱怨自己损失的那一部分让对方赚去了。我们并不希望这样,因此必须给对方留下双方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坐在一起的印象,本着“我赚,你也赚”的精神进行商谈。

故此,对话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转折连词。使用过多,无论怎么解释也会形成一种相互对立的氛围。即使对方反驳自己,也不能用“但是”来接受。不管人家说些什么,一定要用“所以”、“正因为如此”等顺接连词来对付。

人际关系的发展不见得那么规范,那么完善。有些表达写进文章里显得文理不通,但在口头对话中往往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比如有两个女高中生在谈话,你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听起来有些驴唇不对马嘴,可她们在那么一种特定的气氛里就能一直聊下去。两者之间的谈话不必100%吻合,其中有30%对不上,关系也能够融洽起来。所以,在理论上应当使用转折连词的地方,即使你用了顺接连词,谈话仍然可以继续,内容也没有意外地发生变化。比如对方在指出缺点时问道:“这种场合,你们应当如何处理?”这时可以回答:“没什么,正在考虑对策。”也可以回答:“所以,正在考虑对策。”两者的意思都讲得通,但以后者为好,因为它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我们双方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经过各种考验并能够从跌倒的地方很快地站起来的人,往往善于使用顺接连词。不想心甘情愿地接受对方的意见时也用“所以”开头把自己的意见坚持讲下去的人,应该说是强者。如果讲话过程中,无论受到怎样的攻击也不改变自己的论点,用转折连词来迎接对方的挑战,那么,谈判就在不知不觉之中误入了歧途。

谈判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谈判双方走向双赢,谈判就像分“蛋糕”,自己分得一定利益,同时要让对方知道他也能分得“一块”,这样“蛋糕”才能越做越大,谈判方向上你才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退一步进两步,强势打破僵局。

一位商人带着三幅名家画作到美国出售,恰好被一位美国画商看中。这位美国人自以为很聪明,他认定:既然这三幅画都是珍品,必有收藏价值,假如买下这三幅画,经过一段时期的收藏肯定会涨价,那时自己一定会发一笔大财。于是美国人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买下这些名家名作。

主意打定,美国画商就问商人:“先生,你的画不错,请问多少钱一幅?”

“你是只买一幅呢,还是三幅都买?”商人不答反问。

“三幅都买怎么讲?只买一幅又怎么讲?”美国人开始算计了。他的如意算盘是先和商人敲定一幅画的价格,然后,再和盘托出,把其他两幅一同买下,肯定能便宜点,多买少算嘛。

商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美国人沉不住气了,说:“你开个价,三幅一共要多少钱?”

这位商人知道自己画的价值,而且他还了解到,美国人喜欢收藏古董名画,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肯定出高价买下。并且他从这个美国人的眼神中看出,他已经看上了自己的画了,于是他的心中就有底儿了。

于是商人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先生,如果你真想买的话,我就便宜点全卖给你了,每幅3万美元,怎么样?”

这个画商也不是商场上的平庸之辈,他一美元也不想多出,便和商人还起价来,一时间谈判陷入了僵局。

忽然,商人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就往外走,二话不说就把画烧了。美国画商看着一幅画被烧非常心痛。他问商人剩下的两幅画卖多少钱。

想不到商人这回要价口气更是强硬,声明少于9万美元不卖。少了一幅画,还要9万美元,美国商人觉得太委屈,便要求降低价钱。

但商人不理会这一套,又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烧掉了。

这一回画商大惊失色,只好乞求犹太商人不要把最后一幅画烧掉,因为自己实在太爱这幅画了。接着,他又问这最后一幅画多少钱。

想不到商人张口竟要12万美元。商人接着说:“如今,只剩下一幅了,这可以说是绝世之宝,它的价值已大大超过了三幅画都在的时候。因此,现在我告诉你,如果你真想要买这幅画,最低得出价12万美元。”

画商一脸苦相,没办法,最后只好成交。

以退为进是谈判桌上常用的一个制胜策略和技巧,是指当已方的要求被拒绝之后,与其勉强且直接反驳对方的问题,不如先转移当时的话题,让对方认为你不会再继续说服他,等到气氛稍有改变之后,再继续尝试促成。应用这个策略就需要我们具备察言观色和灵活机智的思维能力。

就像这个案例中的那位卖画的商人,他凭借对美国人习惯的了解和对这个美国人表情的观察,知道对方已经有了购买欲望。商人作出这个判断,一方面依靠的是其掌握的情况,收集到的信息,另一方面依靠的是其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

得出这个结论后,商人知道自己在这场谈判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谈判陷入僵局后,他机智地利用了美国人爱画的心理,连烧两幅画,并且抬高了原来的价格,最终迫使美国人高价成交,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以退为进的策略,并且是“退一步,进两步”,于是他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在谈判过程中,“以退为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谈判时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向那位商人学习,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让谈判对手“束手就擒”。

运用“最后通牒”,让对方屈服。

在谈判中,有些谈判者支出架子准备进行艰难的拉锯战,而且他们也完全抛开了谈判的截止期。此时,你的最佳防守兼进攻策略就是出其不意,发出最后通牒并提出时间限制。

“最后通牒”策略的主要内容是,在谈判桌上给对方一个突然袭击,改变态度,使对手在毫无准备且无法预料的形势下不知所措。对方本来认为时间挺宽裕,但突然听到一个要终止谈判的最后期限,而这个谈判成功与否又与自己关系重大,不可能不感到手足无措。由于他们很可能在资料、条件、精力、思想、时间上都没有充分准备,在经济利益和时间限制的双重驱动下,会不得不屈服,在协议上签字。

美国汽车王亚科卡在接管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公司后,觉得第一步必须先压低工人工资。他首先降低了高级职员的工资10%,自己也从年薪36万美元减为10万美元。随后他对工会领导人讲:“17元一小时的活有的是,20元一小时的活一件也没有。”

这种强制威吓且毫无策略的话语当然不会奏效,工会当即拒绝了他的要求。双方僵持了一年,始终没有进展。后来亚科卡心生一计,一日他突然对工会代表们说:“你们这种间断性罢工,使公司无法正常运转。我已跟劳工输出中心通过电话,如果明天上午8点你们还未开工的话,将会有一批人顶替你们的工作。”

工会谈判代表一下傻眼了,他们本想通过再次谈判,从而在工薪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因此他们也只在这方面做了资料和思想上的准备。没曾料到,亚科卡竟会来这么一招!被解聘,意味着他们将失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工会经过短暂的讨论之后,基本上完全接受了亚科卡的要求。

亚科卡经过一年旷日持久的拖延战都未打赢工会,而出其不意的一招竟然奏效了,而且解决得干净利落。

最后通牒常常是在谈判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持阶段,对方不愿做出让步以接受交易条件时所采用的一种策略。实践证明,如果一方根据谈判内容限定了时间,发出了最后通牒,另一方就必须考虑是否准备放弃机会,牺牲前面已投入的巨大谈判成本。

在某些关键时刻,最后通牒法还是大有裨益的。不过,该方法并非屡试不爽,一旦被对方识破机关,最后通牒的威力可能会反作用到自己身上来。

所以,发“通牒”一定要注意一些语言上的技巧,要把话说到点子上。

1.出其不意,提出最后期限,要求谈判者时必须语气坚定,不容通融。

运用此道,在谈判中首先要语气舒缓,不露声色,在提出最后通牒时要语气坚定,不可使用模棱两可的话语,使对方存有希望,以致不愿签约。因为谈判者一旦对未来存有希望,想像将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时,就不肯最后签约。故而,坚定有力、不容通融的语气会替他们下定最后的决心。

2.提出时间限制时,时间一定要明确、具体。

在关键时刻,不可说:“明天上午”或“后天下午”之类的话,而应是“明天上午8点钟”或“后天晚上9点钟”等更具体的时间。这样的话会使对方有一种时间逼近的感觉,使之没有心存侥幸的余地。

3.发出最后通牒言辞要委婉。

必须尽可能委婉地发出最后通牒。最后通牒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如果谈判者再言辞激烈,极度伤害了对方的感情,对方很可能由于一时冲动铤而走险,一下子退出谈判,这对双方均不利。

向对方发出“最后通牒”一定要注意技巧,而且在提出期限和要求的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最好语气坚定且时间紧迫,使对方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避开僵局,绕开矛盾巧妙让步。

谈判进入实际的磋商阶段以后,谈判各方往往由于某种原因而相持不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即我们常说的“僵局”。想打破这种局面,就要费一些心机了。常见的用以打破僵局的策略与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将焦点矛盾先放一放。

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家医疗机械生产企业的销售代表,在完成产品介绍后,医院方面对你说:“在你之前已经有两家企业来找过我了,产品功能基本相同,但他们的价格却比你们的低10个百分点,如果你要坚持这个价位,我们之间没有合作的可能。”而你所在的公司却严格规定只能在售价基础上降低5个百分点,你会怎么办呢?

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经验的销售员一般会把价格的问题暂时放到一边,而是深入地介绍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当他们有了非买不可的欲望时,再转回来谈价格的话就会占据有利地位,对方就会做出一定幅度的让步。

所以,在遇到此类谈判困境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焦点矛盾先放一下,从其他方面进行突破之后再回来解决最初的问题。

2.巧妙让步。

过早地让步往往导致己方的后悔,而该让步时不让步,则容易导致谈判破裂。让步也是一门学问。谈判者可以在让步之前做假设性提议,试探对方的灵活性。

另外,也可以在谈判时将让步份额分成若干份,有分寸地让步,一份一份抛出。这样能起到迷惑对方的作用。尽量不要让对方了解你的底细,要让对方觉得每一次你都是无可奈何的,让对方感到来之不易。这样一来,对方也会以自己的让步来作为回报。由少到多的让步也能有效地让对方认为,你的让步是有限的,再作出让步是希望不大的。这种方式通常是非常有效的。

3.更换谈判代表。

随着谈判的深入,双方的合作分歧很容易慢慢地演变成对人的分歧。因为双方谈判人员的不同思想和作风会产生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有的谈判人员到了最后会因为对对手的憎恨将个人恩怨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更换谈判人员可以缓解双方的紧张关系。

4.修改交易条件。

条件是死的,人是活的。谈判实际上就是一个讨价还价解除分歧的过程。如果是价格上的分歧,谈判者可以尝试用提高付款比例、承担物流运输费用、缩短回款期限、调整交货时间等办法,找到符合双方利益但是又可以保持总体交易金额不变的双赢方式。当你让对方感到实惠,对方也会作出适当的让步。

5.暂停谈判。

激动时作出的选择最为危险,所以在双方都很激动的时候,可以采取暂停谈判的方式,进一步收集信息,重新评估谈判方案,推测出对方的替代方案、价格底线以及谈判压力,判断对方接下来的举措。

6.申请高层介入。

当双方的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可以请双方的高层决策人员会晤,以弥补即将破裂的谈判关系。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领导能在你不能许诺的事情上拍板决定,并态度强硬地要求对方做出让步(有时候这是事先制定的策略),这时对方往往容易妥协,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拒不让步此次谈判即将以失败告终。

有时,在谈判后期双方虽达成协议的阶段后,虽然双方的总体利益及其各自的划分已经通过谈判确认,但只要正式的合同尚未签订,总会留有未尽的权利、责任、义务、利益和一些细节要确认与划分。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要一方表现得大度一些,稍微让步也未尝不可,以免在谈判快要结束时陷入僵局。

十五. 略施小计,爱情甜蜜——催眠诡计帮你爱情保鲜

男女感情大概是天底下最复杂的事情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特点造就了男女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误会甚至冲突。怎么看清对方的真实想法,怎么保持自己的吸引力,怎么尽量避免冲突和矛盾,这些都是很多男女想搞清楚的问题。催眠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心理的特性让它成为男女感情生活中一招威力无穷的必杀技。

在对方生气时,使出“哄柔”战术。

夫妻相处,就需要把“哄”当润滑剂。一“哄”值千金,那些尝过“哄”字甜头的丈夫们,一定深刻体会了其中的妙处。而女人如果是用“柔”的技巧,也能获得男人的欢心,“哄柔”战术其实就是一种母式催眠。